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1月17日,第六期“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基地校共研活动开启,本期邹平市小数团队带来了两场精彩的课例展示。水湾小学全体数学教师积极参与线上共研,学习新课标和大概念教学。</p> 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邹平市梁邹小学苗新月老师演绎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苗老师借助给花坛安装护栏这一生活问题转化为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一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源于生活。通过孩子们的自主探究,总结出了三种计算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然后借助尺规作图,进一步演绎了周长是长度单位的累加,让孩子们感知线段的可加性。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孩子们运用周长的计算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不同阶段的学生学有所获。</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邹平市梁邹小学的孙璐 老师带给大家的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通过回顾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要素来引导孩子们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在看一看,数一数,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想一想等活动中,体会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多个面积单位的累加。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底乘高,然后运用公式熟练解决问题。</p> 说课评课 <p class="ql-block"> 王宁老师结合《新课标》对第一节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从设计思路和课例打磨进行了详细的汇报。并提出团队思考:</p><p class="ql-block"> 1.“怎样落实量感和初步的几何直观”?</p><p class="ql-block"> 2.怎样把尺规作图有效融入,让学生能体会“线段长度的可加性”?</p> 专家引领 <p class="ql-block"> 最后,谷老师引领我们又一次回味了课堂的精彩之处。</p> 学习掠影 反思体会 <p class="ql-block"> 本次抱着学习的态度听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课。课中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中。学生是通过自主探究得到了知识,获得了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本节课利用生活问题引发数学思考,借助数学经验解决生活问题。落实了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思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然后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了现实世界这一观点。</p><p class="ql-block"> 二、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先让学生大胆猜想,再通过小组合作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等活动相互交流验证,总结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完成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教学,给每个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真正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学习主人翁的地位真正得以体现。</p><p class="ql-block"> 三、注重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主张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师生应该互有问答,学生与学生之间要互有问答。在这节课中,老师能始终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学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产生教与学之间的共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朱树静</p> <p class="ql-block"> 通过滨州这几次教育基地学校主题教研活动我发现了开展单元学习有四个重要的环节,即选择单元学习主题、确定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单元学习活动、开展持续性评价。下面针对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如何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呢?需要把握单元学习的四个基本特征(一致性、发展性、结构化、重点突出),遵循确定单元学习目标的三个关键步骤(围绕单元学习主题,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单元学习内容深入讨论分析;分析本班学情;开放研讨)。如何开展持续性学习评价?</p><p class="ql-block"> 一、教师要深度理解持续性评价的意义和价值。</p><p class="ql-block"> 二、进行持续性评价有四个关键步骤,第一步制定持续性评价方案,第二步是确定持续性评价反馈的内容与方式,第三步是论证持续性评价方案,第四步公开持续性评价标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王丽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