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村落——西溪南村

杨效成

<p class="ql-block">  西溪南古村位于黄山市徽州区,距岩寺约5公里。在歙县古城的西边和南边,各有一条溪流汇入新安江。溪流南岸各有一个溪南村。为避免混淆,一个称西溪南,一个称南溪南。西边的溪流名丰溪,亦叫丰乐河。西溪南故又称丰溪、丰南。西溪南古村始建于后唐,经五代、两宋、鼎盛于明清时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西溪南吴姓为大姓,当年吴氏一族聚居于此。随徽商兴起,吴氏家族去扬州、南京、杭州及沿淮一带经商,以盐业为主,兼营茶业、木材等。当时两准八大盐商中就有西溪南吴家。经商成功后,他们拆巨资在西溪南故里大兴土木,建筑园第重楼。丰溪被誉为“歙邑首富”,为徽州最富庶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丰溪古村落的吴氏一族随后由贾入儒,由儒入仕。商儒两旺,人才辈出,一时名扬四方。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中的祝枝山是西溪南吴家外甥。1498年,祝枝山来西溪南舅公家,据村中八景之名和意境,各赋诗一首,留赠舅公。吴氏家族将此八景诗刻成碑帖,立于家园。仅存一碑,现藏于歙县“新安碑林”。</p> <p class="ql-block">  西溪南古村后因太平天国战事,逐渐衰落,最后消失在人们视野之中,鲜为人知。直到本世纪初,随旅游业兴起,才引起人们关注。村中至今保留明、清时期建筑多处。其中老屋阁和绿绕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村中徽派古建筑与老旧房屋及新建住宅并存,其中古树、牌坊,尤为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  古银杏树,树龄500年,为一级古树。</p> <p class="ql-block">  古桂树,树龄150年,金秋十月香飘全村。</p> <p class="ql-block">村中的石牌坊</p> <p class="ql-block">  老屋阁,又名吴息之宅。建于明代中期,占地343平方米,为砖木结构,口字型四合院,5间2进,通面阔17.7米,进深19.4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对面是高墙,距离又近,用手机无法拍照取景,只能在侧面拍了老屋阁的山墙墙体。</p> <p class="ql-block">  绿绕亭,位于老屋阁东南墙角下池塘畔。取名来源取王安石“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之诗意。建于1328年,1456年重修。亭平面近正方形,通面阔4米,进深4.36米,高5.9米,亭结构与雕饰风格类老屋阁。祝枝山曾作《东畴绿绕》一诗赞咏。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村中很多居民在门前、院中种养了花卉、盆景。入住的民宿院中盆花满园。老板说西溪南村家家养花,从古至今,历来如此。</p> <p class="ql-block">  西溪南最吸引人的并不是村中古建筑,而是村旁的湿地。湿地有枫杨林,丰乐河从林中穿过,两岸都是高大的枫杨树,绿意盎然,古朴幽静。被称网友称为现实版的“绿野仙踪”。遗憾的是今年大旱,丰乐河水位偏低,河床裸露,河中浮萍聚集,占满了河道。这让“绿野仙踪”少了几份灵气。</p> <p class="ql-block">  网红小木桥。小木桥是进入西溪南枫杨林必经之处,村口二座小桥架于丰溪之上,溪水潺湲,绿荫笼罩,颇有诗情画意。是游客来西溪南游览必到之处,游客都会在此拍照留影。小木桥现在是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清晨我们来湿地游览。四周的山村、田野一派宁静。河滩的枫杨林、河中的浮萍,满眼绿色印入眼帘。野外带有湿度的空气,特别清新。没走多远,太阳从丰乐河上冉冉升起,橙色的阳光把河水、树林、田野镀上一层金色。美不胜收,让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丰乐河向西游览,一路景色宜人。丰乐河上有修建了几座翻水坝,对岸村庄,由水坝相连。河滩上有几只白鹭在觅食,有村民下河捕鱼,白鹭惊飞。远处有河流、拱桥、青山,层次分明,交错重叠,像一幅画,很美。</p> <p class="ql-block">  晚上原打算再看看西溪南夜景的,没料想入夜后,村里路灯昏暗,不见人影。现在正值疫情防控期间,我们是周四来西溪南的,当日入住游客寥寥无几。在村边转了一会,我们返回民宿房间。老板把院里的灯也关上了,顿时四周一片漆黑,异常安静。感觉不像是在旅游景区,倒像是置身于荒村野地。出门旅游还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呢,这份宁静算是意外的收获,难得的享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