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汗水,换来丰硕成果;一分耕耘,定有一分收获。经过学校严谨有序的组织,经过我们全体初中部师生的共同努力,本学期期中考试工作已结束。为了鼓励先进,鼓舞斗志,11月17日下午我校举行“期中考试总结表彰会”。 教导处吴主任宣读表彰决定及受表彰学生名单 <h1><b> 学校领导为受表彰学生颁发奖状</b></h1> 三项活动优秀班级:七年级一班书香班级 八年级一班书香班级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优秀学生一</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优秀学生二</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优秀学生三</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优秀学生四</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进步学生</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班级吉尼斯纪录保持者</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杜主任通报班级管理情况</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教导处吴主任作重要讲话</b></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关于学习的价值</b></div>一、学习<br>1. 学习的意义。<br>学习有用还是无用始终是在同学们及家长们头脑中反复思索的问题。<br>(1)学习的人成功的几率更大。<br>同学们,你可以去问、可以去查、可以上网去搜,无论是经商还是从政,凡是成功人士有几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当然,凡是都有特例,不读书成功的有,但是少的比买彩票中大奖的比例还要小。试想一个没有文化、没有素养的人怎么在竞争如此激烈的高科技时代能稳住脚(发展和长远发展)。<br>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其谋生本领、待人接物、判断能力、思维能力一般都要高于常人,长期来看,才更有发展前途。如果那些没怎么读书却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的人,在受过高等教育的话,他肯定能做得更大更强。<br>(2)学习的人活的更有价值。<br>读书在丰富个人的知识、提高个人的修养、增加个人的认知度和幸福感方面的价值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眼下有不少没读过几天书的人借机发了点小财,过得很是“风光”(这个风光我加了个引号):穿的是名牌、开得是名车、住的是大面积的楼房、进的是高档次的酒店,甚至老婆都不是一个。有些人很羡慕,认为人家这一辈子没白活,其实这是对什么是财富、什么是富有的一种曲解(后面讲歪曲“富”的内涵的时候我还要讲,在此不多讲)。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由低级到高级分为五种层次(我不深讲),仅满足生理需求的人是最低层次的人。<br>试想一个人把自己的人生目标锁定在吃喝享乐上,那么和一般的动物又有什么两样。同学们,你们现在对衣食住行感到满足吗、幸福吗?或许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山里的孩子、贫困地区的孩子看到你们的衣食住行也很羡慕,但你们感觉不到。就像你现在羡慕这些穿的是名牌、开得是名车、住的是大面积的楼房、进的是高档次的酒店的人一样,其实时间长了,他们照样不会有幸福的感觉。因此,人要想活的更有价值必须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只有读书才会让你实现。<br>(3)认清形势、积累知识、把握机遇。<br>《中国青年报》2011年12月14日上有篇文章《读书改变了什么》,描述了一位农民工父亲遇到的尴尬——儿子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收入反不如他。文章最后记载了一段对话:有人问他,“以后孙子、孙女,还会让他们上大学吗?” 父亲叹了口气说。“我看读书是没用的。”我看过一期齐鲁晚报报道过一则看似奇怪的信息:一次招聘大会,很多人找不到工作,而很多岗位又聘不到人。<br>是不是读书真的没有用呢?就以上文章《读书改变了什么》来说,虽然作为大学生的儿子工资暂时不如作为农民工的父亲高,但他们毕竟有着本质的区别:父亲仅仅能做这些,不再有什么发展和进步的机会;而儿子的路却很长、发展的机遇却很多。当前,一些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只能说明其自身就业能力和观念存在问题。就像齐鲁晚报报道的那样,很多大学生选择岗位都倾向于做管理干部,而不愿意做技术工人。<br>缺乏脚踏实地干工作、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态度和意识,并不能说明读书无用。同学们,你可以去问、可以去查、可以上网去搜,有几个成功人士不是从基层做起的呢?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人生就像盖楼一样,谁也不会预料自己这一辈子能盖到多少层。但有一点却可以肯定:基础打得好,楼层就能盖得高;基础打坏了,以后再好的材料也是白搭。