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时下,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向具有高、精、尖知识结构的人才方向发展。汉语成语讲的“又红又专”现在看来,其“标准”是十分高的事情了。</p><p class="ql-block"> 又红又专,意思是指我们要既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1957年10月9日下午三时,毛主席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最后一次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政治和业务是对立统一的,政治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反对不问政治的倾向;但是,专搞政治,不懂技术,不懂业务,也不行”。</p><p class="ql-block"> 用发展的眼光看,红与专的“红”虽然是主要的,但“讲政治”学起来还是相对容易一些。时下只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具奋爱国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事业而奋斗就靠谱了。而“专”就相对艰难得多了。</p><p class="ql-block"> 说其艰难,主要是进入信息时代,甚或是智能时代,高、精、尖的技术创新日新月异,需要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去把握。这就需要在孩提时期就得发现其兴趣爱好,确立其努力的方向,并且坚持不懈地奋斗,才能使其成长为懂技术、懂业务的专业人才。</p> <p class="ql-block"> 就人的成长、成才而言,具备优秀的政治品格,具备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似乎可以在其成长过程中养成。而相对专业的知识储备,则需要长期地在专业领域摸爬滚打,甚至经历无数次失败,不断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总结归纳、集成发展,才能成其为专业人才。</p><p class="ql-block"> 在今后一个时期,那些知识泛泛,什么也懂一点,什么也不精的“万斤油”人群,慢慢的会淡出“主流”职业群体,也就只有生活在他所适应的“夸夸其谈”的人群中了。</p> <p class="ql-block"> 从现实情况看,生活本身就离不开专业知识。中小学生除学习基础知识外,还需培养对专业知识的兴趣,为学习专业知识打好基础。上大学等继续深造就更是学习专业知识了。</p><p class="ql-block"> 参加工作进入社会后,不断地践行着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既使在日常生活中,也离不开专业知识的运用,比如使用手机,看电视,用电脑等等,不懂如何操作就不能使用。</p><p class="ql-block"> 再比如进入老年世界,断不了求医问药,非专业人士更是两眼一抹黑,甚至是个药名都看不懂,或记不清,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只好象个木偶一样,任人摆布。由于自身的不专业,被人利用的案例着实不在少数。</p> <p class="ql-block"> 2022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党的“二十大”已于10月22日胜利闭幕,在5G、人工智能、数字化、工业互联网等“数字经济”“共享经济”产业浪潮中,<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驱动发展战略。</span></p><p class="ql-block">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p><p class="ql-block"> 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必须要做又红又专的“新人”,才能不被时代潮流所吞没,成为坚强地弄潮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