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为师,抗疫为士—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西藏高中部抗疫工作纪实

小薇

<p class="ql-block">  2022年11月3日下午,学校接到20混1混管异常通知,马上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迅速部署落实各项防控工作,全院立即静默管理,坚持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防范疫情传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疫”往无前守初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疫”不容辞担使命</b></p> <p class="ql-block">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人员紧、任务重、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本来因西藏学生未返校而居家办公上网课的高中部老师们,积极响应学院号召,义无反顾投身抗疫工作。</p> <p class="ql-block">  11月3日当天,闫志军主任、武静东副主任、刘亚军、李永亮、闫祥、陈冬梅、杨锦、周子璇和吴娜老师没有任何准备就直接留守在校;11月5日晚许宁副主任、谭银书、刘潇、李薇、任倩倩、陶爽等6位老师安顿好家人后火速进校加入了志愿者队伍。</p> <p class="ql-block">  没有生而英雄,只有迎难而上。虽然学院被划定为高风险,但是老师们始终以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为民院抗疫奋斗!一张张布满压痕的脸庞,一趟趟楼上楼下的辛苦,照亮了学生的心田也安稳了学生的心神。</p> <p class="ql-block">  关键时刻,危急关头,李保堂副院长、刘潇、闫祥老师用坚定的“让我去”展示了民院人的铁血担当,毫不犹豫地进驻到最危险的1号楼。</p> <p class="ql-block">  刘亚军大哥和谭银书大姐每天和年轻人一样高负荷的工作,不肯歇一歇,停一停。三尺讲台,他们是年轻人的榜样;抗疫一线,湿透的“战袍”则是老同志的勋功章。</p> <p class="ql-block">  陈冬梅、杨锦、周子璇几位年轻人,做核酸、值守、送饭,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们的身影。关键时刻,“90”后让我们看到了民院的活力和希望,“后浪”可期!</p> <p class="ql-block">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就在身边。宿舍楼24小时值守、送饭、收垃圾,闫志军主任、武静东副主任、许宁副主任、李永亮、任倩倩、陶爽老师用行动告诉了我们,只要团结起来,那就比铁还硬,比钢还强!</p> <p class="ql-block">  李薇、吴娜两位老师承担起了2号楼隔离学生的打水、分餐、送物资、收垃圾、转运等任务。她们是母亲,也是守护者,她们用强大的内心支撑起柔软的身躯,用内心的柔软呵护着民院学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抗疫教学两不误</b></p> <p class="ql-block">  校内教师在完成繁重而危险的抗疫任务的同时,线上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也没有耽误。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校园中,可能是刚下课跑着去分餐,可能是送完饭自己却还来不及吃一口就要去上课,也可能是有个紧急班会要开……他们,在网络云端,精心育格桑;他们,在线下坚守,铁肩担道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校内校外一家亲 齐心协力抗疫胜</b></p> <p class="ql-block">  校内的疫情牵动着每一位校外老师的心,大家以“致敬英雄,致敬亲人”为主题,自发组建西藏高中部校外教工群,商议如何在紧要关头为学校抗击疫情贡献力量。11月11日上午,李彦改、侯建霞、张苒、杨鑫、许力强、张南楠、刘静等几位老师代表校外教师把口罩、酸奶等爱心物资送到了学校门口。“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润春树碧连天”,在接到物资的那一刻,脉动起了民院全体师生的心,同心战“疫”,同“屏”共振,“开心群”里的消息传递着校内校外一家亲,齐心协力抗疫胜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冀藏情深传佳话,家校齐心渡难关</b></p> <p class="ql-block">  学院发生疫情后,远在西藏的学生和家长非常关心学院疫情防控工作,纷纷通过电话和社交平台为学院加油鼓劲。</p><p class="ql-block"> 11月13日上午,丹增卓玛同学的家长桑吉女士向学校捐赠的抗疫物资(一万只N95口罩、一万只外科医用口罩、一万副外科医用手套和720盒连花清瘟胶囊)顺利运输到校。</p><p class="ql-block"> 桑吉女士一家雪中送炭的善举,不仅缓解了学院抗疫物资紧缺的燃眉之急,也给全校师生齐心抗疫增添了无穷的信心和动力,充分体现了冀藏一家亲、家校一家亲的深情厚谊。党委书记王运敏表示,我们一定要把来自雪域高原的情谊,化作阻击新冠疫情的战力,筑牢校园疫情防控屏障,迎接西藏班学生顺利返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慎终如始,坚决打赢校园疫情歼灭战</b></p> <p class="ql-block">  满院斑斓的树叶,在初冬透亮的天空下,闪着独有的光泽,红黄的晶莹,像是琥珀宝石,迎接着民院抗疫胜利的喜讯。11月17日下午高中部召开抗疫主题会议,在校老师分享校园抗疫经历。</p> <p class="ql-block">  故事各有各的精彩,但故事背后的坚守却又那么的一致。每天都特别累,大家相互鼓励着“这只是黎明前的黑暗,别怕,曙光在前方,再坚持一会儿,天,就要亮了”,大家也都清楚地知道,只有整齐一致、目标一致,情绪一致,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让学院从疫情的漩涡中走了出来。大家都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责任,我亦能负!民院抗疫,必然胜利!</p> <p class="ql-block">  正是老师们的责任与坚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不仅让学生的生命健康得以守护,更是给学生上了一堂人生大课,诠释了对于生命、对于集体、对于责任的理解和敬畏。</p><p class="ql-block"> 这段非常时期,民族学院的老师们以最大的诚意、最艰苦的付出,在民院的历史上留下了特殊的印记。李保堂副院长有感而发,深情赋诗—致敬民院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有一种善良,叫为人着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有一种温暖,叫有人思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有一种牵挂,叫钢铁柔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有一种感动,叫奉献担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有一种责任,叫迎难而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有一种勇气,叫白衣盛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有一种信仰,叫团结刚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有一种回味,叫热血激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有一种幸福,叫同心同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有一种精神,叫斗志昂扬。</p> <p class="ql-block">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疫情终将散去,期待西藏高中部师生顺利返校!</p>

抗疫

疫情

老师

民院

学院

校外

学生

西藏

校内

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