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型教师的专业发展》专题讲座

星梦

<p class="ql-block">  2022年11月19日下午,文昌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邢益育老师为屯昌县48名学带做专题讲座,主题是《学术型教师的专业发展》。</p><p class="ql-block"> 会议是华一思源曾娜老师主持,主讲人是邢益育老师。他是海南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海南省中语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文昌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p> <p class="ql-block">抬头是山,路在脚下。</p> 职业发展规划: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的持续发展的计划。<div>职业规划三要素:</div><div>第一个要素——<font color="#ed2308">职业定位</font>:三类教师(赛课型、学术型、普通型)。</div><div>邢益育老师认为自己适合做学术型老师,普通型是大多数老师,他反对老师们在专业上不进取。作为老师要给自己定位。学术型教师不是写在教学计划里面,要考虑很多因素(自身能力的发展、自身的努力、生活因素)。刚入职前,理想不错;结婚后,受到家庭因素影响到专业的发展。邢老师用29年时间给自己定位为“学术型”老师。他特别敬配那些不因结婚后受家庭因素的女老师始终坚持做学术研究。</div> 第二要素:<font color="#ed2308">目标设定</font>。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可以分阶段分步骤去实现。<div>第三要素:<font color="#ed2308">通道设计</font>。职业规划要有实现规划的通道设计,通过什么方式方法、途径达成确定的目标。面向现实,合理设计成长路径,是实现职业规划的关键。</div> <div><b>二、怎样制订职业发展规划</b></div>“制订”意在可以不断地变化和发展。<div><font color="#ed2308">职业规划的制订</font></div><div>①正视现实,认识自我,脚踏实地,合理制订职业发展目标。(没有哪所学校能给老师提供好的教学环境,老师们改变不了客观教学环境,只能改变自己的专业发展)。教师发展的五个台阶:县骨→省骨→县学带→省学带→特级教师。</div><div>②在总的职业发展目标下还要有阶段目标,并作适时适当调整。</div><div>③职业规划不应只写在纸上,更应深刻在心里,变成一种自觉。职业规划是坚守。<br><div> 要做一名学术型教师,制订合理、可行的职业发展规划,是根本前提。</div></div> <div>邢老师谈自己的专业发展的路程。</div>邢老师提到一个关键词“三六九”,成为“学术型教师”。<div>入职初,给自己定职业发展目标。</div><div>专业不能停。</div> <div>职业规划与专业发展的阶段:</div><div>1、起步阶段。入职前,一定要有师傅带入门。</div><div>2、发展阶段。学带是发展阶段。</div><div>3、上升阶段。</div><div>4、跨跃阶段。</div><div> 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定离不开虚心请教,一定需要大肚量 尝试改变。我们需要阅读大量的理论、文章,寻找问题解决的办法。这就是既教书又做学问,二者相辅相成。</div><div> 做学术型教师,要有钻研精神,要有坚持的毅力,要有敢于实践探索创新。</div> 邢老师讲自己的第二个成长故事:向人教社编辑要书。<div>专业发展要主动。</div> <p class="ql-block">邢老师说:10-18年的教师要打破专业发展的瓶颈。这段时间是黄金阶段,也是人到中年阶段,遇到很多事情。邢老师建议:大量读书,大量实践。</p> 邢老师讲自己的第三个故事:游学济南。<div>  游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把外出学习、旅行也当成游学,应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古代,有很多名人有了游学经历,写下传世佳作(司马迁有10年南游,写下《史记》;李白写下传后世的诗歌,称为“诗仙”)。教师要尽可能争取,创造机会去水游学,这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巨大的失去与提升。</div><div> 游学相当于现在的研学。司马迁写的《史记》不是为朝庭而作,他是为父亲的遗志而写。</div> 邢老师讲自己的第四个故事:游学香港。<div>当专业瓶颈受到局限,有必要游学。</div><div>邢老师提到:双减政策下,学校的教育如何发展?在香港,有一个课程是“不懂就学到懂”,印度学生到中国学习,不会中文,有专门的老师手把手教到“会”。</div><div>香港的学校开设特色课程,是课程育人</div> 学术型教师的成长路径:①研究课堂,创造课堂;②研究学生,创造学生;③坚持阅读,培育精神;④善于总结,笔耕不l辍。 第一条成长路径:<font color="#ed2308"><b>研究课程,创造课程。</b></font><div>立足课程、研究课堂,是有效促进教育教学及教科研能力提升的根本前提。</div><div><b><font color="#b06fbb">1、学术型教师,要有精湛的教学技艺。</font></b></div><div>要上好课,教师首先要研究课堂,研究教怀学,尤其是学。</div><div><font color="#167efb">想学</font>:态度问题。</div><div><font color="#167efb">会学</font>:学法问题。写教学设计前,要读教材三遍,思考学生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div><div><font color="#167efb">学懂</font>:教学追求。不能为了完成,要考虑学生是否理解这节课的内容。</div> 2、学术型教师,要敢于质疑,善于研究。<div>敢于质疑,主要是备课、上课、作业设计、个别辅导、测试评价等方面。</div><div>质疑教材。</div><div>质疑教法。<br></div><div>质疑命题。<br></div><div>质疑精神是学术型教师的一个重要特征。</div> <font color="#ed2308">创造课堂</font>,改变旧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个人的教学追求,精心打造自己的课堂,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学科,学出好的效果。<div>1、改变教法,尝试变革。</div><div>2、创新模式,追求有效。</div> 第二条成长路径:研究学生,创造学生。<div>⒈研究学习行为心理。</div><div>⒉研究学生的“学”。</div><div> 因材施教的前提是<font color="#ed2308">尊重差异</font>。要尊重学生的差异。</div> 第三条成长路径:坚持阅读,培育精神。<div>  坚持阅读,不仅能弥补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之不足,更能促进教师的精神发育和成长。</div> 第四条成长路径:善于总结,笔耕不辍。<div>学术型教师要努力做到:1、经常反思;2、善于总结;3、笔耕不辍。</div><div> 教师要习惯于研究问题,更要主动地在实践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这就是“做学问”。</div><div> 学术型教师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会研究、能写作。在研究中写,通过写来促进研究的深化。</div><div> <font color="#ed2308"><b> 经常反思,善于总结,笔耕不辍,这是学术型教师专业发展的不二法门。</b></font></div> 教师成长之路万千条,走哪一条,都是自己的选择。<div>聪明的教师应该走学术型发展之路。</div><div>教师和科技工作者一样,一定得靠专业立身。</div> 鲁迅先生也说“<font color="#ff8a00"><b>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了工作上罢了。”</b></font><div> 在一定意义上说,学术型教师就是用时间累积起来,用寂寞堆砌起来的。</div> <p class="ql-block">  邢益育老师做完专题讲座后,由主持人曾令娜老师做小结:<font color="#ed2308">我相信学术型教师是我们所有学带培养对象共同的发展目标。学术型教师的成长之路,确实“过程很漫长,经历很痛苦”。我们可能有过抱怨,有过迷茫,甚至有过当“逃兵”的想法。邢主任的分享,从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到制订,到实现的通道,到学术型教师成长的路径,让我们更加明确了接下来努力的方向,尤其是邢主任分享的自己的成长故事,主动出击、不耻下问,苦读善思勤动笔,辛勤耕耘,静待花开。</font></p><p class="ql-block"> 邢主任是我们的榜样。榜样的力量,犹如浩瀚大海里的灯塔,为我们指引航向,我们只要沿着灯光,坚持走下去,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