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岁月话楹联

朗月沁心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悠悠岁月话楹联(一)</span></p><p class="ql-block"> 楹联,又称对子、对句或对联。它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珍珠,也是世界文学艺术中,为汉语所独有的最贴近民众生活一种艺术形式。它是由诗词及骈文等文学修辞手法中的对偶(或称对仗)发展而成。因最早时,张贴于大门两侧或门旁楹柱上,故有楹联之称。</p><p class="ql-block"> 近年,亦有不少人呼吁为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楹联的起源</p><p class="ql-block"> 楹联的发端可追溯到殷周时代,先秦诸子的文章及诗经、易经中都有体现。如“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老子》)、“老夫灌灌,小子踽踽”(《诗经》)等。</p><p class="ql-block"> 到了汉魏时期,产生了全篇以双句(即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韵的骈文。唐代又出现了包含对仗句的律诗。一般认为,五代后蜀主孟昶在一年除夕写出“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句后,楹联才从诗文中单独分离出来,以春联的形式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自此以后,人们对这种文学形式的应用日益广泛。举凡庆贺吊挽、述志言情、抒愤寄慨、写景状物、论事衡文、讽喻劝勉、谐谑赠答等,几乎文字可以表达的方方面面都能使用到。</p><p class="ql-block"> 对联的出现目前来看,有据可考的第一副对联出自后蜀皇帝孟昶之手。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记载:“尝闻纪文达师言:楹联始于桃符。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p><p class="ql-block">这副对联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新年纳余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嘉节号长春。</span></p><p class="ql-block"> 纪文达就是纪晓岚,编修四库全书时都没有见过更早的对联,所以在没有确凿证据的前提下,我们目前只能认为最早的对联就是孟昶这一副了。纪晓岚还说,“楹联始于桃符”,这是什么意思呢?《山海经》记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二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p><p class="ql-block"> 桃符有可能是对联的雏形,但桃符肯定不是对联。合理推断,从桃符到孟昶,中间可能也有对联,就是孟昶自己,年年写春联,最早的估计也不是流传下来的这一副。那么,为什么只有这一副流传下来呢?这中间也有一个故事。</p><p class="ql-block"> 孟昶写完这副春联之后,当年后蜀就被宋太祖赵匡胤灭了。赵匡胤派来治蜀的大将叫“吕余庆”,这正好应了上联——新年收纳了吕余庆。更巧的是下联,宋灭蜀后,赵匡胤把自己的生日定为“长春节”,就像孟昶春联里说的——嘉节号长春。因为巧合得像谶(chèn 趁)语一样,这副对联就被记载下来,成为有据可考的第一副对联,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p><p class="ql-block"> 在之后的日子里,对联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蓬勃发展,很安静。宋朝对联并不繁荣,可以从《清明上河图》中没有对联得到旁证。宋朝可能和对联发生关系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苏东坡,一个是朱熹。</p><p class="ql-block"> 苏东坡的对联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摘自他诗文中的对偶句,一类是民间段子手附加在他身上的。前者不是对联,后者不是苏轼,所以所谓的“苏轼对联”绝大多数已经证伪,漏网的三两副张冠李戴的可能性也很大。</p><p class="ql-block"> 朱熹的对联,梁章钜说在《朱子全集》中有几十副,并且在《楹联丛话》中摘选出了十几副。遗憾的是,无论哪个版本的《朱子全集》,都没找到朱熹的对联作品,这也就成了一桩无头悬案。</p><p class="ql-block"> 元朝没有什么对联,对联真正发展的朝代是明朝。可能元朝被异族统治,朱元璋急于恢复汉文化,于是大力推动对联。