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有效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理念、新要求,提高全市高年小语教师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的能力,引领区域教学工作与新课标紧密衔接,按照市教师进修学院小学研训部整体工作安排,11月17日下午召开了“抚顺市小学语文落实新课标教学研讨会(高年段)”,会议由市小学语文高年教研员王勇老师主持,学科兼职教研员、中心组成员、教学校长、部分高年语文教师共375人参加本次线上会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课例观摩</b></p> <p class="ql-block"> 为了帮助参会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如何有效对接新课标,特在授课之前安排了说课环节,阐述学段教学要求、课程设计理念、目标达成路径等。</p> <p class="ql-block"> 新抚区南阳小学郭芳池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写景散文《四季之美》。郭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语句,启发想象等阅读方法,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能感受人与自然和谐之美,以层层递进的指导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本着学生主体的设计理念,以教师的阅读方法指导,先“扶”再“放”,使学生对四季之美有自己的感悟,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学中,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评价工具,激发学习积极性,借助评价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作业单的设计意在基础知识自主完成,难点问题课堂完成,使学生在课堂完成学习目标,让“双减”政策在课堂落地,达到“提质减负”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 新宾南杂木镇中心小学杨萌萌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七律·长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理念,立足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课堂上结合学情引导学生借助多种学习方法,以三项任务驱动,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利用多种资料让学生重温那段长征岁月,抓住关键词语“远征难”和“只等闲”,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突出红军的乐观和无谓的精神。遵循课标“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的要求。杨老师和学生一起梳理了小学语文教材中毛主席诗词作品,在已有的学习理解的基础上,去进一步感受毛主席诗词传递的革命精神,感受一代领袖的风采。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把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学环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经验交流</b></p> <p class="ql-block"> 新抚师校全建新老师作了题为《利用好统编教材 落实新课标精神》交流分享。他以平白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特别阐述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相互关系。他强调:要想利用统编教材,落实新课标精神,一定要转变思想观念,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教学目的,有效运用教学方法,构建高效的教学模式,全力打造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课堂。</p> <p class="ql-block"> 抚顺市实验小学焦仪老师在《研学课标精髓 赋能语文课堂教学》中讲到,新课标不仅强化了课程的育人导向,还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教师落实语文学习任务群,要强化单元意识,围绕语文要素进行单元整体梳理与探究、迁移与应用。同时,注重跨学科学习,拓宽语文学习边界,确立“生活即语文”的意识,培养学生“时时用语文、处处用语文、事事用语文”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 顺城师校邹春梅老师在《落实新课标 构建素养立意的阅读课堂 ——“情境·任务·评价”教学模式例谈》中,介绍了素养型的语文课堂,其核心理念是“做中学”,即打通学习内容、学生生活与语文实践的关联,强调情境性、自主性、实践性,使学生通过语文实践获取、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真实的生活问题,发展核心素养。“情境·任务·评价”教学模式,是一种素养立意下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为:注重情境设计,坚持任务驱动,开展实践活动,关注评价导向。它既适用于我们目前使用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部分单篇课文阅读教学,又适用于部分单元整体阅读教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课例点评及活动总结</b></p> <p class="ql-block"> 教研员用40个字对两节课进行概括评价:对接课标,体现素养;任务驱动,循序渐进;方法引领,学用结合;学科育人,多处融入;重视评价,促进提升。对两节课在文本处理、问题解决方面提出改进建议,强调关注教学细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王老师结合经验交流内容与参会教师探讨了新课标下语文学什么?语文怎么学?</p> <p class="ql-block"> 希望我们语文教师一要转变观念,新课标是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服务于政治经济发展大局;二要学做结合,学习领会课标新理念、新概念,教研工作跟进,帮助广大教师构建新的课堂模式;三要转变角色,由演员转型为导演,做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四要创新突破,由单篇到多篇(群文阅读、大单元设计、学习任务群),由教师带着学向学生带着任务自主探究学转变,在任务驱动下,学习与实践结合,创设真实学习情境,学生获得真切地学习体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观会掠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