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到边防八团

方舟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报到边防八团</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边防八团的日子里之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险峰</div> 1983年8月,在乌鲁木齐陆军学校政治队毕业后,由于陆军第六师、第十一师精简整编,我们来自这两个师的学员被军区统一分配到军区守备部队和边防部队。<br> 8月4日18.30时,北疆军区干部处王处长召集分配到北疆军区的学员开会,介绍了北疆军区的基本情况,并提出要求:1、服从分配;2、工作中注意方法,特别是领导艺术。干部处马干事宣布了军区命令。<br> <div> 说实话,我们对这次的统一分配心里是有抵触情绪的,从正规的野战部队到守备部队、边防部队,感觉是一种失落,不知道守备部队、边防部队是干什么的。既然是上级的命令,作为军人只能服从。</div><div><br></div><div> 因此在得知我被分配到伊犁军分区(被分配到伊犁军分区的有24人)后。当天的日记写到:<br><br> <font color="#167efb">我分往伊犁军分区(具体单位现在还不知道)。不管分往什么地方,听上级的命令和安排。什么地方都一样的工作和生活。把心情放轻松一些,乐观一些,一切事情都好办。<br>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我坚信这一点。</font><br><br> 8月5日9时(新疆时区比北京时区晚2个小时),我们被分配到伊犁军分区的学员,在边防八团政治处组织股干事刘海峰的带领下,乘坐租用地方的一辆客车离开了陆军学校,离开了乌鲁木齐市,前往伊犁,奔赴新的工作岗位。<br> 离开乌鲁木齐,真是有点恋恋不舍,日记写道:<br><br> <font color="#167efb">生活了近一年的地方,离别之时,不由不充满眷恋之情。在这里,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也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它既是我生活的起点,又是转折点。</font><br><br> 经过三天的行程,8月7日到达伊犁,因军分区招待所开会客满,我们住宿伊犁饭店。8月8日在军分区等候再分配,直到下午7时军分区干部科才召集我们学员开会分配,军分区干部科刘科长宣布军分区命令,王副政委提出几点要求。我与李国成、唐义武、张恩德、洪思胜、王学军、胡元庆、郝登科等同志分配到36918部队——边防八团。下午9.15时,在八团政治处干部股黄保元干事的带领下,乘车于晚10.15时到达霍城县惠远公社边防八团团部,至此算与边防八团结下了不解之缘。<br> 8月9日下午7时,干部股杨昌森股长对我们来到八团的学员再次分配,我分配到团政治处组织股任副连职干事,郝登科分配到团政治处保卫股任副连职干事,其他同志分别分配到边防营、步兵营、炮兵营各连队及直属边防连任副指导员。分配结束后,我便到组织股报到。<br> 在日记中写道:<br><br> <font color="#167efb"> 从现在起就在组织股工作了。注意:一定要谦虚谨慎;工作中要多向股里的同志学习;要敢于做工作;不懂就问,不要装懂;切忌妄自尊大。<br><br> 八团对干部战士的要求是严格的。既然来到了八团,一切都必须按团里的要求和规定去做,特别是要从一点一滴做起。</font><br><br> 当时,边防八团领导是团长李绍龙,政委郭建斌,副团长朱智平,副政委王有权,司令部参谋长王志有,政治处主任刘兴林,后勤处处长刘现芳。<br> 边防八团有着艰苦卓绝的历史,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英雄部队。郭建斌政委在《我的部队,我的团》一文中对此做了描述:“从井冈山斗争到二万五千里长征先遣队——红六兵团(后归二方面军);从五台山抗日到百团大战;从南泥湾大生产到第二次长征‘南下北返’、保卫延安——三五九旅;从横扫西北到第三次长征——解放新疆、把五星红旗插上帕米尔高原——一野第一兵团二军。一路走来,所向披靡,战功卓著!”1952年设立边防派出所;1953年改为检查站;1960年改为哨所;1962年新组建10边防工作站,原有2个检查站也改为边防工作站,共计12个边防工作站,归伊犁边防工作总站领导。1963年各边防工作站编入边防部队,隶属伊犁军区。1969年6月,原步兵三团(前身是边卡营<三营>,再前是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二军教导团)换防进入伊宁市,为伊犁军区独立团;8月,部队改编为新疆军区独立步兵第二团,归伊犁军分区领导。1975年12月部队整编,独立步兵第二团改编为乌鲁木齐军区边防第八团,并将原农四师现役团3个连队和部分干部充实八团。<br> 边防八团团部驻地在霍城县惠远公社,团司政后机关、步兵营、炮兵营、团直属的通讯连、卫生队、招待所都在这里。边防营驻察布查尔锡伯县金泉公社,辖步兵连、都拉塔边防连、头湖边防连。团直属三道河子边防连、黄旗马队边防连、英塔尔边防连、霍尔果斯边防连、红卡子边防连、阿拉马力边防连。<br> 全防区边防线北起北天山卡咎大坂,南至中天山3403高地,全长221公里。其中霍城防区151公里,察布查尔防区70公里。实际巡逻线长176公里,边境上有3块争议地区(察布查尔争议地区约40平方公里;英塔尔争议地区约0.3平方公里;霍尔果斯争议地区约260平方公里),共计307.3平方公里。各边防连管辖的边界线为;阿拉马力65公里,红卡子16公里,霍尔果斯9公里,英塔尔15公里,黄旗马队25公里,三道河子21公里,头湖30公里,都拉塔40公里。一线连与团部惠远平均距离77公里,近的霍尔果斯55公里,远的都拉塔132公里。团部到一线连队总距离370公里,其中干线公路120公里,纵深便道250公里。全线可连通的边防巡逻路线总长176公里。<br> 1983年9月19日,主持军队日常工作的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杨尚昆在自治区党委书记、乌鲁木齐军区第一政委王恩茂、乌鲁木齐军区司令员肖全夫、政委谭友林的陪同下,来到边防八团视察,并在新建的团部办公楼前接见了我八团驻惠远部队排以上干部,一起合影留念。</div> 边防八团 边防八团办公大楼 1983年9月19日 惠远·军委常务副主席杨尚昆接见 1983年8月 惠远 1983年8月 惠远 1983年9月 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