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工程兵工兵第七团(连载25)老山战地放映记事

乐在其中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仅以此文献给工兵七团的战友及烈士家属们!</b></p> <p class="ql-block">  编辑完成《辉煌的工程兵工兵第七团》(连载23)后,近日在网上读到两篇工兵七团战友写的回忆文章,一篇是原工兵七团左重阳副政委写的《3月5日回忆工兵七团那些年的故事》,另一篇是署名为“老兵影视博物馆”的《老山战地放映记事》,现将两篇文章分别编入连载第24、25集,献给工兵七团的战友们。</p><p class="ql-block"> 以下是老兵影视博物馆的《老山战地放映记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老山战地放映记事</b></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工兵第七团在完成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作战任务后,随即挥师开进文山州麻栗坡县老山地区,是当时昆明军区最早进驻老山战区的部队,至1989年工兵七团撤回到玉溪驻地,整整十多年征战在老山前线。1979年3月我在舟桥连完成红河架桥作战任务后,调到团部电影放映组,至1981年1月退伍离开部队,在老山战区近两年的战地放映经历中,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雾里观影 </b></p><p class="ql-block"> 工兵七团电影放映组共装备了解放103型35毫米(双机)和长江16毫米(单机)放映机各一套,35毫米放映机在老山战区使用,16毫米放映机在玉溪留守处使用。那时部队的两大喜事:吃肉、看电影,看电影是当时部队唯一的文化精神大餐。可是,当我们来到一线施工连队放映电影时,常常被当地的大雾所困扰。老山地区属热带河谷,温度高,湿气大,常年多雾。所以,在此一线施工的战友们常常是听完一场电影。每当这时,我们都恨不得有一种魔法,能立即驱散这些迷雾。由于大雾经常扫了战友们的兴,做为放映员,我们都很内疚,放映组的战友们决定改造放映机。第一,我们先从改造光源入手,选黄色反光碗,换暖调光源,把溴钨灯改回普通灯丝放映灯。第二,我们将北京吉普车上的防雾灯玻璃片安装在放映机镜头前面。随后,我们将改装好的放映机拉到雾区试映,结果发现,放映效果有所改善,起码能看到人影和一些风光。战友们并不挑剔,也从不为难我们,就这样的放映效果,他们已经很满足啦,但我们总觉得还是愧对了他们。</p><p class="ql-block"> 中国有句俗语:雾里看花花朦胧,朦朦胧胧才是美。我们的战友在雾里观影,虽看不清那些演员的面孔,但当我看到他们仍然穿着雨衣整整齐齐地坐在湿地浓雾里,认认真真地看完每一场电影时,我在内心深处由衷地感谢这些战友的理解,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战友情和战友的爱,这才是真正的美!</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改造嘎斯69</b></p><p class="ql-block"> 当时全军团属部队电影放映组大都装备了北京吉普212后开门(方屁股)越野车,而工兵七团团放映组一直在使用苏制嘎斯51型卡车作为放映车,部队进入老山战区后,由于受战区道路的限制,嘎斯51型卡车无法进入一些施工点,为了解决一线施工连队看不上电影的问题,团里决定将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在越南缴获的一辆嘎斯69型越野车,改造为电影放映车。嘎斯69型越野车比北京方屁股吉普车要“瘦小”一圈,我们要求放映车要能坐下三个人、装两台放映机、一台扩音机、两支三脚架和一台汽油发电机,并在下雨时还要能在车上放映。可想而知,改装还是有相当的难度。这是因为,当时的北京吉普车也不能在车上放映。我们将所有设备拉到修理连,一次又一次摆放,一次又一次调整,一次又一次改装,最后决定从侧面开口横向放置放映机,汽车篷布做成活动的,可拉开,可关上。这样,虽然车內有点挤,密封度不好,但解决了下雨车上放映的难题。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改造,可以说:这是全军唯一的一辆用战利品改装的电影放映车。从此,这辆独特的电影放映车便活跃在整个老山战区,放映车还可直接开到前沿阵地坑道里放映,一线施工的战友白天就可看上电影,深受前线干部战士的欢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争创荣誉</b></p><p class="ql-block"> 从1979年起,工兵七团就在东起刺猪坝(茨竹坝),南至扣林山近100公里的中越边境线上进行国防施工,其战线之长,施工点之多,地形之复杂、施工难度之大、条件之艰苦是前所未有的。为了保证前沿干战都能看上电影,我们放映组共设了团部驻地油帽社、后勤部、汽车和修理连、刺猪坝、八里河东山、天保农场、交趾城、南温河采石点、扣林山坑道和猛洞公社等十几个放映点,特别是八里河东山和交趾城放映点与越军阵地隔山相望,每次放映前都要事前通报越军动向,加岗设哨,安排遇袭时的部队与老百姓撤退路线等事宜。当时,每个星期由昆明军区文山电影发行站配发一至二部故事影片,为了保证全团干部战士每星期都能看上这些影片,电影组平均每天都要在三个放映点各放映一场电影,平均一天要放映三场。除猛洞公社放映点外,其他放映点影片放完后,都要返回团部驻地油帽社,所以,每天当我们返回驻地时都已到凌晨4时左右,我们采取吃”倒三餐”的方法,即第二天中午起床吃早餐,然后下部队,在前沿部队晚餐后放第一场电影,第三场电影放完后,在所在连队吃夜宵,然后赶回驻地。</p><p class="ql-block"> 当时收复老山战役还未打响,但双方的特工战己经展开,放映组一般三人一组,配备56式冲锋枪和54式手枪各一支,在返回麻栗坡县城40多公里的山区土路上,我们还要一边赶路一边提高警惕,严防可能出现的越军特工。</p> <p class="ql-block">  1980年底,全老山战区电影放映组在昆明军区文山州电影发行站召开的年度工作总结会时,当介绍到我们放映组每月近百场的放映场次时,全场哗然,在一片掌声中,一致同意将我团电影放映组的情况报送到昆明军区政治部和全军总政治部。工兵七团电影放映组在默默无闻的工作中,放映场次和放映优良率不知不觉地冲到全军电影放映组的前列。</p><p class="ql-block"> 1981年工兵七团电影放映组获得“全军优秀电影放映组”的荣誉。这时,我已退伍回到了地方。</p> <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文字与图片均来自于网络</p><p class="ql-block">资料编辑:原工程兵工兵第七团政治处</p><p class="ql-block"> 干事尹德富</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