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东南锦屏之印象】

语过添情

<p class="ql-block"><b>  锦屏县东临湖南省靖州县,西靠剑河县,南与黎平县接壤,北与天柱县为界。境内一般海拔高度400-800米,最高海拔1344.7米(西南固本乡龙干山),最低海拔282米(东部阳豆溪清水江山境处),南北最宽39.6公里,东西长55.5公里,总面积有1600.85平方公里。整个清江穿城而过,清江河两岸有十几个不同风格的观光长廊,清江河上有清江大桥,两座风雨桥,方便了两岸百姓生活。每当夜晚来临,整个清江河灯火辉煌,流光溢彩,把锦屏装扮美不胜收。</b></p> <p class="ql-block"><b>  锦屏是个多民族杂居的县份,以侗、苗、汉为主要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99.45%(2007年),其中侗族占49.37%,苗族占37.57%,汉族占12.51%。此外,还有水、布依、彝、壮、瑶、土家、仡佬、黎、白、回、满等16个少数民族。苗族大致在宋元时期从湖南、广西和清水江中上游地区陆续迁入县境。汉族则在明代以后通过随军“征苗”、经商、逃荒等形式陆续进入锦屏地区。</b></p> <p class="ql-block"><b>  锦屏风雨桥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的锦屏县境内,于2000年12月28日奠基动工,于2003年5月竣工,历经工期两年半,是目前全国第二长的风雨桥,风雨桥由石拱桥和木制风雨楼两部分和谐组成,独石拱桥桥长148米,宽6.1米,高16米。有3墩2台、4拱、拱跨度30米,采用“打岩塘”青石砌筑铺面。由黔东南州交通工程公司赤溪坪风雨桥工程项目部施 工。木制风雨楼由黎平古建公司承建,采用春雷林场优质杉木制作。楼有4廊5亭小青瓦盖顶,木桥高11.8米,桥脊上“双龙抢宝”、“丹凤朝阳”堆塑造型更是栩栩如生,尤如腾空飞跃之势。桥上飞檐流丹,翘角凌云。桥下潺潺江水碧波荡漾。南北引桥石栏杆、石阶梯古朴、大方,拾级而上顿觉步步高升。尤为眩目的是桥亭攒顶上的三个宝顶,像征着小江、亮江、清水江人杰地灵,物阜年丰。赤溪坪风雨桥造型独特美观,212根落地柱推光上土漆。廊亭内有民族风情彩画79幅、诗词对联15幅,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戴明贤先生和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国际经济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先生分别为桥题写桥名和对联。夜幕降临桥上彩灯放亮,闪射出赤橙黄绿青兰紫之光芒,一层层叠檐在闪亮,一道道桥脊在流动,一个个翘角在闪烁,一串串葫芦在眨眼。龙凤呈祥,紫气东来,波光映彩虹,清流河中,仿如婀娜多姿的侗家仙姑把你带进天上人间。风雨桥将永载史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风雨桥,都是以杉木为主要建筑材料,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全系木料凿榫衔接,横穿竖插。棚顶都盖有坚硬严实的瓦片,凡外露的木质表面都涂有防腐桐油,所以这一座座庞大的建筑物,横跨溪河,傲立苍穹,久经风雨,仍然坚不可摧。 这些兴时于汉末至唐代的古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气质。</b></p> <p class="ql-block"><b>  风雨之桥,在这里它历经风雨、纵览清江、闲观丽水。它不仅代表着这里的一山一水也代表着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更说“山水之美,唯桥不缺”。所以,作为一幅以山水为美的锦屏之画自是大大小小的桥梁不能缺少,尤其是这种山水画廊、点桥为睛的丹青在煦丽的春风中更是不可或缺。</b></p> <p class="ql-block"><b>  锦屏的夜景非常漂亮,可以用灯火辉煌,流光溢彩这个词语来形容。锦屏的夜景,锦屏的清江河,锦屏的青江大桥,锦屏的双龙戏珠风雨桥等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锦屏之美,青山有屏,绿水似锦,再见了锦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