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之乐

老墨

生活需要伴侣,快乐和痛苦都需要有人分享。没有人分享的人生,无论面对的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一种惩罚。所以人都需要交友,如果一生连一个可信赖的朋友都没有,那似乎就不能叫成功!有些人尽管身居高位,却身边连一个可信任的人都没有,那也是个悲剧。 不止一位先贤指出:一个人无论看到怎样的美景奇观,如果他没有机会向人讲述,他就决不会感到快乐。 萧伯纳曾经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一个人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都有两种思想。”人会在分享快乐的过程中,内心得到愉悦与满足感,没有分享,最大的喜悦也是无趣的事情。 然而,在生活中也可见有人喜欢吃独食,有好吃的,他会一个人独自享用,唯恐别人从他口中夺食,以至常会偷偷吃东西。这大约是因食物不足,或许是缺乏安全感所造成的吧! 当年我宿舍曾有位老兄,家里给他送来七八个西瓜,他都是以为我和另一位舍友半夜睡着以后才悄悄地吃,让我俩很是好笑,此人后来还当了领导。<div> 也有位朋友喜烹调,常邀我们去品尝他的厨艺,菜肴上桌他却不动筷子,看我们大快朵颐,他脸上弥漫着一种满足感,快乐之情溢于言表,这也是一种境界。<div><br></div></div> 当然,烹调是八大艺术之一,与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服饰、建筑等,都属于非供个人独自享用的行当,全是供大众欣赏分享的。尽管也可以孤芳自赏,但其本质却是专供他人分享的社会性活动。诗文是写给他人读,画是为让别人看,歌曲演奏是让人听,舞蹈戏剧更是演给大家看,服饰装扮不仅是为自己,而是社会需要,建筑设计也不只是为自己住,烹调餐饮更是公众之好。 人是社会性动物,大约在最初的原始阶段,生活不得温饱时,别以为都是自顾自己,不管他人。历史表明当年却是一个有食物大家分享的社会,即所谓原始共产主义。这在今天某些渔猎民族中,依然可见其遗俗,捕猎归来,猎物要平分到全村寨,家家有份。在他们看来分享是一种快乐,更是一种美德。 人们在喜庆之时,欢聚一堂,载歌载舞;而在灾难之中,人们悲伤呼号,倾诉不幸,互相慰籍。这就是共情之需,这种人人都离不开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时甚至比吃喝还重要。 手机为何如今都离不了,几乎个个都成了手机控,就是因为人们需要交流,分享各种感受,渴望被理解,被关注。手机在日常生活中的三大功能是:<br> 一是刷存在感,让别人了解自己,以引起对方的关注;<div> 二是可分享喜怒哀乐,以求得到共情认可和理解支持;</div><div> 三是为展示自己的优越感,希望得到大家的艳羡赞美。<br></div> 道理其实就这么简单,人们需要分享,需要在分享时获得满足感、优越感。由此在关照他人时,维护个人的自尊,增强生活的自信。 人生一世,总得有可以与他人分享之事,也总须有可以分享之人,否则活的也就太悲催了。 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人都无法脱离社会,交往交流就是分享信息。人虽然可忍受孤独,但这却是靠自信支撑的一种存在感,而自信又源于社会评价,否则自信就难于立足。 朋友们!分享是生活中的乐事,我们可在分享中达到共识,扩大视野,认识世界,找到知音。美美与共,同气相求。分享可打破一切人为的樊篱,跨越族群国门,获得最大的传播效果,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div> 感谢您分享我的美篇,再见!</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