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并不难寻(二)

远航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江南转上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这是句老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浔古镇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已有七百四十多年的历史。从两宋时期起,湖州就是著名蚕丝集散地,而湖州丝业,以南浔为最。到了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南浔丝业发展至顶峰,“辑里蚕丝”名扬天下,至今仍是浙江丝业的头牌和代表。南浔古镇历经数百年的经济发展,成为富甲天下的江南重镇,再加之财富基础上构建的人文环境、文化层次和政治势力,用富可敌国来形容南浔古镇的能量,一点都不为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浔古镇依水而建,呈十字形,布局精妙,通行便利。中国人自古讲究“择水而居”,把“在水一方”做为追求生活的落脚点,确实是大智慧。有水的城市有灵气,更有通达世界的方便条件。古人选择京杭大运河畔,作为南浔的起点,也是中国智慧使然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浔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很多人看江南古镇,感觉都差不多。其实,差别还是有的。南浔古镇受来自上海的地域文化影响,形成江南古镇仅有的“海派”风格。好多古镇除了小桥流水人家,很难找到差异,同质化较重。南浔就不同了,在小桥流水人家的基本格局下,强大的财富力量,在适度改变着江南古镇的固有定式,一批有着宏大气势的宅院,一扫因循守旧的俗气,任性地彰显财富的张力,并且引进浓厚的外来文化元素,使中国建筑的轻灵纤巧,巴黎建筑的浪漫风情,罗马建筑的庄严厚重有机结合,形成中西合璧、相得益彰的建筑风格,为古朴的南浔带来源自西方的清新风气,使得南浔在江南众多古镇中超凡脱俗、卓尔不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些建筑是南浔古镇的亮点,也是游客必到之处。如果你到南浔,一定要在小莲庄里静静地赏荷,在嘉业堂藏书楼里抹一丝古韵书香,在张石铭旧宅和刘氏梯号里看看百年前的交际舞厅和西式洋楼。有人说,不到南浔不知道江南富庶之至,不到南浔不知道没有穷人的地方是什么样子。这话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p> <p class="ql-block"><i>  </i></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南浔借助蚕桑之利,依靠丝业发家,一时富豪遍地。但如果只用富庶来形容南浔,实在太片面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南浔人怎么会只甘于闷声发大财呢?他们有跻身于上层社会的欲望和冲动,突破点自然是“学而优则仕”。南浔除了商贾云集、遍地流金以外,还是浸润在悠悠文儒之风中的书香之地,崇文尚儒是南浔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百年来一直推崇传承的民风。南浔有着“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的美誉。据史料记载,宋元明清朝代,从南浔走出的进士、京官、州县官多达两百多人,著书立说做学问者更是多得不计其数。现代出过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中央委员各四人,还有两位院士。够可以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浔多名人,拣一个有“特色”的说说吧。张静江,国民党元老。孙中山刚刚组建同盟会时,张是清朝政府的外交官。某年,張与孙同船去X国,命运之手把他们撮合到了一起。张静江早就听说过孙中山,而且是孙的“铁杆粉丝”。当他知道孙中山也在船上,便千方百计的找机会与孙搭讪,遗憾的是张未入孙的法眼,受到冷落。张静江并不气馁,他对孙中山说:“你以后有困难可以找我,我会尽全力帮助你。缺钱你就给发电报,电文A,我就帮助你一万大洋,电文B就是两万大洋,以此类推。”没过多久,孙中山便因缺钱陷入困境,他突然想起船上遇到的那位年轻人,便试给他发了一份电报,电文只有一个字母“A”,很快孙中山就收到了张静江汇来的一万大洋。此后,孙中山多次用这种方式向张静江求助,张从未食言。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自然不会忘记张静江,委任他为浙江省政府主席。张静江是个好官,任上兢兢业业治省理政,对浙江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仍为浙人称道。孙中山遗墨最有名的是“天下为公”条幅,这个条幅是专为張静江所题,这也张静江一生莫大的殊荣了。了解了张静江,才知道闹革命的不一定都是穷人,有时富人也会造反。在张静江故居,我还见到了蒋js题的一个条幅(见图片),魏碑体写得很有章法,颇有力道。把蒋说成是郑三发子之辈,确实有失公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浔是著名诗人徐迟的故乡。他在晚年自传体长篇小说《江南小镇》中,用“水晶晶的水,水晶晶的天空,水晶晶的田野,水晶晶的竹径,水晶晶的姑娘,水晶晶的老者……”等六十六个排列绯句,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回忆。特立独行、性情耿直的徐先生,用如此软糯清沏的句子,来描述自己的故乡,可见爱之深情之切,唯恐故乡受到一点点硬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是的,南浔古镇是水做的。南浔的桥就象是一条条玉腰带,穿梭在溪与溪之间,横亘在人们日常的生命之河中,吟唱着一曲南浔独有的歌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浔的河太有诗情画意了,无论岁月如何动荡,她都宠着河边浣洗的姑娘,听着扁舟过后的小调,泡出清新的茶香,烹出人间烟火的味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水乡人家尽枕河,世世代代享繁华。这是南浔人的福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揉在水乡静谧里的南浔,如诗,如画,如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浔,并不难寻,因为她是中国九百六十万公里土地上的唯一;南浔,并不难寻,因为她在我的心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从南浔走过 ,拂一袖荷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从南浔走过 ,挽一缕书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从南浔走过,怀无尽遐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从南浔走过,踏一路乐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i> </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i> (文中图片系作者手机拍摄)</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