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以共进,研以致远——记津南区高中语文教学研讨活动

✿dong~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冬天气暖,小似立春时。万树无多叶,千花试一枝。”2022年11月11日,在深秋意犹未尽,初冬乍寒还暖时节,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把握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的能力,探讨高考语文“文本研习”教学路径和策略,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津南区高中语文70余名教师在区高中语文教研员宋老师组织下相聚云端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区级研究课交流展示活动。</p> 共享:课堂展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津市咸水沽第二中学东润枝老师做了一节题为《品鉴先贤哲思,感悟时代脉搏——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课堂展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堂课立足于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探讨以诸子百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如何投射于当今时代,课堂设置四个任务:(一)百家争鸣,谁用谁藏?通过课本剧,将书本当中出现的重要思想内涵再次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呈现出来。(二)诸子思想,谁来继承?该任务通过“诸子收徒”的活动,将必修上下册中出现的人物作为资源库,引导学生结合对诸子百家的理解。(三)诸子经典,鉴古观今。针对当今热点事件,学生通过运用诸子思想来进行评析,由古代思想投射当今时代。(四)诸子思想,古为今用。学生三方展开圆桌辩论,唇枪舌剑表明己方的立场,为当今国家治理提出良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堂展示课,是由天津市双港中学狄思琦老师展示以“天津市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专题课之赏析题探究”为主题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复习讲评课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课型。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整合、运用。该堂课狄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解题思路、探寻总结解题规律,通过课堂练习优化思维品质。狄老师从设题角度和答题要点两个层面出发去搭建学生思路,让学生关注把握文本的艺术特征,理解文章语言背后的文化逻辑。重点关注命题特点,训练答题思路。除了给予技巧训练外,狄老师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内部,通过对文本三要素(内容、形式、主旨)的回答和对三者关系建立的思考,在文本的语用实践中积累和内化知识,对文本进行迁移运用,以此提升和强化阅读能力。</p> 共析:教后反思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润枝老师在反思中提到自己的教学设想,如果能让学生在“诸子追随者”环节将不同意见争鸣起来课堂效果会更好。作业环节也是不容忽视的,可以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都有表达的机会。比如:结合之前的学习以及今天课堂的学习,联系现实写一篇500字左右作业的感悟性文章。让学生有表达欲望,老师也要创设平台,给学生机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部分PPT展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狄思琦老师则是针对自己的语速、教态进行了反思,认为应该尽快找到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上课状态,快速调整,达到一种最舒适的状态。同时,在新一轮的高三复习实践中,她深切感受到学生在做阅读赏析类习题时存在空洞化、混乱化、碎片化的现象,拟借助本课堂对“赏析类”作清晰梳理和系统整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部分PPT展示)</p> 共研:教师评课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咸一中刘汉祥老师、咸二中陈晓菲老师、南大附中津南学校刘得淼老师以及南开学校周立荣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对东润枝老师《品鉴先贤哲思,感悟时代脉搏——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探究性学习活动》展开评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们一致认为本堂课有三大亮点。一是环节思路清晰,注重对学生思维发展的训练。二是形式多样,通过课本剧、辩论、类文本阅读等让学生由浅入深,由虚到实进行文本品悟,注重思想引领。三是始终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运用听说读写联系现实,借古观今,感悟先贤思想后世影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双港中学尹宝伟老师、葛沽一中刘勇泽老师、小站一中刘亚津老师以及实验中学郑兆刚老师针对狄老师《天津市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专题课之赏析题探究》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精彩点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老师们非常感谢两位老师带来的不同课型、不同学段的两堂精彩课程。高三复习课极具挑战性,现代文阅读也非常难以把握,但狄老师迎难而上,从现代文赏析探究题入手,力图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阅读理解时遇到的一些难点、重点。和高考新趋势相结合,采用微写作的形式将学生的读写能力又向上提升了很大层次。在课堂教学中,始终贯穿读写意识,并合理科学地运用多媒体,精选例题,极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与教学质量。整节课有梯度,并且有较强操作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最后,津南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部高中语文教研员宋兆萍老师进行了深刻而掷地有声的总结。宋老师在将近退休的年龄,看到了一支快速成长,为津南高中语文建设添砖加瓦的教师队伍,感到非常欣慰。宋老师担任教研员25年来,兢兢业业,一直致力于高中语文教师队伍的建设,着眼关注于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此,感谢宋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地对津南高中语文发展做出的贡献与付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有方法,研有思路,积极探索,勇于前行”是宋老师对全体高中语文教师提出的诚挚希望。两节展示课,以任务为驱动,以活动为载体,读写思悟评贯穿全程。探究课学生观点有碰撞,表达流畅,如果针对辩论环节教师进行精当的点评点拨效果会更佳。复习课操作性强,实用性强,可以说是一节非常完整、规范的复习课,选题精当,讲练结合。采用“例题引路,方法归纳,实践操练,拓展提升”的环节展开教学,科学且合理。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较强,师生互动自然,若能在语速、语调、教学语言感染力方面再提升一下,将会在今后教育教学过程中长期受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以共进,研以致远”,相信在宋老师的带领下,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津南高中语文教学水平会越来越好。思想有声,行动有痕,在时光里赶路,在研讨中收获,我们一直在路上。</p>

老师

高中语文

学生

文本

课堂

复习

教师

教学

展示

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