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日记6——辨识五菜

珺琟中学2109班

<h1>   两千年前的中医著作&lt;&lt;黄帝内经&gt;&gt;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原则,这是最早的膳食平衡理念。何为五菜?葵韭藿薤(xie)葱。</h1> <h1>   细细梳理了一番我们菜地里的品种,当真满园的宝贝,请看介绍。</h1> <h1>  冬寒菜即为五菜之首的葵菜,正名是冬葵。长歌行第一句:“青青园中葵”中的葵,就是它。冬葵在唐宋时期被白菜抢去了蔬菜之王的宝座。冬寒菜性味寒,有清热解毒、滑肠通便、止咳化痰的作用,含有很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钙。冬寒菜的口感嫩滑清香,所含的胡萝卜素可以增强人的抵抗力,维生素C可以延缓衰老、抗氧化,该菜尤其适合需要补充维生素和各种营养素的儿童和处于身体发育期的青少年食用。</h1><p class="ql-block"><br></p> <h1>  白菜是我国原产蔬菜,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据考证,在我国新石器时期的西安半坡原始村落遗址发现的白菜籽距今约有六千年至七千年,《诗经·谷风》中有“采葑采菲,无以下体”的记载,说明距今三千多年前的中原地带,对于葑(蔓青、芥菜、菘菜,菘菜即为白菜之类)及菲(萝卜之类)的利用已经很普遍。到了秦汉,这种吃起来无滓而有甜味的菘菜从“葑”中分化出来;唐朝时已选育出白菘,宋时正式称之为白菜。<br>   白菜中钙,铁,钾,维生素A的含量比较丰富,很少使用乳制品的人可以通过食用足量的大白菜来获得更多的钙。选购白菜的时候,要看根部切口是否新鲜水嫩,整棵买要选择卷叶坚实有重量感的,切开的要买断层面水平、无隆起的。白菜含有氧化酵素,切开后会活性化,发生褐变致使维生素C氧化,因此最好买整棵。<br></h1> <h1>   白菜苔的色泽翠绿,鲜嫩可口,功效和大白菜相同,也是秋冬期间的重要蔬菜品种之一,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尤其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面积较大。一般秋季播种,初冬上市,以嫩苔供食。 </h1> <h1>   红菜苔是原产我国的特产蔬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以湖北武昌和四川省的成都栽培最为著名。红菜苔色紫红、花金黄,在唐代是著名的蔬菜,历来是湖北地方向皇帝进贡的土特产,曾被封为“金殿玉菜”,与武昌鱼齐名。红菜苔营养价值极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特别是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C,比其它一般叶类蔬菜的含量要高,乃蔬菜上品。</h1> <h1>   油菜苔滑嫩、清香,口感可与红菜苔媲美,且因油菜不长虫无需打农药,堪称健康食品。油菜苔味甘、性辛,有散血消肿之功效。</h1><p class="ql-block"><br></p> <h1>   雪里蕻,也叫雪里红、雪菜,一年生草本植物,是芥菜的一个变种,叶子深裂,边缘皱缩,花鲜黄色。其在寒冷的雪地里也不会冻死,是北方人冬天的主要蔬菜之一。雪里蕻的吃法很简单,就是用盐腌渍,做成腌菜吃,保存时间长,味道也很好。雪里蕻含有丰富的粗纤维,具有宽肠开胃的功效,还含有9种维生素、7种矿物质,营养价值比较高。<br><br></h1> <h1>   食用萝卜秧可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解毒。其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锌,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所含芥子油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食欲,帮助消化。萝卜苗中的淀粉酶能分解食物中的淀粉、脂肪,使之得到充分的吸收。其还含有木质素,能提高巨噬细胞的活力,吞噬癌细胞。此外,萝卜苗所含的多种酶,能分解致癌的亚硝酸胺,具有防癌作用。</h1> <h1>   蒜苗含有辣素,其杀菌能力可达到青霉素的1/10,对病原菌和寄生虫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可以起到预防流感、防止伤口感染、治疗感染性疾病和驱虫的功效。蒜苗是大蒜青绿色的幼苗,以其柔嫩的蒜叶和叶鞘供食用。蒜苗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及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的作用,并可防止血栓的形成。据《本草纲目》记载,蒜苗具有祛寒、散肿痛、杀毒气、健脾胃等功能。</h1> <h1>   附长歌行致九班学子。诗中的秋节虽已至,但我们园中依然青翠茂密,生机盎然,蔬菜植株尚且蓬勃向上,人为万物之长,自当更奋勇争先,万不可负这青春韶华。</h1> <h1><p></p></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 长歌行</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span></h1><p></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