朱元璋在未登基前就酷爱楹联,故有“对联天子”的雅称。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以为笑乐。”</p><p class="ql-block">朱元璋与对联,有两个民间小故事:</p><p class="ql-block"> 朱元璋要求家家户户贴对联,春节这天微服私访,见到一家大门上空空如也。原来这家是阉割为业,无人识字,朱元璋于是御笔一挥,写道:“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p><p class="ql-block"> 走了一段路,朱元璋又发现一家门口贴了这么一副对联:“数一数二门户;惊天惊地人家。”横批写着“先斩后奏”。朱元璋龙颜大怒,主人解释道:自己家有三个儿子,老大是卖烧饼的,要一个一个数着卖,所以是“数一数二”;老二是卖炮仗的,点起炮仗,自然“惊天惊地”;老三是杀猪的,所以横批写了“先斩后奏”。</p><p class="ql-block"> 这些对联故事自然当不得真,与我们常见的“对联故事F4”——王羲之、苏东坡、唐伯虎郑板桥一样,但是也反映了明朝对联兴旺发展的社会现状。</p><p class="ql-block"> 明朝的对联大多数是和民俗相关的,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文人对联,比如杨慎题昆明华亭寺的这一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一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span></p><p class="ql-block"> 文辞、技法等方面都很成熟,放在后人对联里也挑不出毛病。此外,像李开先辑有《中麓山人拙对》,是相当早的对联集。明末清初的李渔也有大量对联传世,且在《笠翁文集》中专门收录了自己的对联作品。不过,明朝一直到清朝前期的对联,占绝大多数的还是五、七言短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南通市楹联学会 吴桂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悠悠岁月话楹联(二)</span></p><p class="ql-block"> 明清以来,特别是清代以来,楹联进人蓬勃发展时期,有关楹联理论的研究也日渐增多起来。楹联到清朝则发展成为顶峰。世有唐诗、宋词、元曲、清联之说。</p><p class="ql-block"> 清代楹联的迅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楹联大家及优秀作品,例如俞樾、薛时雨、江峰青、钟云舫、曾国藩、左宗堂、孙髯翁、范当世、周家禄、张謇等。他们撰写的对联严谨工整、典切雅正,应酬类的赠联、贺联也能写出很高的文学价值,晚年更是去尽浮华、纯任自然,称其为清代楹联的巅峰不算过分。请欣赏:</p><p class="ql-block">俞樾《沈仲复观察五十寿联》:</p><p class="ql-block">以玉堂客作金山主人,旌节将移,且为第一泉小住;</p><p class="ql-block">歌鹤南飞和大江东去,茱萸未老,好补重九日清游。</p><p class="ql-block">曾国藩《挽温甫弟》</p><p class="ql-block">归去来兮,夜月楼台花萼影;</p><p class="ql-block">行不得也,楚天风雨鹧鸪声。</p><p class="ql-block">范当世《挽姚代耕》</p><p class="ql-block">峡江后六世,君与北流最贤,沦落可伤,八口蓬飞在南北;</p><p class="ql-block">中泠第一泉,我从东阁乞得,死生太易,一场茗罢各西东。</p><p class="ql-block">张謇《题通海垦牧公司慕畴堂》</p><p class="ql-block">庄周以至人自居,乃谓游逍遥之墟,食苟简之田,立不贷之国;</p><p class="ql-block">韩愈为天下所笑,犹将求国家之事,耕宽闲之野,钓寂寞之滨。</p><p class="ql-block"> 这里需特别指出的是清代著名的楹联大家范当世、张謇是南通人。范当世(1854年—1905年),原名铸,字铜士,后改无错,号肯堂,因排行居一,又号伯子,清末文学家、诗文名家,“江苏五才子”之一,也是南通市近代教育的主要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张謇(1853年—1926年)字季直,号啬庵。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江苏五才子”之一。 </p><p class="ql-block"> 在清代对楹联的推广与普及作出重大贡献的人还有一位,就是文学家、戏剧家李渔(1611年—1680年)。李渔编写的楹联启蒙读物《笠翁对韵》至今还是我们学习楹联,推广楹联的一本不可多得的读物。</p><p class="ql-block"> 民国后期,楹联发展因战争及新文化运动等曾受到较大的影响。新文化运动后,传统文化整体受到冲击。特别是民国时期的战乱及建国后的一段时期,楹联等传统文化的创作受到人为为的扼制。