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静谧的校园,灵动的课堂,跃动的思维拔节生长。随着《2022版新课程标准》的颁布,经过期初对新课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之后,我校积极在课堂教学中践行新课程理念,用新理念赋能新的课堂教学。11月10日,山前学校小学部按照新理念打磨了九节研讨课,师训中心闫俊茹主任带领五位学科专家,对这几节课及我校的教研工作,进行了视察和指导。</p> 活动安排 <p class="ql-block">(由于特殊原因,音乐和美术公开课推迟至11月14日进行)</p> 课堂展示 <p class="ql-block"> 闫俊茹主任、杨艳丽老师、杨光主任和语文组全体教师在402录播室,观摩了两节语文课。</p><p class="ql-block"> 杨柳芳老师职执教的是三年级的《父亲、树林和鸟》一课,本课教学的主线较为清晰: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丰富性,明白父亲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关注树林和树林里的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父子俩看似不经意的对话,感受到了父亲善于观察和知鸟、爱鸟的形象,这种爱也感染了我,使“我”有了爱鸟意识,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洽。这样的教学安排,很自然地将新课标倡导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目标整合到感悟课文中心的目标中。</p><p class="ql-block"> 张楠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新课标提出文言文的学习,要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音韵之美,通过多读来丰富语感,加深文言理解。张楠老师的课堂正是以读为本来设计学习活动的。教学中正确流利地朗读,接着要求读出节奏,读出停顿,读出韵味来。读的要求目标明确,层次清晰。其次,通过复习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运用联系上下文和根据注释等方法理解古文。然后,聚焦文言文中最难理解的“之”,去发现在同一篇古文里有着不同的意思。最终落实到语文要素,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p> <p class="ql-block"> 史九龙书记、郑慧颖老师、张仕宽主任、李颖主任和数学教师在408录播室观摩了两节数学课。</p><p class="ql-block"> 胡延喜老师带来的是二年级的数学课《观察物体》,《新课标》倡导: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展开数学学习。胡老师组织了多种观察活动,得到观察位置不同,看到的图形也不同的结论,适时组织学生在“学习难点”处研讨,体会相对位置观察到的物体样子相反这一难点。本节课用小熊和小汽车作为学具,极大的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通过本节课的所看,所思,所想轻松的学会了本节课的内容。</p><p class="ql-block"> 刘小娟老师带来的是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在本课的教学中,刘老师通过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来导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层层递进分物品的方法,引出认知冲突“一块月饼该如何分给两人?”从“一半”引出二分之一,将孩子们带入分数的课堂。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知道要想用分数表示物体的一部分,前提必须要平均分,在动手用正方形纸折出四分之一时,抓住虽然分的方法,每份的形状不同,但是都四分之一,让学生感悟分数的本质。整节课,学生动中思、做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学习效果佳。</p> <p class="ql-block"> 李凤玲校长、李亚娜老师和英语学科教师,观摩了两节英语课。</p><p class="ql-block"> 白雪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上册Unit5ALet's learn《There is a big bed》。本课属于词汇课课型,白老师以2022版《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立足教材,在充分研究学情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努力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教学活动观,以学生为主体,唤醒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进入文本学习,又回归生活。以教材提供的主题及教材呈现的核心语言内容为依托,设疑问难,以任务为驱动教学,利用语音迁移,配合多样、有效的课堂活动对词汇进行音、形、义、用等全方位的训练,引导学生在感悟、体验与尝试中掌握本课知识,切实将核心素养目标落实到了课堂教学中。</p><p class="ql-block"> 王丽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Unit4We love animals Part A Let'slearn.也是一节词汇课。王莉老师教态自然大方,极具亲和力,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整节课在玩玩演演说说唱唱中学习语言。其中通过用不同情绪的语气学习词汇的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并维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在应用中学习的教学方法。</p> <p class="ql-block"> 微风正好,阳光不燥,学校操场上杨喆老师的体育课开始啦!</p><p class="ql-block"> 石敏老师、陈伟主任和体育老师们一同观摩了本节课。在杨老师带领下,同学们进行了必要的热身运动,接着讲解和示范了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学生分组练习,杨老师个别进行指导。杨老师语言亲切友好,学生积极投入,在愉悦的气氛中,轻松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p> 课后研讨 <p class="ql-block"> 两节课后,闫俊茹主任和杨艳丽老师首先对学生的课堂常规给予高度肯定,然后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杨柳芳老师的这篇课文是一篇不太好把握的课文,但是杨老师对本课重点的词句把握准确,朗读指导到位,能够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评价。张楠老师的这节文言文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范例,从初读到理解,最后揭示一个什么道理,思路清晰,一课时完成,文言文就应该这样讲。课中有亮点也有不足,不怕课中出错,我们要在错误中汲取经验,不断成长。</p> <p class="ql-block"> 数学老师们在郑慧颖老师和李颖主任的带领下,进行了评课和讨论,首先,胡延喜老师和刘小娟老师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郑老师指出课堂总结要回顾整节课,把经历变成经验,给孩子时间改错,并提出千金难买回头看,弄透课本,练习要全批全改,抓数字书写等建议,肯定了讲课教师的优点,使老师们有了很大收获。郑老师还结合本节课,同大家还一起交流了新课标下,数和运算的一致性。</p> <p class="ql-block"> 在英语学科评课环节,李老师就这两节课结合2022版英语课程标准,指导大家如何在英语课堂中落实立德树人,育人取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李老师从情境创设、目标定位、发展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活动设计、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指导。</p> <p class="ql-block"> 体育教研员石敏老师对杨喆《前滚翻》一课的课堂设计和教学效果进行了点评,并对杨喆老师的个人专业素质给予了肯定和称赞。石敏老师希望全体学科教师以新课程标准为引领,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学赛练为主的新型体育课堂,提升体育教学质量。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全面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和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同时要注重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p> 明确方向,让脚步更坚定 <p class="ql-block"> 在新课标理念下,在各学科专家的引导下,本次的各学科课堂实践研讨,更加坚定了山前学校老师们在各自课堂上践行新课标的信心和决心,努力在课堂上践行“新理念”,聚焦“新课标”,赋能“新课堂”,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让学于生、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山前学子定能如夏日万物,活泼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