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冬日暖阳煦,疏影入窗来。</b></p> <p class="ql-block"> 为引导青年坊员更进一步聚焦新课标,更新教学理念,参与课程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澧县小学数学教师曾香莲工作坊研修活动于11月17日下午2:20在澧县九澧实验小学多媒体教室举行。</p> <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坊主曾香莲对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此次活动的领导以及老师表示感谢,并希望坊内所有老师能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努力提升、共同成长。</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沏茶问题》的同课异构课堂展示和教学阐释。</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是陈雨老师进行展示,她用儿歌视频《我的好妈妈》导入新课,引出沏茶问题——怎样沏茶最节省时间?再让学生在小组中用学具摆一摆,并计算出沏茶需要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 在汇报交流中,发现有的小组需要14分钟,有的小组只需要11分钟,抓住这相差的3分钟再次提出问题“这3分钟藏到哪里去了?”让学生继续探索怎样才是更优化时间的做法。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和能力,并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了运筹思想在生活中的运用。</p> <p class="ql-block"> 接着,在巩固练习中举一反三,不断提高,数学建模。练习1是基础题,学生从摆一摆到画流程图,建立起直观到抽象的数学模型,同时渗透数学文化教育,体会到小知识里也蕴藏着大学问。练习2运用希沃的趣味游戏来进行小组PK赛,玩中明理,体会到生活中安排事情省时高效的同时还要注意合理性。练习3提高了难度,把同时做的几件事情时间超过一件事情。时间“藏”不进去怎么办?需要学生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不仅是做一件事的同时可以去做其他几件事,也可以是做很多事的同时去做一件事。抓住关键字“藏”,小事藏在大事里,少时间藏进多时间里,藏进去了的时间实际就是节省了的时间,从而突破了本课的难点。</p> <p class="ql-block"> 上课展示完毕后,紧接着陈雨老师对《沏茶问题》这一教学内容进行了教学阐释。</p> <p class="ql-block"> 第二堂展示的九澧教育集团石门澧斓小学的陈锦慧老师,她首先出示淘气的数学日记,让学生找出日记中不合理的事情,让学生明白做事情要考虑先后顺序,有的事情可以同时做,有的却不可以,学会合理安排顺序。接着揭示课题,抛出问题:沏茶需要准备哪些工作?引导学生先了解沏茶的工序。</p> <p class="ql-block"> 接着,陈老师围绕“怎样安排沏茶即合理又省时”这个主问题展开了两次探究活动。活动一: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怎样才能完成沏茶呢?然后让学生上台充分汇报不同的沏茶方案并阐述观点。通过这个学习过程,学生明确了怎么做事最合理。活动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优化时间的最佳方案。当学生清楚所有工序后,以“怎样才能让妈妈尽快喝上茶?”这个问题中“尽快”为突破口,引起学生的思维碰撞,探究最优方案。为了让合作更有效,陈老师先提出小组合作要求,同时也给出了汇报支架,指导学生操作和总结。通过这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学生理解了什么是即合理又省时。</p> <p class="ql-block"> 最后,陈老师还拓展了合理安排在我们生活中也应用广泛,比如:可以使时间最短,如沏茶、烙饼……费用最少化,如租船、租车……可以使效率最大化,如快递分拣……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p> <p class="ql-block"> 上课展示完毕之后,陈锦慧老师即对这一教学内容进行了教学阐释。</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刘友习校长对活动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精彩表现,今天沏的并不是一杯简单的茶,而是建立“解决沏茶问题”的模型。两堂课都在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中很好地突破了这个重难点,同时也给予了中肯的建议。老师们都深感受益匪浅,表示今后会不断加强新课标理论学习、潜心钻研教材、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由青涩走向成熟!</p> <p class="ql-block"> “理可顿悟,事需渐修”。我们“小数人”追寻着对教育的美好憧憬走到一起。通过今天的交流与学习,相信每位工作坊成员都能将这次观摩活动的所感所悟,渐修于自己平时的教学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