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遇成都(2)

沈敏丽

<h1> 随着2019年开始的三星堆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三星堆再一次成为考古热而呈现在各大媒体中。自从1997年三星堆博馆物建成开放始,已经走过了25年。它浓缩陈列了古蜀世界,定格了三千年光阴流转。这次去成都又去了一次三星堆博物馆,上一次去是2009年,汶川大地震过后。 </h1><br> <h1> 从网上找了张图。这次去还是那时的老馆,听说已经在建造新的博物馆了,2023年能开放。</h1> <h1> 这次去,请了讲解员,所以对三星堆文明的深刻内涵有了进一步的体会,集中反映了三星堆作为长江文明之源和天府文化之根的辉煌灿烂。这些在考古学和历史学中还有着很大的争议。这儿只是看着文物,让文物说话吧。</h1><h1> 墙上记有“蜀世列表”从4800年前的蚕丛到公元前360年秦灭巴蜀这个五个时代,秦国的每个蜀王的名字,依次是: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蚕丛是古史传说中的第一代蜀王,蚕丛是位养蚕专家,据说他的眼睛跟螃蟹一样是向前突起的!</h1> <h1> 象牙。</h1> <h1> 玉璋</h1> <h1> 青铜大立人像,人像高180厘米、通高260.8厘米,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现存最高、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被誉为“世界铜像之王”。</h1> <h1> 金仗</h1> <h1> 出土时,这件金器仿佛一张稿纸被揉成一团,难辨形状。经过修复,一张完整的金面具缓缓呈现。这张薄如蝶翼的金面具宽37.2厘米、高16.5厘米,重约100克,眉眼镂空,两耳轮廓圆润,鼻梁高挺,嘴形大而微张,造型威严神圣,是目前三星堆考古发掘中出土最完整的一件金面具。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再次震惊了世界。</h1> <h1> 1号青铜神树,1986年出土,高达396厘米,由底座、树和龙三部分组成,采用分段铸造法铸造,采用了套铸、铆铸、嵌铸等工艺,是我国目前所见的全部青铜文物中形体最大的一件。</h1> <h1> 上翘树枝的花果上都站立着一只鸟(即太阳神鸟)</h1> <h1> 摇钱树</h1> <h1> 一个形似方向盘又像车轮的文物,名字为:青铜太阳形器,这种近似车轮的青铜器经研究认为是古蜀太阳、太阳神崇拜的象征物!</h1> <h1> 三星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建成开放。该馆融文物修复、文物展示、参观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包括工作区、展示区两大区域。</h1> <h1> 新设“修复馆”,修复 2019年以来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祭祀坑出土文物,向公众展示修复过程并普及相关文保知识。</h1> <h1> 出了修复馆,就去了青铜馆。</h1> <h1> 被戏称为“千里眼、顺风耳”的青铜纵目面具,因双目和耳朵的夸张造型而得名。这也是三星堆的“LOGO"吧</h1> <h1> 结语,三星堆遗址及其出土文物,向中国及国际学术界展示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许多重大的学术问题,如同千古之谜,尚待人们去上下求索,破译及获取其间宝贵的信息。迄今为止,尽管研究者甚众,著述颇丰且多所建树,但应当说对三星堆的研究还任重道远,有不少学术上的疑点尚未澄清,有待学术界进一步深入探究,最终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h1> <h1> 8月7日,因女儿要离开新津去往外地出差,让我们住到成都市区。这一日来到了武侯祠。成都武侯祠肇始于公元223年,它是全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被誉为"三国圣地"。</h1> <h1> 武侯祠的第一道大门却叫汉昭烈庙。明明是来武侯祠,怎么这里写的是‘汉昭烈庙’呢?”其实,这就是成都武侯祠最大的特色——君臣合祀。这里不但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也是祭祀蜀汉皇帝刘备的庙宇,更是刘备的皇陵所在。具体原因请各位看官移步度娘,这也是我第二次来此获得的知识。</h1> <h1> 桃园三结义</h1> <h1> 哈哈,喜神方。</h1> <h1> 网红摄影地。</h1> <h1> 从成都坐高铁一小时去往乐山看大佛,这也是我2009年到过的景点。曾记得那一年我还问过乐山当地人,你们离汶川那么近,地震没影响吗?他们说因为有大佛在保护着他们。其实究其原因,是不在同一条地震带上的原因。</h1> <h1>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透过树丛可眺望岷江与大渡河两江汇合。青衣江在未和岷江汇合时就和大渡河相遇了。</h1> <h1> 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世界最高大的古代石刻弥勒佛坐像,被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h1> <h1> 乐山大佛的佛头共有1021个发髻,这些发髻俗称" 螺髻 ",是在1962年维修时,以粉笔编号数清楚数量的。</h1> <h1> 大佛的佛头和山一样齐,高14.7米,宽10米,从远处看时,这些发髻和头部浑然一体,但实际上是用石块一个个镶嵌而成的。