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 学教互融

雅韵淮文

<p class="ql-block">  “送走秋的斑斓,迎来冬的淡雅”。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深入推进“融学”课堂改革,全面提升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11月22日下午,在教科室组织下,淮文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全体语文组老师齐聚一堂,开展了以“任务驱动 学教互融”为主题的语文集体教研活动。&nbsp;</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课例展示</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张凤娟老师为大家执教的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课堂上,张老师紧紧围绕小兴安岭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这一线索展开教学。在品读课文时,张老师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让孩子用思维导图按照自己的体验去选择喜欢的季节,用心与他们所喜欢的季节对话。孩子们在学习任务单中畅游,老师在点播追问中愉悦教书。</p> <p class="ql-block">  教科室副主任汪燕为大家执教的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一课。汪主任以“融学课堂”理念为基准,围绕活动主题,精心设计学生学习任务单。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教师深入小组,关注差异,点播追问。师生交流互动,课堂氛围活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说课议课</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课堂展示后,两位授课老师就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如何激发学生课堂学习能动性等方面进行说课。</p> <p class="ql-block">  汪荣老师、陈晓晓老师结合“融学课堂”的教学模式,交流了自己的观课感受。她们一致认为,学习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的重要源泉;兴趣是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的有效手段;教学课件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有效载体;鼓励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手段。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活动总结</b></p> <p class="ql-block">  肖士林副校长作活动总结。他提出课堂教学应始终抓住一个重点,让学生在不断的朗读中梳理结构,从而展开交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完成教与学的任务。</p> <p class="ql-block">  王健副校长对如何设计语文课堂学习任务提出要求。他指出老师要交给学生学习的能力,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用学案导学改变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以一个个活动任务来引领孩子们学习。</p> <p class="ql-block">  语文养其慧,教研润初心。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能听到智慧拔节的声音;每一笔的记录,都是我们成长的见证。学无止境,教亦无涯,我们且研且思,且思且行。</p>

课堂

学习

学生

老师

任务

语文

教研

教学

能动性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