但这一时期,在传统文化整体发展受到冲击的情况下,楹联中的春联和部分重要景区的景联,虽然在内容上有历史性,但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学形式,还是被广泛运用。这也充分说明楹联具有顽强强的生命力。 (南通市楹联学会 吴桂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楹联的分类</span></p> <p class="ql-block"> 楹联的发展至今已派生出许多分类,除了民间实用的“通用楹联”以及文人名士撰写的只能用于自己家庭的“专用楹联”,其它的楹联类别还有居家联、行业联、姓氏联、生肖联、干支联、滑稽联、谐巧联、喜联、寿联、悼联等。楹联的长度也从当时的五、七言发展到由四川清代才子钟云舫《题江津临江楼》1612字的长联。</p><p class="ql-block"> 居家联:是根据一个家庭庭院的各个部位而专门撰制的楹联,如大门联、重门联、后门联、厅堂联、书斋联、卧室联、闺房联、厨房联、厕所联等。如钟云舫的一副厨房春联:</p><p class="ql-block">盐是咸,醋是酸,知其味矣;</p><p class="ql-block">妻颇贤,子颇肖,顾而乐之。</p><p class="ql-block"> 行业联:是千行百业在春节时张贴的有本行业特点的楹联,由于行业分类复杂,这类春联数量很大,如传统的剃头铺通用春联:</p><p class="ql-block">不教白发催人老;</p><p class="ql-block">更喜春风满面生。</p><p class="ql-block"> 姓氏联:是各个人家张贴的与自己姓氏典故有关的春联,百家姓各有自己相关的春联,内容一般以夸耀本姓的历史名人为主,如徐姓人家春节时就可以题这样的大门联:</p><p class="ql-block">人中骐骥;</p><p class="ql-block">天上麒麟。</p><p class="ql-block">上联指梁时人徐勉,字修仁,孤贫好学,早励清节,时称为“人中骐骥,必致千里”,官至吏部尚书。下联南朝时陈人徐陵,八岁能文,僧宝志摸徐陵头顶,曰:“此天上石麒麟也”。后官至通直散骑常侍。</p><p class="ql-block"> 生肖联:就是与十二生肖有关的春联,每个生肖的年份以该生肖为主题,如即将来临是兔年春节,那么很多人家就贴出与此生肖相关的春联,试举一例:</p><p class="ql-block">玉兔呈祥,家家乐;</p><p class="ql-block">金龙兆瑞,步步高。</p><p class="ql-block"> 干支联:古人将天干与地支相配,形成每六十年一个轮回的甲子纪年,清代人将相应年份的干支嵌入春联中,就形成了干支春联,如:</p><p class="ql-block">己身欲效陶朱业;</p><p class="ql-block">亥算宜衔太白杯。</p><p class="ql-block"> 滑稽联:就是有些人故意以调侃的语调写的一些内容搞笑的春联,前面所说徐五和钟云舫的两联即归此类,另外明末清初还有昆山人归庄的一副谐趣春联:</p><p class="ql-block">一枪戳出穷鬼去;</p><p class="ql-block">双钩搭进富神来。</p><p class="ql-block"> 长联中最有名的是清代孙髯翁所作的180字联《昆明滇池大观楼》:</p><p class="ql-block">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蛇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赴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p><p class="ql-block">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许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p><p class="ql-block"> 如今,楹联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户”,中宣部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全国城乡在春节期间“贴春联、挂灯笼”。这种种迹象表明,楹联作为传统文学形式,将迎来又一个发展兴盛时期。</p><p class="ql-block"> (南通市楹联学会 吴桂林)</p> <p class="ql-block">  三篇文章先后刊登于10月8日、29日及11月5日南通日报广玉兰专版“南通楹联”栏目,搜索“南通日报电子版查询”即可查到。</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吴桂林: 笔名:朗月沁心。江苏省南通市人。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楹联研究会理事,南通市楹联学会副会长。</p> <p class="ql-block">编辑整理:朗月沁心</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