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到通信连修理所,什么都觉的新鲜。有一天,一排送来一部出故障的硅二瓦电台,郭技师拆开电台仔细检查,电台内部密密麻麻的元器件,再看看墙上贴的弯弯曲曲的电路图,心想这么复杂的东西,我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啊?郭技师好像看出了我的畏难情绪,鼓励我说:“只要肯努力,铁棒都能磨成针,”我频频点头。</p><p class="ql-block">这时雷连长带了一个高个子的干部来到修理所,还没进门就大声喊道:“郭技师,钟股长来看你了,”郭技师应声出门,“老郭,最近可好?”钟股长浓浓的闽南口音问道,“好好,今天什么风把你吹来啊,”郭技师带着笑意说道,“想吃你夫人包的水饺啊,”“中,中,中午吃水饺,”郭技师高兴的河南话都出来了。钟股长瞧了瞧站在旁边的我问道:“你就是新来的小陈?”是!我大声答道,”“小伙子,好好干,部队建设需要你们年轻人。”我又一次频频点头。</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当年我们修理所住的营房</i></p> <p class="ql-block">我知道领导们要商量事情,就离开了房间。半个小时后,郭技师叫我来到他的房间,“小陈,通信股和连里决定让你参加军部的通信技工集训,你准备一下,”来的太突然我有点懵,问道:军部在那里?什么时候出发?”“在莆田后卓,后天就出发,”郭技师停顿一下继续说道:“机会难得,你一定努力学习,不要辜负组织上的期望。”我再一次频频地点头。</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973年初修理所全体成员与连领导合影</i></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下山到团通信股,接待我的是叶在茂参谋,叶参谋福建福清人,个头不高笑眯眯的,熟悉的乡音很亲切,他说:“好多年我们团都没有派人参加军里机务集训,你要好好学习,郭技师1960年当兵,通校毕业就到我们通信连当技师,到现在都十年了,咱们缺人啊。”“您们放心,我一定努力学习,争取好成绩。”带着领导们的期望,拿了介绍信我整装出发。</p> <p class="ql-block">与我一起去29军部部的还有一个新兵战友,他是调到军通信营,通信班的战友已为我们买好从石狮到莆田的汽车票。我们非常顺利地到达29军的军部~福建莆田后卓。</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29军是1969年新组建的。1949年解放军第十兵团的28、29、31三个军在叶飞将军的率领下进军福建,1950年29军军部改编成军委铁道公安司令部,旗下85、87师划归福建省军区,86师改编军委空军。1969年北方边境形势严峻,28军调防山西,为稳定福建前线的形势,又组建了新的29军和旗下的85、86、87师,并将辖区内的守备二师、守备三师划归29军。现在莆田后卓的29军军部就在原来28军军部的驻地。</p> <p class="ql-block">我们随即到军通信教导队报到,教导队有报务与技工两个队,与我同行的战友到报务队,我就到技工队。技工队有二十多名学员,基本每个师、团都派人来,也有其他部队来代训的。我们守备三师来了五人,都是73年入伍的新兵,九团的学员是山西的,十一团来的是武汉的,师通信营修理所一个是山东垦利的王兆颖,另一个与我同乡、来自福州的程纪华。</p> <p class="ql-block">通信教导队驻扎在军部大院外,营房建在一处斜坡上,中间整理出一个操场,坡上是报务队的宿舍和教室,坡下是饭堂和技工队的教室,而我们技工队宿舍则在一里之外的一座房子里。穿过一片茂密的荔枝园,就见到一条不大的沙石路,路旁有一座瓦房,好像刚刚修理过,黑色的房顶白色的墙壁,新修的大门,三合土的地面也是刚刚做好,周围没有其他的房子,只有密密的荔枝园。进入房间就闻到一股说不清的味道,房间内摆放十几个双层床架,技工队的二十几位学员就住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我们早晨起床就到教导队出操吃饭上课,晚饭后再回到宿舍休息。随着夏天的逐渐来临,蚊虫也逐渐增多,虽然难闻的味道依然弥漫在宿舍,我们已逐渐适应,但难缠的蚊虫让我们难以忍受。白天小黑虫咬的你手脚起泡,夜晚的蚊子扑面而来,虽然晚上睡觉我们都挂了蚊帐,蚊虫依然找漏洞攻击你,咬得你鼻青脸肿,拿手电往外一照,白白的蚊帐外密密麻麻的一层黑黑的蚊子,看得你起一身鸡皮疙瘩。蚊虫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学习,在那里住了一个多月,我们搬到了教导队住下。后来才知道,我们住的房子原来是一座马厩,两三年前部队还有军马,主要担任运输的任务,前不久修缮翻新后我们就住下了,怪不得有味道招蚊虫。</p> <p class="ql-block">我们培训的时间只有半年,国庆节前要回到原部队,而要学习的内容很多,电工学、半导体、有无线通信原理还有师团常用的各种通信设备。我们这代人书念的少,文化基础普遍都差,因此大家都很刻苦,一周六天上课,课余时间及周日都在复习。我在半年时间里,连近在咫尺的后卓镇上都没有去过,更不用说到莆田县城逛逛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教员都是由基层一线的技术人员来担任,他们一般教完自己的科目后就回原部队,这些教员基本都是文革前军校毕业的,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际经验,教学的效果都不错。我印象最深的是教我们无线通信原理和电台的林教员,是我们师九团通信连修理所的技师,与我连郭技师是通校的同学,山西人,高挑的个子白皙的肤色,我真好奇,十年基层连队的生活并没有改变他的书卷气,他真应该在学校当老师。林教员根据我们这批学员的特点,深入浅出教课,让我们都听的懂,耐心讲解我们提出的问题,特别在电台实习过程中,手把手教我们拆卸电台,认真分析故障原因,传授修复电台的实际经验,真是个难得的好教员。</p> <p class="ql-block">在学员中也有“突出”的,在二十几个整齐划一“的确凉”禄军装的队伍中,一个白色的水兵服特别“突出”,他就是某海军舰艇支队的小许,1971年入伍的北京人,他不但军装突出,口才更“突出”,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北京某大院的经历,两年海军水兵的生活,讲起京城轶事、海上故事头头是道,海阔天空,听得我们这批孤陋寡闻的新兵一惊一乍,佩服的五体投地。他的肚子里那来的那么多趣闻笑话,笑的我们前俯后仰,他都不动声色一脸正经。学员们来自五湖四海,大家亲如兄弟,在即紧张有活泼的氛围中完成集训学习任务。</p> <p class="ql-block">转眼集训已近尾声,虽然我各课成绩都名列前茅,但总觉得好多东西要学,好多东西要做,<span style="font-size: 18px;">短期集训只是带入门,</span>今后只有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了。国庆前夕,我带着优异的成绩,满怀信心回到了自己的连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