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印度泰姬陵

千里游记

<p class="ql-block">泰姬陵(Taj Mahal ),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印度十大世界文化遗产泰姬陵位居榜首,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泰姬陵是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 。 </p><p class="ql-block"> ——千里游记</p> <p class="ql-block">泰姬陵,全称为“泰姬·玛哈尔陵”,又译泰姬玛哈,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泰姬陵位于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城内,亚穆纳河右侧。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第5代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他已故皇后阿姬曼·芭奴,即泰姬·玛哈尔而建立的陵墓,被誉为“完美建筑”。</p> <p class="ql-block">从泰姬陵拱门一直到泰姬陵主体建筑,是一条长达100余米的十字形水道,中心为喷泉。站在拱门口正好看见白玉般的泰姬陵倒影浮在水中。</p> <p class="ql-block">泰姬陵是一座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建于1631年至—1653年。泰姬陵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绚丽夺目、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控,是伊斯兰教建筑中的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泰姬陵的四面是相同的,四个塔尖为角落里的纪念碑提供了三维效果。</p> <p class="ql-block">沿着红色的甬道一直走到尽头是陵墓寝宫。高74米的寝宫,居中建筑在一座7米高、95米长的正方形大理石基座上,顶部为一高耸饱满的穹顶,高达57米,其直径也有17米。穹顶周围环绕着4座小型的圆顶凉亭,整座建筑因此更富于层次。</p> <p class="ql-block">寝宫四周各有一座42米高的三层圆形尖塔,塔身略呈5度角向外倾斜,为的是防止发生地震时塔身倾倒后压坏寝宫,这足见沙贾汗用心之良苦。这四座高塔专供穆斯林教徒们每日登高诵读《古兰经》以及祈祷之用。塔与塔之间耸立着镶满35种不同宝石的大理石墓碑。</p> <p class="ql-block">泰姬陵主体寝宫两旁,还各有一座清真寺,左右呼应,对称均衡,以红砂岩建筑而成,顶部是典型的白色圆顶。据说起初是给那些工匠们做礼拜用。</p> <p class="ql-block">寝宫内部为八角形陵壁。宫内墙上,珠宝镶成百合花、郁金香等,繁花似锦。寝宫内又分五间宫室,中央宫室里置放着王后蒙泰姬的大理石石棺,上面遍布宝石和各式浮雕。但这还只是虚棺,在陵墓的下层,才是停放遗体的实棺。墓室中央有一块大理石纪念碑,上面用波斯文刻着“封号宫中翘楚蒙泰姬·玛哈尔之墓”。</p> <p class="ql-block">遗泰姬陵是沙·贾汗为纪念他第二任妻子穆塔兹·马哈尔修建的。1631年马哈尔死于他们的第十四个孩子出生之后,时年39岁。沙·贾汗极度伤心,据说一夜间白了头发。</p> <p class="ql-block">为纪念死去的妻子同年这座陵墓动工修建,当时的许多工匠都是来自欧洲。直到1653年这座陵墓才被建成。泰姬陵所用大理石是从322公里外的采石场运来的。估计有2万名工匠参与了泰姬陵的建造,历时22年才完成。除了汇集全印度最好的建筑师和工匠,还聘请了中东,伊斯兰地区的建筑师和工匠,耗资巨大。</p> <p class="ql-block">1983年根据文化遗产评选标准将泰姬陵列入了《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委员会第7届会议报告将其列为“新七大奇迹”之一。</p> <p class="ql-block">世界遗产委员会是这样评价的:泰姬陵因完美的和谐和精湛的工艺,代表了所有印度-伊斯兰风格墓葬建筑中最好的建筑和艺术成就。在建筑风格的构思、处理和建造方面,泰姬陵堪称是一座建筑杰作。在平衡、对称以及各种元素和谐融合方面具有独特的美学特质。</p> <p class="ql-block">泰姬陵虽然它是一座陵墓,可它却没有通常陵墓所有的冷寂,相反你感到它似乎在天地之间浮动,它的和谐对称、花园和水中倒影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令无数参观者惊叹不已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作为莫卧儿王朝最伟大的陵寝,它既是印度建筑中最著名的,也是印度文化融合不同传统影响的体现。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艺术最完美的瑰宝,是世界遗产中令世人赞叹的经典杰作之一。</p> <p class="ql-block">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艺术最完美的瑰宝,是世界遗产中的经典杰作之一,被誉为“完美建筑”,又有“印度明珠”的美誉。泰姬陵因爱情而生,这段爱情的生命也因泰姬陵的光彩被续写,光阴轮回,生生不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