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钱钟书故居,研学钱氏家训

荷塘月色

<p class="ql-block">  无锡惠山古镇有一个宗祠—钱武肃王祠,走进祠堂,映入眼帘的金光闪闪的“钱”字,上方是“锦树堂”的匾额,下方有中央电视台的各类有关钱氏家族的报道,真是群星璀璨,辉煌闪耀,有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p> <p class="ql-block">  查资料才发现,钱学森属于浙江杭州钱氏,钱三强属于浙江湖州钱氏,钱伟长属于江苏无锡钱氏,是钱氏家族的三大主要分支,同宗同源,都是五代吴越王钱镠的后代。</p> <p class="ql-block">  无锡的钱氏一族在无锡极具名望,仅从本世纪以来,在"爱国、爱民、爱学习"的家风熏陶下,钱氏家庭人才辈出如星星闪耀。</p><p class="ql-block"> 近日,为了更好的探访无锡钱氏一族的在各行各业的巨大成就以及与家风的关系,我冒雨拜访了就在市中心新街巷的钱钟书故居。</p> <p class="ql-block">  新街巷30号,三开间江南典型明清式旧宅,黛瓦沧桑,雕花的门窗刚刚上过油漆,“钱钟书故居”<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块门匾悬挂其上,自有文化沉淀的厚重感</span>。门两侧由一幅石雕对联:“文采传希白,雄风劲射潮”,是钱钟书父亲国学大师钱基博所写,意思说学文要像北宋文学家钱易(字希白)那样文采斐然,尚武要像五代十国吴越王钱镠那样引箭射潮,希望钱家的后人要像先人能够学有所成文武双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围墙上钱钟书三口之家雕塑)</p> <p class="ql-block">  未进门,一股书香之气便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 进门抬眼,钱钟书先生半身塑像落入眼底,青铜质地,沉稳内敛,儒雅温和,一如他的人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直为自己以及儿子都与钱钟书就读过同一所学校(辅仁中学)感到自豪,但从骨子里崇拜钱先生的,是他的真才学,真性情和真我。并且经常以先生为榜样鞭策儿子读书上进,后来儿子在辅仁读高中期间,担任了《钟书》杂志编辑,这也算一种幸运。</span></p><p class="ql-block"> 记得曾经给儿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当年钱钟书先生考入清华,就立下“横扫清华图书馆。”的誓言。一次,著名画家黄永玉要一个关于“凤凰涅槃”的文字依据,查遍了《词源》《辞海》《佛学大辞典》,都不得出处。一个电话打给先生,先生淡淡一句话:去翻翻中文版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三本里可以找到。结果真如先生所言。</p><p class="ql-block"> 钱钟书的老师吴宓曾多次在师生面前夸赞:“自古出类拔萃、卓尔不群的人才不易得。当今文史方面的杰出人才,在老一辈中算陈寅恪,在年轻一辈中推钱钟书。他们是人中之龙,其余如你我,不过尔尔。”因此,当时钱钟书在清华有个“清华之龙”的外号,并且与“清华之虎”曹禺、“清华之狗”颜敏蘅并称“清华三杰”。许多年后颜敏蘅担任南开大学外文系教授时已才华卓著,当时有人曾感叹称:“狗尚如此,何况龙虎。”</p> <p class="ql-block">  钱钟书的文学功底,与其父亲——国学大师钱基博的严格教育有关。钱钟书曾一度过继给伯父,伯父的溺爱养成了他杂览和懒散的性格。有次钱基博在后东塾里,给孩子们出了命题作文,钱钟书虽然写的不错,但与父亲的严苛要求和期待,还相去甚远,故受到父亲的严厉批评。这次批评激发了他奋发读书的志气。他从此由杂览变为专攻,由多看变为常练。读书作文,突飞猛进。据说钱穆在出版《国学概论》前,请钱基博为之作序。钱基博让钱钟书代笔初稿,没想到,他出手不凡,气势如流,语言平淡而寓意笃实,文浅近而义理精深。父亲几乎动不了一个字,最后连钱穆也没想到这是出自刚满20岁的大侄之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但真正做到甘于寂寞、淡于功名者就如钱钟书先生,在名声如日中天的时候,闭门谢客,安心做“读书的种子”,把镁光灯下的时光都换成了书房的雅静;远离尘世的喧嚣,守一份文人的心静。世人都知晓先生的大学者身份,知晓《围城》,有几人读过《谈艺录》《中国诗和中国画》《宋诗选注》《管锥篇》。