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心理老师谷老师。</p><p class="ql-block"> 我们刚刚回归校园,刚刚调整好节奏,适应学校生活,就又要因为疫情开始居家上网课了。面对疫情的反复无常,我们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同于平时的行为表现:</p> <p class="ql-block"> 在情绪方面,可能会紧张担心,担心自己和家人被感染,担心学习会因此受到影响;可能会因此情绪低落,兴趣减退。</p> <p class="ql-block"> 在躯体方面,因为过度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或许会出现疲劳,头痛,食欲减退,失眠等症状。</p> <p class="ql-block"> 在认知方面,因为压力的增加,心态的不稳定,容易悲观的看待问题,患得患失。</p> <p class="ql-block"> 在行为上,会懒散、易怒,或者出现回避等行为。</p> <p class="ql-block"> 这些表现都是大家在面临不确定的疫情时,所呈现出来的不适,偶尔出现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只要我们积极的调整心态,提高自己的心理免疫力,便能平稳的度过这个特殊的阶段。</p><p class="ql-block"> 具体我们可以怎样做呢?</p> <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要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相信最近的经历让我们感受到,我们已经进入到“疫情常态化”阶段,既然是常态化,我们就要做好随时面对病毒的准备。</p><p class="ql-block"> 其实,放眼人类的历史,我们的演化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与微生物相爱相杀的过程,所以我们只要坚定信心,采取科学的防御措施,战胜疫情是迟早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其次,我们要不轻信传言,不过分解读疫情;积极但不过度的关注防控的信息,警惕信息超载;更要学习掌握防控知识,实行科学的个人防控措施。不过分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p> <p class="ql-block"> 第三,要学会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面对反复的疫情和居家网课生活,出现紧张、焦虑、烦躁甚至愤怒这样的情绪反应是非常正常也是应该被理解的。其实适度的负面情绪有助于我们提高对疫情的警惕,所以也不必刻意的压抑或者完全否认自己的负面情绪。要知道,当我们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了,内心反而会安定下来,之后做出的行为以及决定,才会更加理性。</p> <p class="ql-block"> 第四,我们不仅仅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更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吃好喝好,睡好,学好玩好,运动好。当我们好好生活时,身体舒适了,内心便会觉得充实和舒适,负面情绪也会随之消散了。</p> <p class="ql-block"> 第五,运用学过的减压方式宣泄情绪和学习压力。在之前的心理课上或者心理生涯工作室的美篇上,我们学习过一些简单易行的减压方式。感觉心神不宁时做做深呼吸;感觉孤独不安时做做蝴蝶拍;紧张焦虑时做做放松训练;注意力难以集中时,运用着陆技术来我们凝神静气;还可以进行涂鸦和力量训练。另外,要善于倾诉,家长、老师、朋友、同学,都是可以倾诉的对象,把烦恼困惑和负面感受说出来,心情就会好很多。</p> <p class="ql-block"> 老师知道有的班级或者同学自己建立了互助小组,这是很好的缓解压力的方式。几个同学互相鼓励彼此温暖,给予他人支持,自己又从小团体内获得力量,大家抱团成长。</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一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那就让我们把疫情当做考验,在变化中接纳自己、强健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愿意做大家强有力的支持,为大家提供心理帮助。</p> <p class="ql-block">策划:张志刚</p><p class="ql-block">撰稿:谷优</p><p class="ql-block">制作:刘名扬</p><p class="ql-block">审核:高庆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