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平刚

秦鲁轩画廊(王平刚)

<p class="ql-block"> 王平刚:又署半丰斋主人,1977年出生,陕西省陇县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宝鸡市美术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自幼喜欢书画艺术,结业于宝鸡市群众艺术馆文化艺术学校美术专业,师从曹宇、霍明星、等老师。后游学东鲁、上海等地工作之余潜心研习中国花鸟画,深入传统,对当代花鸟画大家刘继红,郭石夫,吴悦石先生花鸟作品一直偏爱,一直潜心笔墨构图,学习创作和探索,初入手于八大山人,又潜心研究近当代书画大家吴昌硕、潘天寿作品坚持临摹学习,亦常请教于著名学者、书画家梁正齐先生、李东风教授等。经过几年的潜心钻研,笔耕不辍,画艺遂有大进;其花鸟画作品构图清新、笔墨凝炼、简约大气、意境高古,受部分资深藏家的喜爱和收藏及各界的广泛好评!</p> <p class="ql-block"> 张永涛/文</p><p class="ql-block"> 与王平刚交往多年,年龄相仿,亦师亦友。一直想写他,但未敢动笔。</p><p class="ql-block"> 要说陇县堎底下村,没几个人知道,再提陕西陇县,倒是知道的人不少。古代文人墨客出陇关、上西域,多在此驻留,吟诗作画,一示对未来的惆怅或憧憬。平刚生于斯长于斯,十足的农家子弟</p> <p class="ql-block">  少年平刚,迷恋绘画早年启蒙于著名画家牛殷石先生。他也曾怀揣艺术梦想,游荡四方。柴米油盐也罢,追求梦想也罢,二十多年间,他先后在江苏、北京、上海、山东等地留下了求学的足迹。一路风雨,倒是拜见了不少书画名家,如当代花鸟名家刘继红、霍春阳等老师。在上海、山东五星级酒店担任美工策划设计工作,繁重的工作任务反倒给他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九十年代跟随“长安第一装裱”著名工艺美术大师魏庚虎先生学习字画装裱的过程中,他见到过石鲁、黄胄、于右任等近现代名家墨宝,使他大开眼界。多年来,他手中的画笔始终没有放下,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就潜心学习绘画。坚持就有改变,在宝鸡著名学者李东风,梁正齐先生的指导和鼓励下, 他的绘画水平大有长进。</p> <p class="ql-block">  画者,是画作者自己的内心。没有个性的画家,没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是绝对画不出有个性的好作品。平刚有个性,他不苟泥于世俗之中,他清楚自己什么时候该干什么。在临习诸多名家画作之后,平刚毅然放弃北上广等地的漂流,回到了宝鸡,他给自己的工作室起名曰半丰斋。从此,扎根此斋,伏案琢磨,主攻花鸟。半丰斋一画,就是十个春秋。</p> <p class="ql-block">  画家没有悟性,是画不出好作品的。平刚说:中国花鸟画难画之处,就是把花鸟画活,赋予动植物的生命力和作者思想的穿透力。平刚好悟,也常悟。他临摹大家名家笔意。追求“先与古人合,再与故人离”,学之而不迷之,画不好的作品,坚决是要撕掉。他用笔老辣苍劲,线条奇异,构图不俗,许多只见平刚作品的人,还以为是上了年纪的老画家所作,实则四十五六而已</p> <p class="ql-block">  平刚好书。他认为,越画越画不下去时,一定是生活和文化的积淀断了源泉,那就必须得学习。沏一杯茶,捧一本书。或清晨,或夜半,如痴如醉,只为进步。他的朋友中,大凡有书画家、文学家,收藏家,或是研究人文思想者。他们常在半丰斋一起交流,谈人生,谈字画。这对他作品思想的深度影响非凡。</p> <p class="ql-block">  画家是个体劳动者。不能忙于应酬,忙于展览,忙于走江湖。唯有守住清贫,甘愿寂寞,将来定会有大作为。如今的平刚,禅味十足。他常留短发,戴圆形眼镜,尽管偏瘦,但充满精气神极具个性,话少但不俗;画少,但味浓。</p><p class="ql-block">一日夜半,酒过三巡,平刚作小品:圆月之下,一对鸟儿相依水岸,偏有零星雪花飘起,寥寥几笔,那意境,把平刚的内心表达的淋漓。(辛丑冬月)</p> <p class="ql-block">  平刚坚持每天做业,追求大气,空灵,简约中的笔力老辣,线条刚劲,色彩斑斓,情感浓郁;追求唯美;追求写意的极致,在八大的出世中容入拥抱生活和生命的激情,在齐白石的审美表达笔墨过滤掉太多的烟火味(更澄澈,晶莹,净亮一些)。希望不断看到你的好作品。</p><p class="ql-block">——著名文艺评论家常智奇寄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