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之三</p> <p class="ql-block"> 为帮助一线教师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理念和核心素养导向,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育人目标,破解“新课标、新课改、新考改”背景下“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等实践性难题,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委托山西省名师在线工作室组织部分中小学教研员和一线骨干教师,精心设计、打磨了一批精品示范课程,以使各学校在落实新课程标准过程中有方向、有路径、有参照、有抓手。</p><p class="ql-block"> 2022年11月15日下午,王桂兰工作室全体成员在主持人王桂兰老师的带领下,通过观看网络直播的模式,聆听了太原市杏花岭区教育局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李丽娟和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初中语文教师武雪萍的教研内容《大概念、大任务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以七上第四单元“人生之舟”为例》。</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内容从三个方面展开。</p> <p class="ql-block"> 李丽娟老师全面而深入的解读了课程改革的五个要素。</p> <p class="ql-block"> 在讲到跨学科学习时,李老师借用了张华《新课标,到底“新”在哪儿?》中的论述:</p><p class="ql-block"> 我们可以把跨学科学习分为三类:多学科学习、跨学科学习、超学科学习。打个通俗的比方,多学科学习就像是拌沙拉,原料之间层次分明;跨学科学习就像是鲫鱼炖豆腐,食材之间相互融合,是一个整体,但内部有主次之分;超学科学习就像做蛋糕,牛奶、鸡蛋、糖这些原料都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还介绍了大任务多样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情境化教学;大单元教学;任务性学习;跨学科学习;项目性学习;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深度学习等等。</p> <p class="ql-block"> 二、解读中考试题。</p><p class="ql-block"> 在这一环节,李老师着重对2022年山西中考语文试卷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了中考试题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1、注重价值观的涵化与引导。</p><p class="ql-block"> 2、体现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与融通。</p><p class="ql-block"> 3、落实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考查与提升。</p><p class="ql-block"> 4、强化整体结构,探索大概念、大任务之下的改进与创新。</p> <p class="ql-block">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整套试卷摒弃碎片化设问,以“文化传承”为命题主题,将整份试卷整合在7个活动之下,包括“只此青绿”古诗文佳句积累;“追寻火红岁月•奏响青春乐章”主题活动;“善学精思”班级交流会;为社区“音乐数字资源库”推荐首页配图等,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贯穿其间。</p> <p class="ql-block"> 这一环节,武雪萍老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做了很好的示范。</p> <p class="ql-block">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了大单元教学的两种方式:</p><p class="ql-block"> 其一,打破教材现有编制,重新组合学习单元;其二,以教材单元为框架,以单元内阅读文本特征为关键,融合学生实践活动、单元写作、单元主题等元素,找准单元教学切入点。</p> <p class="ql-block"> 共同目标:以素养为导向、以能力为梯度,构建起结构化的大单元整合教学。</p> <p class="ql-block"> 眼界决定高度,格局决定人生。当下反反复复的疫情,终是挡不住,万千渴望学习的心情。因为我们深知 只有不断学习才是提升自我的最佳方式,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p> <p class="ql-block">策划:贾小霞</p><p class="ql-block">编辑:贾小霞</p><p class="ql-block">审核:王桂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