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如琢如磨以成玉,且行且思而致远。为进一步促进高中教育改革,深刻探究“三新”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新路径,以课引研,以研促教,市十三中学于11月3日、4日举办了以“新课程·新高考·新课堂”为主题,旨在提升教师综合能力的教学研讨课活动。</h5><h5> 本次活动由高中教务处牵头,高一年级六名教师具体落实。校长王念之、书记董双峰、教学校长尉景兴等全程参加。活动过程中,六位授课教师根据我校学生实际状况,结合“三新”背景下课堂结构特色,为大家展示了智慧与活力并存,丰富与高效共生的精彩课堂。</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语文教师:刘爽 《芣苢》</h5> <h5> 刘爽老师从课标出发,立足教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明确本节课《芣苢》的教学目标,落实明晰且达成度高。她从学生熟悉的初中课文导入,使得学生热情高、善倾听、能合作,创设出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体现了互动的多维性。结尾部分刘爽老师以微课形式拓展《诗经》知识,并在课堂学以致用,形式新颖有创造力。</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化学教师:姜雪莲《物质的量-气体的摩尔体积》</h5> <h5> 本课知识抽象,较难理解,姜雪莲老师运用了举例子、实物展示、多媒体等多种方法,将枯燥的讲解转化成生动的传授,引导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建构清晰思维。姜老师还结合我校学生特点,精选习题,题目设置由浅入深,充分体现了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br></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数学教师:赵园园 《指数函数图像与性质》</h5> <h5> 赵园园老师通过复习回顾、探索新知、归纳新知、运用新知、巩固新知、思考感悟和能力提升等一系列环环相扣的环节完成了本节课的讲授,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注重基础知识,注意多角度的总结和反思,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促使构建学生素质教育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价值观。</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生物教师:杨雪《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h5> <h5> 杨雪老师通过动画演示主动运输的过程引导学生自行总结主动运输的特点,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真切实践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氛围尤为高涨。</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历史教师:孙洁琼《两次鸦片战争》</h5> <h5> 本次研讨课中,孙洁琼老师讲授了“两次鸦片战争。教师构思新颖,教学过程设计合理,知识点衔接流畅,结构完整。史料新,首尾呼应,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突出了历史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渗透和家国情怀等历史素养的培养。</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物理教师:孙喜明《自由落体运动》</h5> <h5> 孙喜明老师这节课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思想,课题引入简洁精彩,能让学生讨论、交流、动手实验、观察和总结,体现了关学生知识掌握、注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思想。物体下落快慢因素的演示实验及运用牛顿管和打点计时器实验分析运动实质等环节的设置,更是充分体现了现代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h5> <h5> 知常明变适应新高考,守正创新探寻新课堂。本次活动是在“三新”背景下的一次积极尝试,也是市十三中全体教师进行的一次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的深度碰撞,使各位教师更加深入地领悟了新高考精神和新课程航向。相信教师们定会在新实践中有所得,在勤探索中有所悟,携手奋进,共创学校教育教学新篇章!</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