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班】纸桥的秘密

karry

科学活动—纸桥的秘密 <p class="ql-block">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大班科学活动《纸桥》通过情境式设计鼓励幼儿挑战困难,运用对纸张的改变进行自由探究、分享经验、逻辑推理,鼓励幼儿在多次的互动探究中发现不同形式的纸桥面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在一次谈话活动中,冉冉说:“你们知道纸桥吗?”云霄说:“纸桥是什么?是用纸做的桥吗?”冉冉说:“没错,就是用纸做的桥。”安安说:“纸怎么可能做成桥,一放东西肯定会塌!”</p> <p class="ql-block">  冉冉在小朋友们面前进行了尝试,她开始将纸折叠,随后放上了雪花片,小朋友们说说“好厉害。”但是雪花片只可以放三个,放多了之后纸桥就会塌掉。</p> <p class="ql-block">  随后,小朋友们进行了设计,得出了两种方案!</p> <p class="ql-block">  第一种是运用积木可以搭建一座水槽桥!</p> <p class="ql-block">  第二种是可以想折扇子一样将纸折叠起来,搭建了一座波浪桥!</p> 承重大比拼 <p class="ql-block">  为了考验到底是哪座桥更加稳固,小朋友们开始了承重大比拼!</p> <p class="ql-block">  小朋友们测出来波浪桥可以承重40个雪花片,而水槽桥只可以承重10个雪花片。</p> <p class="ql-block">  小朋友们得出结论:波浪桥比水槽桥更牢固,每一个小波浪就像一个小巨人,连在一起力气更大了。</p> 承重大拷问 <p class="ql-block">云霄:老师的波浪强好厉害!</p><p class="ql-block">子祺:我的波浪桥只可以放三个积木!</p><p class="ql-block">妍妍:我的波浪桥歪歪扭扭的!</p><p class="ql-block">云霄:为什么老师的波浪桥可以放好多好多的积木?</p> 操作实验 <p class="ql-block">  平整有序的波浪</p> <p class="ql-block">  波浪的间距</p> <p class="ql-block">  波浪数</p> <p class="ql-block">  折叠的平整度</p> <p class="ql-block">  波浪数量越多,折叠越整齐,折的间距越近,桥的承重力就越大,桥就更牢固。</p> <p class="ql-block">  随后小朋友们将实验运用记录表记录下来!</p> <p class="ql-block">  我的发现 :儿童在活动中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分析归纳,他们就是学习的主人。活动中,幼儿对纸张进行了各种方式的折叠,从一块都不能承载,到可以承载十多块积木,方式的不断变化,挑战成功后的兴奋,又在一次次地推进幼儿的思考,“怎样才能让桥面更具承受力?”是这个活动中,孩子们一直在思考的,同时,他们对于每一次的实验探究都用记录的方式进行呈现。</p> <p class="ql-block">  儿童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课堂教学后,我将孩子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延展到区域中课后将材料投放进科学区,便于孩子们再次进行探究。 </p>

波浪

探究

纸桥

小朋友

幼儿

折叠

积木

承重

科学

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