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潭的盆景展览,艺术的享受!

映三红梅

<p class="ql-block">  11月4日一一11月13日,成都百花潭公园举办了成都市第二十四届盆景展览。川派盆景园,慧园,兰园等几个园区都摆满了展览的盆景,现在川派盆景艺术早已成为园林艺术奇葩,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并已成为我省非物质文化的一部分,参观的人络绎不绝,纷纷用手机或相机拍摄了盆景的千姿百态。</p><p class="ql-block"> 老爸今年92岁了,是新闻单位的一个老摄影艺术家,也是一个业余盆景爱好者,年轻时就是个盆景迷,家里至今还有一些川派盆景。听说百花潭举办盆景展览,10日就迫不及待的让两个女儿带着他来参观盆景展览。</p> <p class="ql-block">  东汉时期:1979年成都文管处发掘掘的 东汉墓(公元205年-220年)中出土了一个条形土陶盆,配置木雕荷花盆景。这是成都最早的关于盆景的物证。</p> <p class="ql-block">  唐·五代:唐代川西节度使李德裕,在成都新繁修建的东湖宅园中“山水树石与花草盆景相映成趣”。现存于都江堰离堆公园的紫薇花瓶即是此期作品。</p><p class="ql-block"> 五代孟知祥,建立后蜀国后。员梅翁归隐于成都西郊,置地十余亩植梅,并试用棕绳捆梅枝,使其蟠曲矮化。开启了树桩盆景蟠扎技艺的先河。其子梅雨村,将梅仿画意扎成多种姿态,这便是四川最早的梅桩盆景。</p> <p class="ql-block">  宋代:四川大文豪苏东坡就写过多篇他制作盆景的诗词。大足县宝顶山大佛湾北宋时期的摩崖造像中,有手持“盆山”的侍女造像。四川安岳开凿于北宋时期的圆觉洞石窟中有手捧“盆山”的飞天石刻造像。</p><p class="ql-block"> 现都江堰离堆公园保存的巨型紫薇屏风,经考证,植于宋代</p> <p class="ql-block">  明·清:明清是盆景发展的兴盛时期。树桩蟠扎造型技术已相当成熟。立、斜、卧、悬等各种造型及规则类古桩的各种身法、技法基本成型。崇庆县的三弯九倒拐,郫县的方拐等都是已经成熟的样式。现存于离堆公园的“张松银杏”,据考证当是明代造型的树,而铁梗海棠古桩,金弹子古桩等则是清时期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1959年人民大会堂落成,四川从成都和重庆选了70余盆盆景到四川厅堂里陈列,当时轰动了京城,并于此时将四川盆景定为川派盆景。</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后,川派盆景更是得到蓬勃发展,1989年四川盆景艺术家协会成立。川派盆景走上了与时俱进的健康之路!</p> <p class="ql-block">  老爸年龄大了,走路不得力,两个女儿轮流推着轮椅让老爸美美的参观了盆景,并用相机拍下了许多姿态各异的盆景回家欣赏,老爸参观完盆景展览后一连说了三次: 高兴,过瘾,安逸!不虚此行!最后表示明年盆景展再来参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