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父亲的《战地日记》—— 跨越鸭绿江 原创

已注销用户

<p class="ql-block">  遥望薄雾下平静的浅蓝色的大海,心情波澜起伏,思绪飘到七十二年前的今天:一九五零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二十六军七十八师我的父亲和他的战友们正轻装简从,激情昂扬的跨过鸭路江,奔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场!父亲的《战地日记》记录了这难忘的一刻。</p> <p class="ql-block">~跨越鸭绿江~ </p><p class="ql-block"> 黄昏天气阴沉,部队按行军序列沿江岸开进奔向渡口,长白山的山风,鸭绿江的流水,扣动人的心弦,高山流水静寂的村庄,在这夜幕渐渐遮蔽的时刻里,显得格外雄伟壮丽,谁也想多看看祖国这美丽的边疆。在我旁边的一位战士也默默的走着,突然他从路旁的田野抓起了一把土,边走边端详,抬头看看祖国的河山,又看看隔岸的朝鲜群山大地,虽然他没有说出自己的心情,但是在这告别祖国出征的时刻里,不难想到,每个人的心情,对祖国对家乡的依恋,土香水甜,江山多娇。但当看到侵略的战火在对岸燃烧,魔爪就要伸向祖国,谁也不愿意这样,谁也不会忘记新仇旧恨,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刚刚搬掉了,美帝国主义并不甘心失败,而且更加敌视我们,想把三座大山重新压在我们的头上,这真是旧恨未消新仇又来了,这一回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让这些好战的野兽在站起来的中国人民面前,在团结的更紧密的中朝人民的铁拳下,失败更惨重吧。想到这些自然勇气倍增,义愤满胸,迈出更大的步伐前进!</p><p class="ql-block"> 天黑了,部队到了鸭绿江边,每人补发了一双毛皮鞋,祖国对我们是极其关怀的,虽然别的防寒被服未来得及补给,这是情况的刻不容缓,敌人的火把正烧向鸭绿江来了,然而祖国还是想尽了一切办法,就在这个渡江的时刻给我们发了毛皮鞋,感谢祖国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将穿着这双鞋,奔驰在朝鲜前线,把敌人踩得粉身碎骨。</p><p class="ql-block"> 横跨在这里的是一座架起的木桥,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是一座反侵略的国际桥,他把中朝两国人民的心连得更紧,他吸引了爱好和平的人民千百万双眼睛,也正是这座桥印下了千万个志愿援朝的人的足印,在这里走过的每一个人,他承担着多么光荣的任务啊!</p> <p class="ql-block">  桥被一队队的人马踏的欢腾起来了,矫健的步伐,彭彭的音响,和脚下的流水汇成了一只雄壮的进军交响曲,几支部队汇成了一支不可阻挡的洪流,冲向对岸。我和其他同志一样除了传诵着跟上的口令外,实在也不想多说一句话,心里想着祖国,想着家乡想着遭受苦难的朝鲜人民。</p><p class="ql-block"> 当我踏上浮桥的第一步时,不知道是进军的情绪过于激动还是别的缘故,思绪多起来了,所想到的似乎是一生的事情。我仿佛听到一路平安的音息,这话是在七八年前离开家乡时,母亲送别在台城河边的祝语,</p> <p class="ql-block">那时的生活是多么艰苦啊,旧社会生活所迫,16岁的我不得不离开家乡,辞别亲人,到广西融县长安镇,投靠姊姊,寻求一粥一饭,找个安身处所,后来在一家店铺里找到了工做,也希望有个出头之日,但是为那些投机的商人老板做工,成年累月只混得几餐粗茶淡饭,别的再也得不到什么了。在这桥上我又似乎听到了“祝你们多打胜仗,多多立功”的祝语,这是在那战争的岁月里,老根据地的人民送行在庄头上的真挚话,而今天出国作战,为了保守军事机密,我们的行动没有告诉任何人,也没有向亲人告别,我在想祖国的人民我的亲人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她们的心和我们相连着,正注视着我们的行动。</p><p class="ql-block"> 走下浮桥,我站在中江镇岸边凝视着祖国的河山,在这夜幕中祖国的河山已沉睡在寂静的夜中,显得更加壮丽。长白山似乎就在跟前,伸手可以抚摸到,我默默的说,再见了祖国,你的儿子懂得为你争光绝不为你丢脸,我们一定能够战胜侵略者,再见吧祖国,不要担心我们的征途,在侵略者面前我们会更加坚强,我们经得起战火的考验,受得住艰难的磨练,我在此向您宣誓,不打败侵略者,绝不跨过鸭绿江,回到您的怀抱。 </p><p class="ql-block"> …… 1950、11、24日于仑骨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