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湾汽车站

无棣沟

<p class="ql-block">  高湾是津南鲁北重镇,以高湾大集、高湾中学、高湾汽车站、高湾地段医院,高湾供销合作社等闻名十里八乡。无论从大清、民国的铺乡,还是抗日区政府及共和国的公社、乡镇政府的政治中枢都坐落在这里,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p><p class="ql-block"> 高湾汽车站,兴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作为盐山东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它辐射地域远达山东德州地区的乐陵、庆云,惠民地区的无棣、阳信等地,方圆近百里。进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高湾汽车站更是进入一个颠峰时期。</p><p class="ql-block"> 高湾汽车站,坐落于高湾街的西北角。这里是一个大场院,没有院墙。大概是在偏东北处,有几间房子,是车站办公售票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高湾通往沧州,一天只有一班车,早晨6点半发车,途经盐山,下午一点半再从沧州返回。所经村庄有海兴大黄、盐山的窦庄子、吴庄子、马村、盐山城里,孟村辛店,沧县李家铺、仵龙堂、旧州、强庄子,市郊八里屯。有一部分乘客到盐山县城下车,在盐山汽车站还可再上一批乘客。</p><p class="ql-block"> 乘客也有淡旺季。农忙时,乘客少,平时稍多。进入腊月便到了旺季,最旺的时候是在腊月二十之后。从沧州到高湾的班车,都是乘载的外地回家过年的人们,车厢挤得满满当当,人挤人插脚不下。而从高湾发往沧州的班车,就空闲了许多。春节过后,从高湾到沧州是一票难求。尤其初五过后,高湾汽车站十分的忙碌起来,上班的,上学的,出外办事办业务的,都在这一时间行动起来。那时车站一片忙乱,秩序常常失控。人们常见到的,为了抢占座位,谩骂、推搡,甚至械斗,完全没有了乡邻乡情。</p><p class="ql-block"> 高湾汽车站的班车时间是早晨6点半,这在夏天还可以,若在冬天,天还黑着呢。在这正月里,人们都是披着漫天星斗,从四邻八乡向这里汇聚。在这个时间段,能买着票就不错。这供求紧张的形势,往往要找熟人托关系,求人剜撬才能弄到一张车票。光弄到车票还不行,还要看老天爷给不给脸。倘若大雪漫天,倘若冰雪融化,因为从高湾汽车站出发,是一条土路,无论下雨下雪,道路泥泞,马村道班路口,拦杆都要横置在道路上,禁止车辆通行。一旦遇有这样的天气,就要等着道路具备通行条件才可通车,外出的人们不能有任何急躁情绪。</p> <p class="ql-block">  从高湾到盐山,要走盐(山)高(湾)公路。盐高公路由两段组成,盐山—马村—高湾。</p><p class="ql-block"> 马村至高湾的公路(简称马高路),西自盐山马村,东迄海兴高湾镇,途经明泊洼农场、大黄庄,长9.7公里。马高路建于明永乐年间,由古鱼盐之道发展而来。</p><p class="ql-block"> 盐高公路在抗日战争时期为盐刁公路(盐山至前刁庄),由盐山县东关向东南经东王村、郝庄子、窦武庄子、大黄、高湾,直达前刁庄,路长25公里。</p><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侵华战争。1938年,盐山、无棣落为日军之手。日军为了从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对盐山、无棣两地全面奴役、侵略与掠夺,遍设日伪“据点”、“岗楼”,其中“刁庄据点”是日军于1939年春在海兴境内安放的第一个据点,也是最大的中心“据点”,驻日伪军达200余人。1938年冬至1939年春,日伪军在盐山、孟村、南皮、无棣等县强拉民夫一千余人,历时五个多月修成了盐山至海兴刁庄村的土基汽车路,路基高半米,路宽八米。日军以这条路为干线,随后又修建了通向各“据点”、“岗楼”的简易汽车路,并沿路架设了电话线。</p><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盐刁路也回到了人民怀抱。1946年盐山县政府在高湾村设立高湾区,“盐刁公路”高湾至刁庄三公里路段废弃,改线为盐高公路。</p> <p class="ql-block">  1959年,沧州地区运输公司将盐高公路设为客货专用路线,设置了高湾分站,并成立了公路维修班组对盐高路实行日常维护。高湾分站每日往返沧州一次班车,日载客约百人次,使当时的盐高公路来往人流、车流繁忙,成为盐山县东部群众去往盐山县城、前往沧州乘火车出行全国的主要通行线路。</p><p class="ql-block"> 1961年沥涝,马高路水毁严重,本线交通断阻20余天。</p><p class="ql-block"> 1965年海兴建县,高湾由盐山划归海兴管辖。同年7月两县对马高路进行阻水改善工程,修建桥涵8座(道),提高了宣泄洪水能力,保证了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行。1967 年加宽抬高路基。1973年设养路工重点养护。</p><p class="ql-block"> 1987年,由于新修建的海崔公路通行环境优良,高湾汽车站营运车辆不再沿盐高公路运行,而是沿海崔公路经海兴县城到达盐山县城,高湾也沦为过路站点。此时的盐高公路由于是土路,加之不再安排人员维护,逐渐失去了道路交通功能,后来因年久失修彻底与盐山“断交”,成为“断头路”。