</span></p> <p class="ql-block">  园里一两个的游客更衬故居的幽静。这种幽静是最适合先生的性格,适合安静的读书。即使在功成名就之后,钱先生依然把那些慕名而来的记者关在门外,那句名言被许多人转述: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生性淡泊,不求名利。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全国近20家省级电视台录制《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录》,面对丰厚的报酬,震撼的曝光率,先生淡淡一笑,婉言拒绝。</p> <p class="ql-block">  徐徐前行,穿过大厅,到了大堂。厅堂挂一匾额“绳武堂”,系钱钟书祖父钱福烔筹建于1923年,钱钟书叔父钱孙卿续建于1926年, 整体建筑典雅别致,陈设古朴素净,简朴中蕴含着书香门第的文化气息。</p><p class="ql-block"> "钱绳武堂"——仅此一脉,就有钱基博、钱钟书父子这样的文化学术泰斗,钱钟韩、钱钟教、钱钟鲁、钱钟泰这样的科学院院士、学者教授,还有著名爱国工商人士钱基厚、钱钟汉父子,更有年仅22岁为革命惨遭杀害的共产党员钱钟仪烈士。钱氏家庭的众多成员为了拯救苦难深重的祖国,有的走上科学救国之路,有的走上实业救国之路,有的走上武装革命之路,这都与钱氏家族严格的家训家风分不开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走进内庭,没有小园香径、鲜有花影扶疏,只有一棵玉兰和一棵桂花相映成趣,忽然感觉就像你和杨绛先生,各自独立各有建树,但又相互敬爱,相守一生。</span></p> <p class="ql-block">(钱钟书先生部分族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孟子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意思是一个品行高尚、能力出众的君子,辛辛苦苦成就了事业,留给后代的恩惠福禄,经过几代人就消耗殆尽了。可钱氏家族颠覆了这种观念,自五代时期吴越国国王钱镠开始,钱家历朝历代皆有俊杰,出了很多状元、无数进士。仅赵宋一朝,钱家就出了300多名进士。到了近代,更是人才“井喷”、名家辈出,据统计,近代钱氏有200多位科学院院士。能打破“五世而斩”魔咒的,我觉得就是有着浩然正气的家风家训——《钱氏家训》。</p><p class="ql-block"> 《钱氏家训》融合先祖武肃王(钱镠的谥号)八训和遗训归纳而成,共635字,分“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个篇章。</p> <p class="ql-block">  在个人篇中说道:“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意思是存心谋事不能够违背规律和正义,言行举止都应不愧对圣贤教诲。“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曾参“一日三省”的教诲不要忘记(“三省”即“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程颐用以自警的“四箴”应当珍存(“四箴”即阐发孔子四句箴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分“视、听、言、动”四则);“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等等。</p><p class="ql-block"> 在家庭篇中指出,“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家规),“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忠厚传家,乃能长久。”把勤劳节俭当作根本,一定会丰衣足食;用忠实厚道传承家业,就能够源远久长。</p><p class="ql-block"> 社会篇里,《钱氏家训》强调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救灾周急,排难解纷;修桥路以利人行,造河船以济众渡;兴启蒙之义塾,设积谷之社仓;私见尽要铲除,公益概行提倡;不见利而起谋,不见才而生嫉;小人固当远,断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亦不可曲为附和。