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工作坊(济南群组)】——以终为始,择高处立

踮起脚尖

<p class="ql-block">“红叶黄花秋意晚,吾辈读书正当时。”读书是教师心灵的呼吸,是教师生命的姿态,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习惯,更是提升自身教育素质与能力的有效措施。山东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工作坊“书香涵泳,云端共读”读书活动由济南群组成员承办的2022年11月15日第一期线上读书分享活动如期召开。</p> <p class="ql-block">本次共读活动,线上阅读分享书目为《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面对这部专业性非常强的理论书,济南组成员经历了多次磨课。磨课苦,磨课累,但在苦中收获的是快乐,在累中收获的是果实。在磨课中,韩老师带领组员一次次克服困难,抽出晚上的时间,对文稿,课件,甚至讲话的语调,声音的节奏等都细细的磨,一点点的抠细节。在磨课中收获了很多,如自信、团结、给予、奉献等等。工作坊的领导老师给予点拨和鼓励,一句句祝愿与鼓励的话,暖在了每个人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武先玲院长在磨课中针对老师们出现的问题及困惑,做了高屋建瓴的指导:(一)书中呈现的理论观点与现实的对接,如何体现在教学中的现实意义?(二)文中的观点呈现与情境脉络,框架要清晰。(三)理论结合教学实际,表述自己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韩慧老师作为济南工作坊主持人首先分享的是逆向设计的概念以及逆向设计的三个阶段。何为大概念?大概念下的理解是什么?大概念为理解的可迁移性提供了重要基础。为了做到深入浅出的讲解,她对本书进行了大量的拓展性的阅读,结合个人的理解和观点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同时韩老师对整个活动的层层磨课,步步推进,力求完美展现工作坊济南群组的风采不遗余力,精益求精。</p> <p class="ql-block">李红梅老师主要从逆向设计的明确目标,逆向设计的大概念和核心任务,以及逆向设计的实践,六个侧面对理解和设计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享。条理清晰,概念明确,结合教学提出自己的反思。</p> <p class="ql-block">杨斌老师主要分析了理解的基本问题,理解对具体实践中的体现和启示,理解对核心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以及如何架构理解。为我们呈现出清晰的思维过程。</p> <p class="ql-block">董福梅老师主要从评估的角度阐述了以下方面的内容:三个基础性问题、评估方法、真实表现,使用grasps架构表现性任务。从评估的角度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进行说明论证,对结果进行反思。</p> <p class="ql-block">李霞老师主要从评估的指标和效度方面阐述对教学目标的最具有启发性和最重要方面的核心表现,以及运用量规来表现理解和表现质量,评估学生的作品。同时结合案例,教学实际做出自己的解读,尝试实践性应用。</p> <p class="ql-block">李家栋教授首先肯定了工作坊济南群组老师们的精彩呈现和付出的努力,同时对下一次工作坊的读书交流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要求,为我们的提升空间做了提点。</p> <p class="ql-block">刘一明校长为活动做了总结:《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让我们立足教育本质,以终为始,择高处立,向宽处行。指导我们一步步从课程设计走向体系构建,将形而上学的框架变为行之有效路径,将理念化为行动,真正实现为学生赋能,促教师发展。面对这本所谓的教育大部头,在阅读时我的伙伴们也遇到了很多的难题,但是他们敢于挑战,敢于一次次推翻自己后重建,才有了今天的精彩,他们也都写下了自己的阅读思考和阅读体验。我们期待在李教授的引领下,我们都能以自己的学习力带动同伴的学习力和学生的学习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撰稿 李霞 </span></p><p class="ql-block">🍀编辑 周雪娇</p><p class="ql-block">🍀审核 韩慧</p>

工作坊

理解

教学

老师

逆向

济南

设计

群组

课中

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