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杭州(三)

WHB_一阅天海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一、天涯游子还故乡</font></b></h1> 回溯苏东坡第一次杭州任,于熙宁七年(1074年)十月,卸任通判,离开杭州,到这次苏东坡多次请求离京外放,终于在阔别十五年后,于元佑四年(1089年)重来,苏轼已成苏东坡。他是满心欢喜的。<br><br>他并不完全是为了钱塘的湖光山色,繁华的烟柳画桥,而更多的是杭州人的深情厚意,他更像一个天涯游子,终于回到眷恋已久的故乡。<br> 早在黄州贬谪期间,杭州的故交百姓,会一年两次,相约凑钱,派人去黄州问候他,还带来土产食物:荔枝、螺酱虾酱、茶叶、小核桃。苏东坡有诗回应:<br><br><font color="#ff8a00">《杭州故人信至齐安》<br>昨夜风月清,梦到西湖上。<br>朝来闻好语,扣户得吴饷。<br>轻圆白晒荔,脆酽红螺酱。<br>更将西庵茶,劝我洗江瘴。<br>故人情义重,说我必西向。<br>一年两仆夫,千里问无恙。<br>相期结书社,未怕供诗帐。<br>还将梦魂去,一夜到江涨。(江涨,杭州桥名。)</font><br><br>此次刚到杭州,东坡便遇上两个棘手问题:一是粮食短缺,价格上涨,急需平抑,二是水路大旱,需要疏通运河,恢复水运交通<br> 上一年雨水失调,冬春之际,淫雨霏霏不断,田中积水,致早稻无法施苗耕种,至今年六月水退,才再补种晚稻,不料又逢大旱,加上运河干浅,运输瘫痪,米价一飞冲天,且有金难求。<br><br>水的问题,是解决干旱的根本,亦可以运米过来平抑高价,东坡雷厉风行,协同下级县郡官苏坚的建议,同时借调刘景文的兵士,开始治理杭州的两条运河,一条盘活钱塘江的江水,一条疏通西湖淡水。<br><br>此工程元祐四年十月开工,半年即成,水深八尺有余,客货船行,皆不障碍,杭州父老乡亲,一致赞颂,几十年了,没有这样畅快过,大快人心也!<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二、疏六井,开西湖</b></font></h1> 水路通了,接下来便是城中百姓饮用淡水的问题,在此之前,杭州有六条淡水输送管线,引钱塘江和西湖的淡水饮用,之前由于采用竹管,年久腐烂,多处漏水,水质亦得不到保证.<br><br>苏东坡采用烧制的陶管,替换之前的竹管,全面疏通清淤,一举解决了全城百姓的饮水问题,<br> 此次来杭州,十五年过去了,西湖依然,但美景却已大打折扣。由于多年无人疏通管理,西湖中长满了野草,淤塞过半。湖水因为淤塞逐渐干涸,又严重影响了农业的生产,一系列的恶性循环,让昔日美景良田都不复存在。<br><br><font color="#ff8a00">苏轼有诗感慨<br>葑(葑”古汉字,念作fēng或fèng)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br><br>——《去杭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font><br><br>苏轼看着如今被杂草覆盖大半的西湖,急在心头,在上书朝廷的《杭州乞度牒西湖状》中写道:“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使杭州而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br><br>苏东坡每日亲自带领兵士开掘葑滩,疏浚湖底,并将清理出来的淤泥和葑草堆于湖中,筑成一条从南山下直通栖霞岭的长堤,又在堤上种植杨柳、芙蓉等。春日里,翠柳含烟,芙蓉争艳,将湖水映衬得更加澄碧。杭州人把其称为“苏公堤”,“苏堤春晓”也成了西湖十景之一。<br> 在长堤上,又修筑了六座拱桥: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除此之外,还建造了九座亭台。小桥流水,亭阁错落,相映成趣。<br><br><font color="#ff8a00">完工后,苏东坡和朋友,部下们一起考察如今清澈的西湖,自豪地说:<br>“我凿西湖还旧观,一眼已尽西南碧。”</font><br><br>疏浚西湖之后,为了能长久保持西湖的水质清澈,苏轼又下令将原来的葑田改成菱角养殖场,租给湖边的农民种植。农民们为了菱角的繁殖,必然会及时清理葑草,这样就避免了葑草的大量繁殖。<br><br>此举过后,西湖又成为百姓流连的景观圣地,恢复了柳永笔下的场景:<font color="#ff8a00">“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font><br> 他还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办法,规定农民只能在易生葑草的范围内除草种菱。为防止种菱侵占湖面,他特地让人在湖中竖起了三座小石塔作为标志,植菱的范围不能超过塔界。这三座小石塔,成就了现在西湖美景中的“三潭印月”。<br><br>闲暇之余,或斜风细雨,或清空澄碧,苏东坡都喜欢到堤上走走,他会羡慕白居易,晚年可以快活的做个香山居士,他也想携朝云,抱一盏烛光,他写诗,她研墨,月光下,它们都是彼此的知己。<br> 苏东坡和白居易,作为一方父母官,无愧于西湖的烟雨绚丽,白沙堤连接东西,靠近湖的北岸,苏堤贯穿南北,靠近湖的西岸,西湖被分成内外湖,但有拱桥下的航道相通,也成一体,又被群山环抱,从被苏东坡治理过后,重回<font color="#ff8a00">最初盛景:“重湖叠演(层叠的山峦)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font> 这里有一个误解,白堤最初并非白居易所修筑,在他到任杭州之前已经存在,称为“白沙堤”,有白诗“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筑石函治水,加固白沙堤,百姓感念其功德,白沙堤被口口相传为“白堤”。<br><br>两个诗人,两条长堤,两段如诗的岁月,它们虽未谋面,但在西湖的时空交错中已成不朽,他们来过,而且不曾真正的离开,他们不是客人,是百姓心中的杭州人。<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三、飘渺孤鸿又归去</font></b></h1> 此任杭州,苏东坡还建造了一所官方的医馆,为百姓看病吃药提供保障,除了建医馆,治西湖,净化饮水,平抑米价,他还有许多水利工程在构想中,在饥荒还未完全解决之际,苏东坡被召回京城。<br><br>元佑六年(1091年)二月,苏轼被封翰林,虽然不愿离开,但也无法抗拒,又回到明争暗斗,水深火热的朝廷中。<br> 东坡的朋友,越州太守,钱穆父,也同时被调离杭州,苏东坡作《临江仙》送他先行,对于宦海生涯,奔走四方,东坡深有感慨:<br><br><font color="#ff8a00">临江仙·送钱穆父<br><br>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br>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font><br><br>苏东坡在离开杭州的别宴上,助他修筑水利的苏坚,刘景文等等其他同僚,都来送行,大家纷纷诗词相送,东坡也一一和作,诗中他把刘景文和苏辙比作西湖上的南北两山高峰,可见,已将景文视为兄弟。<br> 苏轼在离杭前几日,不停歇的重游南北山,他要将杭州刻画在心里,他在二三月的西湖风光中,山寺闻钟,湖边策马,带着无限的依依不舍,带着效仿白居易归隐的愿望,惜别杭州,只是这一次,再无缘相见。<br><br>在此之后,苏轼的道路更加曲折,又几经颠沛,直至离世,我想<font color="#ff8a00">在他暮年,多少次摇曳的烛光里,依然会恍惚回忆起,他在西子湖畔的点点滴滴!</font><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