因此,我们只有在今天把握住读书的机会,好好学习、争取一步步进入高等学府,才会为自己美好的人生奠定基础。<br>2.采取有效的学习方法。<br>关于学习方法,上网上一搜,简直太多太多,我想你看一看、试一试肯定收获很大。在此我只讲三点。<br>(1)我们要把更多的精力时间用到学习中来。<br>有一次7:20我刚进办公室,听到两个同学比谁来的更早一些:其中一名同学说,我来十多分钟了;另一名同学很自豪的抢着说,我来了半个多小时了。当时我就想出去问问他:你来这么长时间了,干了点啥(我没问)。确实,现在天气转暖,很多同学来的很早,6:30以前就有到校的,但时间都白白浪费了,我都很替你感到可惜。<br>(2)抓住课堂这一主渠道。<br>目前,有很多同学课堂效率很差。课下很活跃,一到上课显得精神不佳,上课睡觉者有、无精打采的有,想入非非者的有。课堂这45分钟都利用不起来的同学学习效果肯定很差。因此,上课铃一响一定要警告和提醒自己多听听老师讲什么,积极完成老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任务。同时,为了能管得住自己认真听课,我建议同学们毎人每学科都要逼着自己建立一本笔记本,把一节课的重点问题整理一下,加深印象,也便于以后复习。<br>(3)注重知识的整理与归纳。<br>知识学了以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我们忘记,这是个正常规律,每个人都会这样。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课堂上记笔记是个好方法,除此之外就是要课后注重对当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br>我印象很深的一个例子:在六(1)看安全视频,周六看的(清明期间),周日再现,很多同学都记得,并且记得比较全;到周三上课再再现,都忘得差不多了。看视频尚且如此,学习更容易被忘记。所以,老师一般都布置家庭作业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并拿出时间对当天所学各学科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br>相信同学们只要能坚持做好以上三点,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很大进步!<br>二、做人<br>同学们一定要树立德育为本、德育为先的做人原则。无论做什么事,人们首先关注的是你的德。“德才兼备是圣人,有德无才是君子,无德无才是庸人,有才无德是小人”、“德才兼备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德才兼备、提拔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无才、限制使用,有才无德、坚决不用”这些都说明一点德是决定你前途和成败的前提。但、当前中学生群体中存在着很多观念的误区,严重影响的学生的德育发展。<br>误区之一:道德意识缺失,歪曲“美”的内涵。<br>当前中学生的道德失范,是非、美丑观念日益淡薄,诚信缺失,欺骗欺诈滋生蔓延,欺瞒家长和老师的现象日益严重。对一些违纪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他们认为穿着打扮漂亮、做事潇洒无拘束、说话谈吐有派头就是美。于是便效仿某明星的奇特发型、学习电视上的“潇洒”青年。甚至有些女生认为能够找到一个所谓“男朋友”也是一种美。而一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却认为,只要有个高分数,老师、父母都喜欢,故表现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不积极参加劳动、不乐于帮助同学、见了老师不打招呼等,并以此为“美”,认为那是超凡脱俗。可见部分中学生道德的天平已严重倾斜,道德意识亟需扶平,不知我们是否在其中。<br>实际上,我也搞过调查:染头发的、带耳钉的、穿着时髦的在所有老师和大部分同学同学的心目中并不是一种美,而是给人一种虚荣、甚至是愚昧无知的感觉。有句话叫“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用在这里应该是比较合适的。有句话这样说:“人不会因为美丽而可爱,只会因为可爱而美丽!”,甚至有这样的说法:“女孩因美丽(穿戴)而不可爱”。经常上网的同学会知道网上出现过“最美女孩”( 最美女孩刁娜是南山集团旅游公司的员工。<br>2011年10月因救助受伤女孩而不慎被过往汽车撞断了腿,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疗,刁娜被撞断的右腿逐渐愈合。随后,刁娜的事迹流传开,被称为龙口“最美女孩”。2011年11月10日,刁娜被授予“烟台市三八红旗手”、“龙口市三八红旗手”和“龙口市优秀共青团员”称号。此外,龙口市政法委、龙口市委宣传部正在按程序为刁娜申报“见义勇为”奖和“道德模范”称号。11月28日,团省委授予刁娜“山东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最美女孩孟佩杰的故事大部分同学都看过,在此不多讲。)、“最美妈妈”( 吴菊萍,女,1980年生,浙江嘉兴人,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br>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女孩稚嫩的生命得救了,但吴菊萍的手臂瞬间被巨大的冲击力撞成粉碎性骨折。这一感人事迹在网络上热传,无数网民为之动容,称其为“最美妈妈”。