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最美行书,梁诗正《骆宾王帝京篇》

江南一叶丹

<p class="ql-block">他33岁成为“帝师”,行书能写到如此境界,300多年来无第二人!</p><p class="ql-block">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古以来都是读书人的梦想,而能在科举考试中,进入前三甲,受到天子的接见,更是凤毛麟角。</p><p class="ql-block">今天和大家介绍一位“人生的赢家”,他33岁高中探花郎,深受雍正的欣赏和信赖,36岁担任乾隆的老师,朝廷重要文献均由他来起草,被誉为“清代最美的行书”!</p><p class="ql-block">看到这份履历,相比大家都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梁诗正,在书法成就方面,他丝毫不亚于“清四家”,尤其在行书方面,堪称清代第一人!</p><p class="ql-block">和唐代陆柬之一样,因传世作品太少,不为人所知!</p><p class="ql-block">梁诗正和刘统勋(刘墉的父亲)是至交好友,清正廉明,因得罪满人权贵,几次被贬回家,后来乾隆让他担任文字工作,总裁《国史》、《文颖》、《续文献通考》各馆,编撰清代书法巨著《三希堂法帖》。</p><p class="ql-block">字如其人,梁诗正的书法,犹如他的性格,刚柔相济,绵里藏针,有晋唐遗风,在清代馆阁体中,脱颖而出,连启功先生都深受其影响。</p><p class="ql-block">以他在仇英《清明上河图》跋文《骆宾王帝京篇》为例,无论是笔法,还是气韵,都是堪称一流,不但给人视觉上的审美体验,更让人有某种心灵层次的契合。</p><p class="ql-block">从《骆宾王帝京篇》可以看出,梁诗正的书法有很深的王羲之《圣教序》和颜真卿《多宝塔》的功底,结字取法于文徵明,用笔借鉴了赵董二人,加上他独有文人气息,而自成一派!</p><p class="ql-block">正如美院博导邱振中在《书法》一书中谈到:欣赏书法,除了作品本身,更多的是欣赏者自身素质所决定!</p><p class="ql-block">在某些国展评委看来,梁诗正的书法有些“俗气”,其实这不是梁诗正本身俗气,而是欣赏者没有很好的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