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型人格障碍十种表现特征

一个心理咨询师

<h3><b>1.什么是自恋型人格障碍?</b></h3><br>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经常被误解的复杂人格障碍,基本特征是对自我价值感的夸大。自相矛盾的是,在这种自大之下,自恋者往往长期体验到一种极其脆弱的低自尊感,只是由于自恋者的自大总是无处不在,使我们更倾向于将其非人化看待。<br><br>根据DSM-4的定义,在社区样本中(美国),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患病率为0%—6.2%,在被诊断为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个体中,50%—75%是男性。这说明男性比女性要更容易患上自恋型人格障碍。<br><br><b>2.自恋型人格障碍有哪些特征?</b><br><br>通常来讲,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性格都比较内向、冷漠。<br><br>目前来说,对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尚无一个完全一致的标准,但有十个主要表现特征是他们所共同存在的。<br><br>以下是自恋型人格障碍的10种表现特征:<br><br>1.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尽管不一定当即表露出来)。<br><br>2.过分的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词,特别希望受到别人的特别关注。<br><br>3.十分喜欢指使他人,喜欢他人为自己服务。<br><br>4.他们始终坚信他们所关注的问题是世界上独有的,不能被某些特殊的人物了解。<br><br>5.他们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分的幻想。<br><br>6.他们认为自己应该享有他人所没有的特权。<br><br>7.他们十分渴望得到持久的关注与赞美。<br><br>8.缺乏同情心。<br><br>9.有很强的嫉妒心。<br><br>10.他们的亲密关系较为困难。比如: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等。<br><br><br><b>3.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是什么?</b><br><br>关于自恋性人格障碍的成因,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解释是这样的:患者无法把自己本能的心理力量投注到外界的某一客体上,该力量滞留在内部,便形成了自恋。<br><br>现代客体关系理论认为,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的特点是“以自我为客体”,通俗地说,就是“你我不分、他我不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患者在早年的经历中体验过人际关系上的创伤,如与父母长期分离、父母关系不和或者父母对其态度过于粗暴或过于溺爱等等。有这样一些经历,使得患者觉得自己爱自己才是安全的、理所应当的。<br><br>自恋型人格最主要特征就是自我中心,而人生中最为自我中心的阶段是婴儿期。所以,要治疗自恋型人格障碍,就必须要了解那些婴儿化的行为。进而时常告诫自己这些行为是错误的,慢慢地解除自我中心观。还可以请一位与你最亲近的人监督你,一旦出现自我中心的行为,便予以警告、提示,督促你及时改正。<br><br>对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来说,解除自我中心观是不够的,更需要学会如何去爱别人。因为只有付出爱、获得爱,你就会体会到放弃自我中心观是多么明智的选择。<br><br>既然自恋型人格障碍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那么请问你有没有被人际关系所困扰呢?困扰程度如何?<br><br>可点击下方链接进行人际关系综合测试:<div><b><i><br></i></b></div><div><b><i>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是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程度的诊断量表,它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让你从人际关系角度更清楚的认识自己。</i></b><br><br><a contenteditable="false" href="http://www.xinqingxiangjiao.com/exam/34/null/null?slr=4768"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a><b></b><br><br>题目数:28题<br><br>预计用时:2分钟<br><br>报告长度:约6页<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