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金秋的微风和煦轻柔,朵朵白云犹如扬帆起航的轻舟。为落实镇江市教科研中心“研学课堂”课改指导意见,贯彻《丹阳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指导意见》精神,总结推广丹阳市中小学“示径课堂”课改实践经验,明晰“示径课堂”实施路径,11月15日丹阳市正则小学举行了丹阳市中小学“示径课堂”课改展评活动。</p> <p> 参加本次展评活动的有丹阳市教师发展中心杨军副校长、蒋成云主任、张燕芳主任,各小学语文教学副校长,分管教务主任,语文教研组长。</p> <p> 此次教研一共有四个板块。一是瞿静、陈秀萍老师展示课,二是教师讲座,三是评课,最后由蒋成云主任总结发言。</p> 展评课 <p> 瞿静老师展示了公开课《月光曲》,瞿老师语言极具感染力,引导学生在一次次动情朗读中,感受文本的魅力。教学过程中,她还注重教师学生的主体参与,突出学生的思维开发和素养发展。恰当的小组合作评价机制营造出浓浓的学习氛围,充分展示了本节课的学习效果!</p> <p> 陈秀萍老师展示了公开课《京剧趣谈》。陈老师的课堂,以教师学生为双主体,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构建了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多样,学生学习兴趣浓厚。</p> 讲座 <p> 王海燕老师进行了题为《基于单元整体的单篇任务群教学》的讲座。束锃龙老师作了《“示径”理念关照下的略读课文教学》讲座。两位老师对整个磨课经历进行了阐述,在他们磨课的过程中,对示径课堂的理解进一步加深。这些老师是研究示径课堂的领头羊,是大家学习的榜样。</p> 评议课 <p> 范丽华、张琴粉老师进行了评课。范老师认为今天的两节课可以是称作单篇学习任务群的一种表达,也是一种学习任务群下的示径课堂的新的样态,示径课堂可以有大路径和小路径两部分组成。张老师指出,改变的课堂是什么,就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老师的导就是让学生找到学习语文的路径。示径课堂的三个原则——好的语文课要体现目标精、过程活、效果实。两位老师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思考。</p> 领导总结 <p> 活动最后一个环节,发展中心蒋成云主任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老师们可以对学习内容的四大路径、范围、领域进行研究。比如可以设置表达交流、梳理探究每一个板块的路径如何来进行,还可以对课堂结构进行探索。导入路径,合作学习路径,质疑问难路径,踊跃展示路径,自我反思路径,媒体运用路径,选取其中的一个点进行研究,小胜即大胜。</p> <p>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研讨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互相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本次语文展评活动,让教师对新课标下的“示径课堂”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让每位老师都受益匪浅。我们对教学的思考永远不会结束,对教学技艺的打磨和对“示径课堂”的追求仍将继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