<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1月23日至24日,召开了全市数学文化引领下的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大单元教学观摩研讨会。会议主题为:以数学文化为引领,以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和发展为目的,聚焦“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大单元,促进教学方式转变,持续推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p> 观摩课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素玲老师讲了«厘米的认识»这一课,通过开学大礼包定制文具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聚焦问题“铅笔的长度是多少呢?”通过用拃长、掌宽、指长等方式测量,发现需要统一工具、统一标准进行测量,最后统一长度单位用1厘米测量,通过实践连接符号,引出测量工具。让学生在自己的一步步探索中发现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长度测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滨城区授田英才学园的李云霞老师进行了«大概念引领下单元整体教学»为主题的说课,通过大单元结构图,说明了从长度单位的累加到面积单位的累加到体积单位的累加,这些内容的核心概念是度量单位的累加。体现了单元结构化教学的整体性和一致性。横向与纵向相联系,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应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崔金红老师讲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这一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展开的。让学生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做出猜想,通过一步步的探究验证猜想,最终得出结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崔金红老师以«整体把握课堂,任务驱动教学»为主题展开了说课。整堂课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做中感知,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探索,在做中讨论。把长方形和正方形中的概念变成学生可感、可见、可摸的数学事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鹏娜老师带来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这节课。注重创建生活场景,从环保小卫士制作校园警示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究长方形的特点时,经过“猜想→验证→结论”这一过程。再通过变魔术这一环节引出正方形,通过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这一问题,让学生发现正方形的特点。最后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加深了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点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无棣县棣州希贤学校数学团队进行了«聚焦新课标,赋能新课堂»为主题的说课。提到了本节课注重创建生活情景,让学生新旧知识之间产生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拓问环节,制作警示牌,既是对知识的巩固,又为学生埋下环保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的刘倩老师讲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一课。课堂之初引导学生回忆周长的意义从而引入新内容的学习。在探究过程中,通过测量、计算、观察、猜想、证明,由实物到图形,由直观到抽象,在探究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最终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说课环节,刘倩老师指出了本节课的六个流程:创设情境,提供素材;积极思考,操作验证;引导猜想,总结公式;联系生活,运用公式;拓展延伸,构建网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小燕老师执教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学生完整的经历了从生活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进而提出问题“长方形的周长怎么求?”在摆、量、算等活动中,建立形与数的联系,进而推出了方便解决问题的周长工具,让孩子真正体会到数学问题解决生活问题的便捷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丽娜老师以«问题情景巧立意,核心素养追本源»为主题进行说课。说明了本节课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为:量感、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本节课站在大单元角度,借助一体两翼模型进行演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然后进行分析问题,感受公式产生的必要性,最后解决问题,学以致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俊珍老师带来的是«面积和面积单位»这节课。在理解面积的抽象概念之前,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先让学生在情境中充分体验什么是面。在建立面积这一概念后,让学生发现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面积,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对于面积单位的学习,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面积单位,并且需要有统一的面积单位,从长度单位迁移到面积单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滨城区逸夫小学的冯欣老师以«关注概念本质,聚焦素养提升»对本节课展开了说课。说明了本节课要达成的核心素养,量感、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讲解了本节课是如何围绕核心概念落实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苗新月老师执教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从生活问题中抽取出数学问题,再利用数学问题中解决生活问题,增强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同时基于新课标的变化,苗老师敢于尝试尺规作图,在本节课中把三种计算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通过尺规作图直观的演绎了出来,让学生深刻的理解了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感知了线段长度的可加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量感和初步的几何直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滨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谷翠翠老师做最后的会议总结。提到要以系统性、整体性的眼光看课标,聚焦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单元教学是从目标到内容到实施到到评价,它是一个系统性的看待问题的方式。第二是要把数学和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考量。我们既要把握数学教学的本质,还要去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第三实际上就是把知识和生活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让孩子走进具体的生活,去感受。教学方式转变就是大任务。大任务实际上是大概念的承载体,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是将学习内容统整在一件事情,一个问题或者是一项任务中。第二是在完成任务中去学习,在做中学。第三是学习结果的可视化共享性,可以是一份报告,一个作品或者是一个成果。之后带大家回顾这两天的优秀课例,同时也指出数学教学一定重视从课本中、课堂中走向生活中。</p> 教师学习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们认真学习,仔细记录,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无止境,研无止境。通过本次学习,教师们对数学文化引领下的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老师们会继续深入学习,努力提升自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