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中国——陕北人文·记忆

一笑而过

<p class="ql-block">  陕北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面沟壑纵横,地形支离破碎,素有“千沟万壑”之称。陕北的历史与文化,正是在这片广袤苍茫的黄土高原上孕育成长的。</p><p class="ql-block"> 在距今三到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陕北已经有古人类生息繁衍,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陕北有厚重的人文景观,延绥镇长城要塞、秦直道、古驿道、烽火台、汉画像石、云游石窟等都是陕北的特有的人文景观。陕北的汉画像石题材丰富,包括反映农业、畜牧业、狩猎、出行宴饮、建筑、日常生活、舞乐百戏、宗教神话和历史故事在内的八大类,尤其是表现当地农牧业生产、充满田园情趣的画面大量出现,在全国各地的画像石中独树一帜。</p><p class="ql-block"> 陕北是革命圣地,陕甘宁边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一块革命根据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陕甘宁边区作为中央所在地长达13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  陕北有古朴的民俗风情,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民间艺术、风俗礼仪和民间信仰,地方特色与地方传统是其灵魂所在。</p> <p class="ql-block">  安塞腰鼓历史悠久,安塞腰鼓分文鼓与武鼓两种,是陕北汉子彪悍、虎劲、牛劲的体现。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使安塞腰鼓的表演形式、艺术性等方面都有深刻变化,服饰上结束了古代武士风格,“白羊肚手巾红腰带”成为腰鼓表演者的服装特征,一直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安塞腰鼓形成了刚劲激昂、剽悍豪放、气势磅礴、深厚庄重、铿锵有力、威猛刚烈、流畅飘逸的艺术特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霸王鞭”民间又称“打花棍”、“浑身响”,流传很广。霸王鞭动作矫健洒脱,节凑流畅,气氛欢快,多在春节闹秧歌时作为小场节目演出。过去也和秧歌一样,具有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和驱邪避灾的内涵。</p> <p class="ql-block">  赶毛驴,是陕北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活动之一。这一活动一代传一代,并不断翻新花样。陕北毛驴,陕北高原到处都是山岔岔、圪梁梁、沟洼洼,毛驴就派上了用场,成为人民群众生活娱乐活动的重要“伴侣”。</p> <p class="ql-block">  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北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传统舞蹈,秧歌舞大都取材于群众自身的生活和劳动,风格粗犷豪迈,质朴风趣,多彩多姿。陕北秧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想起了当年走西口。</p> <p class="ql-block">  陕北说书是说书艺人用陕北方言自说、自唱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主要流行于延安、榆林两地。这种艺术不仅是黄土高原上人们生活娱乐的一种方式,更是陕北人民表达自身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p> <p class="ql-block">  酒歌在华夏文明的土地上流传甚广。陕西西山“酒歌”属于原生态说唱艺术的一种,唱“酒歌”是当地人民群众在饮酒时必不可少的一环。酒本无心,酒歌却赋予了它灵魂和思想,让它活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秦腔又称“乱弹”,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唱腔高亢激昂,粗犷豪放。这是横山县的群众在观看秦腔演出。</p> <p class="ql-block">  秦腔是陕北人民群众尤其是老年人十分喜爱的剧种。</p> <p class="ql-block">  陕北是一个有着深厚农耕文化土壤的地区,几百年的交通封闭与文化封闭延缓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步伐,从而使陕北至今保存着原生形态的农耕文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  以农业经济为主农牧并重、聚族而居、家庭文化代代相传,这些是陕北农耕文明的基本特征。随着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陕北传统农耕文明也在不断改变。</p> <p class="ql-block">  黄土高原长年少雨,水资源异常匮乏,很多地方人畜饮水要用毛驴走崎岖的山路取水。</p> <p class="ql-block">  在陕北的山沟沟里,不管山有多高,沟有多深,只要有窑洞,就一定有碾子或者石磨,现在虽然很多已经不用了,这些沉重的磨盘和碾子似乎在讲述着窑洞人家曾经的故事,诉说着昔日人气旺盛的时光,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窑洞,是黄土高原上古老的居住形式。劳动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窑洞分为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等多种窑洞,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p> <p class="ql-block">  在陕北横山县发现的一处明代民居群遗址,经考证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故居遗址。这是李自成庙,建筑年代不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