</p><p class="ql-block"> 国家篇则说,“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利益得在自己一人就不去谋取,得在天下百姓就一定谋取;利益得在当前一时当然也要谋取,得在千秋万代更要谋取。“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务本节用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p> <p class="ql-block">  《钱氏家训》流传千年,带给我们很多启示:第一,做人做事要俯仰无愧于天地。做人要堂堂正正、坦坦荡荡,要宽厚本分、谦逊低调,要立场坚定、内省改过,要善于学习、以史为鉴,要懂得感恩、德厚福报。做事要踏实厚道要知进退、善钻研,言行举止要符合道德法律的标准。</p><p class="ql-block"> 第二,优良家风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建设幸福的家庭首先要有家规家风,从细节做起,且持之以恒、一以贯之。一是家庭内外干净整洁,物品摆放井然有序,让孩子从小养成做事有条理的良好习惯;二是家庭成员要尊老爱幼、团结和睦,让孩子继承孝老爱亲的优良传统;三是家长要做孩子读书学习的榜样,让子孙养成勤奋读书、刻苦学习的习惯;四是在儿女婚姻上,家长要引导孩子重人品、重才学,而不是看家庭财富,看社会关系;五是家长教育孩子要怜贫悯弱,懂得感恩,回报社会,力所能及地帮助贫苦弱小之人;六是教育子女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p><p class="ql-block">第三,社会交往要以和为贵、谦让诚信。在纠纷上,要做到谦让和与人方便。在对待弱势群体上,要同情弱者,有能力时及时伸出援手。在对待社会问题上,要敢于担当,弘扬正能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达官贵人不必妒嫉。胜君子容易,胜小人难,对待品行低劣者,可以远离,但不可结仇;对品行高尚者,可亲近,但不要曲意逢迎。</p><p class="ql-block">第四,为政做官要守身如玉、干净担当。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要一视同仁、公平执政;要了解民意,体恤百姓疾苦;治国先治吏,要严惩贪官污吏,培育弘扬官场正气;治大国如烹小鲜,要谨慎做决策,深入调查研究,虚心听取各方意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特别是“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就是要摒弃私欲,全心全意为百姓谋利益,为天下谋福祉,有“谋天下利,扬万世名”的雄心壮志。</p><p class="ql-block"> 《钱氏家训》中的这一句曾被历代有志之士转化借用,引以为座右铭,以激起为国、为民、为天下苍生谋福祉的壮志豪情。</p> <p class="ql-block">(钱钟书生平展览)</p> <p class="ql-block">(先生部分书籍陈列)</p> <p class="ql-block">  这两幅墙上,贴满了参观者的留言,最暖心和富有内涵的一张是:受先贤之教,得之滋己前行。大师的目光像无形的推手,敦促每一位参观者前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两个小时就这么飞逝过去了。外面蒙蒙细雨变成淅淅沥沥小雨,再变成滴滴答答的中雨了,整齐的瓦檐挂起了美丽的珠帘,我却依旧舍不得离开这里,总觉得先生踏过的足迹,我想再走一走;这里先生读书的声音,我想再听一听;这里有先生生活过印迹,有书香门第的墨香,我想再染一染。</p><p class="ql-block"> 我想,我是不枉此行,参观钱钟书故居,研学《钱氏家训》,为我解密了钱氏家族代代兴旺的密码,应该奉之为宝,借鉴与学习、工作、家庭之发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钱氏家训》是一篇无价的宝典,是钱家先祖吴越国王钱镠留给子孙后代的精神遗产。钱氏家族把《钱氏家训》代代相传,成为人才辈出的不竭动力。《钱氏家训》不只是钱氏后人的行为准则,更是留给每个中国人的宝贵精神遗产,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认真借鉴的成长训言。</p>

钱氏

钱钟书

家训

先生

基博

家风

清华

读书

家庭

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