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美术教学与学业质量”心得体会

周静

<p class="ql-block">  11月7-9日海南省骨干教师和我们工作室的伙伴们都齐聚在了我所任教的学校,非常荣幸能为大家做后勤保障工作。此次活动更令我期待的就是施琼英老师面对面的讲座和与伙伴们相见。由于疫情的原因,这学期我们一直在线上活动。我是一个能动性比较差,需要被督促的人,没有施老师和伙伴们的督促都开始松懈了,施老师的讲座激励大家要多读、多思、多写,加速提升自我,让我足格充满了电。&nbsp;坐在最后面的位置,我内心时不时感叹:学习果然有意义,大家都好认真呀!</p> <p class="ql-block">  这个团队从来不缺少感动!关洁玲老师和陈萍老师怀抱感恩之情跑到台下与施老师拥抱时,我也鼻子发酸。</p> <p class="ql-block"> 陈萍老师的公开课《体量与力量—雕塑的美感》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我在讲高一美术鉴赏时雕塑这部分始终是短板,每次备课也是抓耳挠腮。萍姐通过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肢体动作让学生理解雕塑中的节奏与韵律,通过游戏让学生直观了解到雕塑的力量感。学生也对于这节课所讲的体量与力量、雕塑的美感和塑造知识点的把握和感受都很到位。整节课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都很高。我就是在这方面比较弱,对于比较专业的知识概括不够清晰,导致学生理解不到位,这一点我要多向萍姐学习。</p> <p class="ql-block">  下午通过视频会议胡知凡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专题讲座——《核心素养导向的美术教学评价》,胡教授认为艺术学科的评价不仅仅是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而是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它可以及早地判断学生的优势和劣势。胡教授给我们分析了英国、芬兰、美国等西方艺术教学的评估方法和案例,尤其是《将野生动物放回野外》这一活动筹备,给学生创设情景,出示创作主题,讲解创作方法,作品完成后要提交一份草图,呈现作品特点,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老师在逐步引导学生创作思路,从而评价也是通过学生的完成度和视觉艺术的效果做参考。通过学习,使我们更加理解教、学、评的一致性,随后还学习了如何制定评价量规及学习档案袋的几种形式,尤其是视觉笔记形式的评价,文字图片相结合,把创作的计划、构思、想法、反思都记录在视觉笔记中,非常新颖实用。学习的收获固然能让我们充满激情,满怀信心,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学到的,理解到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两天半的学习时间就过去了,这次学习也让我认识到自己教育上的浅薄,学无止境不光是对学生而言更是对教师的要求,每一天的学习都在开阔眼界、受益良多!我们工作室就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大家每个人之间彼此补充、彼此成就,真好!期待与大家再次相遇!</p>

学生

学习

老师

雕塑

评价

教学

大家

理解

陈萍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