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其实她们正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有的同学说我每天上网,我怎么没看到,那我得说你每天上网肯定干的不是正事。<br>误区之二:享乐意识浓厚,歪曲“富”的内涵。<br>众多迹象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艰苦奋斗的作风逐步丧失。现代中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在逐渐下降,集中表现为学习生活上懒散、碰到问题躲着走,尤其是“公子哥”“大小姐”的攀比之风日益严重,他们认为出手阔气的、过生日铺张的、身上装钱多的、能经常请客的就是富有。现在的许多中学生过生日也是请客收礼,手机的话费比很多成人的也多。享乐主义的日渐浓厚,必然形成“拜金主义”,从而导致有些学生出现心理失衡,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达到摆阔目的,开始偷窃、勒索甚至抢劫,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我们的父母自己挣钱,但都省着细着花(盖房子盖楼、买楼得多半辈子的积蓄;有家人生病动辄成千上万的花),你不省吃俭用,把钱花在吃喝玩乐上,楼房买不起、家人生病看不起,活着多失败、多没有尊严!<br>更何况我们中小学生自身一分钱挣不了来,是生活的纯消费者、是父母身上的寄生虫,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去胡花乱花,你孝心何在、你良心何在。其实,在多数人心目中,这种人被看不起,被视为没出息、败家子。很多人有钱后把钱用来济贫,用来搞赞助、搞捐助,这种人才是金钱的富有、更是精神的富有。那些钱看的比什么都重的人,只能是守财奴、是精神和心灵的贫穷。在解读“赢”这个字的时候我也提到过,你这一生要想赢,必须有正确的金钱观,取之有道、用之有道。<br>误区之三:法律意识淡薄,歪曲“强”的内涵<br>据调查,许多中学生认为“处处高过别人就是强”。上代人喜欢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而现今的中学校园里却盛行《坏蛋是怎样炼成的》,似乎“坏蛋”就是他们崇拜的英雄。基于这种认识和电影电视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一些缺乏是非、善恶辨别能力的中学生便竭力效仿。他们不甘忍受与同学交往或玩耍中发生的一点点不愉快,而大打出手,或用“你等着”的言语威胁恐吓,进而联络比自己年龄大的学生或社会青年来对付与自己有过节的同学,以表明自己强,靠霸气使别人不敢欺负自己。<br>甚至有些女生认为有人为自己做后盾,当自己有什么事时,自己的那些“朋友”可以替自己出气,这也是“强”的表现。这种“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称王称霸”的风气已由社会蔓延到校园,而且日益严重。还有些同学以违纪为强、以敢于和老师顶嘴为强(比如:别人进校门下来推着车子走,我就敢骑着走;老师批评张三,张三老老实实的听着,批评我,我就敢跟老师挺两句;别人见了老师打招呼,我偏不招呼等等)。其实,这些不仅没有显示出自己的“强”,反而显示了自己的无知和无礼,被多数人评价为:地痞、无赖、家光棍等,有违于做人的标准、严重损坏了自己在老师和同学们心目中的地位,使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甚至已使一部分学生走到违法犯罪的边缘,有的已一失足成千古恨,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断送了自己的家庭和前途(这种违法犯罪的案例很多很多,在此不再举例)。其实,真正的“强”应当是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富有正义感、乐于帮助弱势群体,这样做才会真正在老师和同学们心目中树立“强”的形象。<br>误区之四:廉耻意识淡化,歪曲“荣”的内涵<br>“荣”的内涵丰富而又深刻,历史和现代有多少人因做出非凡业绩被人们称颂,学校里又有多少学生因德才兼备而被别人赞扬引以为豪。然而当前中学生的廉耻意识却逐渐淡化,因犯错误被教师批评而面红耳赤的学生越来越少,相反因此而无动于衷或怨恨老师的学生却越来越多,对一些因喝酒、抽烟、早恋的违纪学生的调查表明:他们多数认为如果不抽烟、不喝酒、没有女朋友就会被别人瞧不起,于是他们以抽烟、喝酒、早恋为荣,进而发展为目中无人、脏话连篇、大摇大摆。这种荣辱观念只会使自己越来越不知廉耻、使自己越来越走下坡路,如此的荣辱观念只能导致精神空虚、行为失范,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呢?<br>在这里,我还想捎带说一个“想”与“做”的问题。人和人的区别很多时候不在于想什么,而在于做什么。感情支配了你,什么你还不成熟,理智支配了你,说明你已经长大。<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最后,希望同学们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成为新时代新型“三好学生”。</span></div></h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一次考试的结束,都不是句号。每一次总结,都是为了下次更上一层楼。每一次表彰,都是希望榜样能带领我们努力前行。希望我们全体同学在此次期中表彰总结大会后,能以更高的学习热情、更强的学习冲劲,以实干加巧干的精神,再创新佳绩,再造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