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重记述河北争论

赵金海

<p class="ql-block">李尔重记述河北争论</p><p class="ql-block">李尔重(1913—2009),河北丰润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12月,李尔重任河北省委书记兼省长。毛主席称李尔重是“我们的作家和才子”。</p><p class="ql-block">职业革命家,不是李尔重的全部。“千万字存世尔,一颗心悯民重”。他除了多部作品著述,还留下了自1946年至2008年的笔记300本。作家全胜先生将李尔重笔记辑录成书,其中一部分记载了他1979年12月至1982年6月,在河北任省委书记兼省长的两年半时间里,与省委核心领导之间在重要问题上的分歧和争论。</p><p class="ql-block">争论的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前省委第一书记刘子厚。二是平反冤假错案,落实政策。三是农业包产到户。</p><p class="ql-block">一、在对刘子厚的争论上,重点是刘子厚是不是“四人帮”的人。有人主张他是“四人帮”的人,应定为敌我矛盾。有的认为说刘子厚是“四人帮”的人,没有可靠依据。刘子厚有错误,可以检讨,但不是敌我矛盾。曾经的一度时间里,河北在一定的范围批判刘子厚,以人划线。当时,胡耀邦在指导河北工作时指出,要用分析的态度,两点论的方法,在错误路线下,也要看到党的成绩;在正确路线时,我们也会有错误和缺点。这个问题在河北一直争执不下,1984年中央正式做出结论,刘子厚同志的问题不是敌我矛盾,对刘子厚做了正确评价</p><p class="ql-block">二、平反冤假错案,落实政策,主要涉及冀东冤案、保定派性、邱县冤案等。其中,冀东冤案涉及县及以上干部1000多人,党员两万多名。保定派性问题不解决,不仅影响保定,也影响到石家庄。邱县冤案涉及人多,受害群众积怨较深。</p><p class="ql-block">三、推进农业改革大家都支持,但在具体方法上,是一刀切,全面包产到户,还是根据每一个村的实际,由群众自主选择,争论不休。</p><p class="ql-block">1982年6月,胡耀邦、万里把时任河北第一书记金明、第二书记江一真、省委书记兼省长李尔重叫到北京,胡耀邦宣布:一、河北工作没做好,金明负主要责任。二、将金明、江一真、李尔重调离河北。三、由高扬任河北省委第一书记,刘秉彦任省长。</p><p class="ql-block">河北“三驾马车”的这段争论到此结束。</p><p class="ql-block">2022年11月1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