</p><p class="ql-block"> 其实,在1965年海兴建县,曾把高湾作为选址之一。因为这里较早地开展起我党的组织活动,曾是盐山县抗日政府主要活动地点。据当年了解情况的人们介绍,当地人认为建一座县城要占用多少土地?当时高湾的红色优势,地理优势,最重要的首任县委书记老家还是高湾附近良章村的。只可惜,这里的农民太珍惜土地了。若当年海兴新城建在高湾,先不说政治经济文化的优先发展,单就这条马高土路会早早地铺设成柏油路。这不,县城建到苏基,海兴通往盐山在1967年就建成了柏油路。</p> <p class="ql-block">  几十年以来,这条路成为海兴盐山两县人民的“心痛”。盐山海兴群众对重新打通“盐高公路”意愿强烈,两地政府为此也多次接洽沟通,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实施。</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位当年在盐山的刘知县,老家魏桥,几次找海兴县府,商议修复这条路,并提出让盐山出大头。海兴不予搭理,凉了知县的一片热心。随后,老家辛集的贾公调任盐山知县,他也非常热心要修复这条路。不久,他调往州府交通局任职,在多个场合对老乡们说利用有利时机把这条路修通。然而,或许是上帝安排,贾公的一个老对头被安排进该局当局长,老贾到退休,这一爱乡壮举未酬。后来这条承载更多年轮的大道无人问津。</p><p class="ql-block"> 其实,在村村通公路的建设时期,这条路的修通是存在机遇的,不知什么原因就是修不了。到了全国都建成了小康社会,这条路仍被时代遗忘。</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1月,在网上见到了盐高公路重新通车的消息,还是心酸地高兴起来。</p><p class="ql-block"> 消息说,为满足群众出行需求,使盐高公路再次贯通,县交通运输局于2021年经过深入调研,多次与盐山县交通运输局会商,一同赴市交通运输局跑办项目。经过共同努力,在沧州市交通局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将盐高公路对接路项目列入了2022年农村公路建设计划。</p><p class="ql-block"> 盐高公路对接路项目分三段实施,全长4.396公里,总投资599.53万元,全部按照农村四级公路标准建设。其中海兴县境内2.292公里,盐山县境内2.1公里。分别为:大黄村至汤孔线路段1.022公里,路面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汤孔线至窦武庄子段1.274公里,路面宽6米,沥青混凝土路面;窦武庄子至海兴界段2.1公里,路面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p><p class="ql-block"> 消息称,海兴县交通运输局抢抓“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全力推进“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专项行动,全面提高农村公路的覆盖通达水平,全面实现县域内外的互联互通。经过近3个月的施工,断交35年的盐高公路(盐山至高湾)于2022年11月10日实现全线贯通。</p><p class="ql-block"> 盐高公路的全线贯通的划时代意义,不仅解决了高湾镇与盐山县两地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成为拉近两地群众距离的“连心路”。</p><p class="ql-block"> 路修好了,就要体验一下,不然对不起这条最后一公里的连心路。从老家出发,沿辛霞线西行,至海崔路北行,至高湾镇牌坊一路向西(偏北),过高湾的东北何庄西北村及镇政府等机关单位,向西北,过明泊洼东点、宣惠河桥、大黄庄子。从大黄庄子向西,便开始进入这条“连心路”。消息说,从大黄到达汤(龙洼)孔(庄子)线,有1.022公里。乍看这不像一条新修的路,应该有几年了吧?因为是水泥路面,车走在上面还是咣咣当当的。就在这么条小路上,居然还有一辆警车闪着警灯停在路的中央,可以把所有过往车辆逼停,因为路宽仅有5米。原来几个警察在这里查酒驾。横穿汤孔线西行,只见一条新修柏油路出现,中间的黄色间断线十分清晰,路宽6米,比汤孔线东的路宽了一米。这段新柏油路1.274公里,平坦好走。再向西就到了盐山地界,路面换成了油光瓦亮的水泥混凝土路,这一看就是新修的,面平如镜,在阳光照射下闪着光亮。这两县新修的公路1.274+2.1公里=3.374公里,若再加上大黄至汤孔线的那段,总共4.392公里。</p><p class="ql-block"> 报道说,就是这区区几公里路,阻隔了整整35年!这期间所有高湾及以西地区的村庄通往盐山的车辆,都要绕道海兴或走汤孔线转赵毛陶去往盐山海兴,都要舍近求远。一条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道,被孤独了这么多年。今天走上这条既熟悉又陌生的公路,心情五味杂陈。</p><p class="ql-block"> 高湾汽车站,因路而兴,因路而亡。人们不能释怀的是,它在辉煌繁忙的高光时刻,过早地结束了使命。如今,道路平坦,不惧雨雪,却再也走不出当年颠簸拥挤的厚朴、纯真与恬淡。</p> <p class="ql-block">本文部分图片文字选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