</h1> <h1> 原来大佛的右边有一条路直通底部,现在不让走改从左边绕过去再到大佛的底部。</h1> <h1> 再过多少年,可能不会让游客到底部了吧。</h1> <h1> 以后可能只能在江中远远望望了吧。</h1> <h1> (网络图片)从江中看佛。</h1> <h1> 成都博物馆有60余年建馆史。2016年6月,成都博物馆新馆对公众开放。新馆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展陈面积约2万平方米,是目前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城市博物馆。</h1> <h1> 外形为独特的几何立面造型,因为它在天府广场西侧,没有拍到全景图,从网上找来这一张。</h1> <h1> 走进“先秦时期的成都”展厅,形态多样的陶尊引人注目。一件件充满喜感的乐舞杂戏陶俑,是两汉时期成都繁华安乐的写照。</h1> <h1> 从网上听说,成都市规划馆值得一看。8月11日,顶着骄阳,兴致勃勃地坐地铁来到成都市规划馆。</h1> <h1> 位于成都市高新区(南区)锦晖西一街88号的规划馆,是对外展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窗口。</h1> <h1> “城市规划的意义在于能决定和发现人生活的意义。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价值目标,就是去确定我们改变与世界时差的方式。”且看且懂吧。</h1> <h1> 三楼有一个很大的沙盘模型,它从历史,从未来,从规划的角度,看一座城市形成,观其风云变换,掂量历史厚重。</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两江环抱,三城相靠的成都连续十三年列居“最具幸福感城市”,首批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全国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核心机场城市,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扬一“益二”。所成所得,数不胜数。</h1> <h1> 苏轼言:成都,西南大都会也。诚哉斯言。</h1> <h1> 同日陪我姐又去了一趟“杜甫草堂”,只相隔半年,在这篇里我就不多啰嗦了。</h1> <h1> 我也来一口。</h1> <h1> 沾点仙气。</h1> <h1> 8月12日,坐地铁去金沙遗址博物馆。地铁站的壁画也是和博物馆应景的。</h1> <h1> 金沙遗址博物馆是在金沙遗址的原址上建立的博物馆,也是展示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古蜀文化的专题类博物馆,更是一座集保护、研究、展示金沙文化和古蜀文明而兴建的遗址类博物馆,占地面积约456亩。金沙遗址复活了一段失落的历史,再现了古代蜀国的辉煌。</h1> <h1>  金沙遗址博物馆的两大主体建筑为遗迹馆和陈列馆。遗迹馆位于博物馆东部,馆内是金沙遗址最重要的考古发掘现场,也是金沙遗址最早发现文物的地方。近圆形的全钢架建筑,高度19米,跨度63米。由于发掘现场的泥土中还埋藏着金沙遗址90%的文物。因此,由15根钢柱支撑而成的巨大空间,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考古发掘现场。</h1> <h1> 这个遗迹馆是金沙遗址大型祭祀活动场所的发掘地,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祭祀遗迹、遗物最丰富的祭祀遗存。馆内以发掘现场的原生态保护展示为主,游客置身遗迹馆将亲身感受3000年前古蜀王国气势恢宏的滨河祭祀场面,现场了解2001年以来考古发掘工作的慎密繁复过程,亲眼目睹众多珍贵文物的出土原址。</h1> <h1> 一号坑有大量的象牙,由于出土以后会造成象牙的损害,采取原地保护,重新埋回土里。</h1> <h1> 各个年代的土层结构。</h1> <h1> 金面具出土地。</h1> <h1> 一个大树根,它的根系十分发达,范围超过100㎡生长了一千年,死亡两千年干枯老皱的“皮肤”满是岁月的痕迹。</h1> <h1> 陈列馆位于摸底河北岸,是一座呈斜坡状的方形全钢架建筑,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主题陈列《走进金沙》由“远古家园”、“王国剪影”、“天地不绝”、“千载遗珍”、“解读金沙”等5个展厅组成,以重要遗迹、遗物为主要内容,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生动形象地从生态环境、建筑形态、生产生活、丧葬习俗、宗教祭祀等多个角度,全面展示了古蜀金沙的灿烂与辉煌。</h1> <h1> 陈列馆屋顶设计融入了金沙与考古的元素,圆形标志是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太阳神鸟金饰”的图案,围绕着太阳神鸟图案的正方形则象征着考古中使用的探方。</h1> <h1>  象牙。</h1> <h1>   镇馆之宝,太阳神鸟金饰。它被选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它的造型寓意深远,构图严谨,是金沙遗址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物精品。</h1> <h1> 这件金饰薄如蝉翼,厚度仅0.02厘米的一片含金量极高的金箔,生动的再现了远古人类“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故事 ,在通过展厅内纪录片的播放让参观者了解到商周太阳神鸟金饰制作过程,在工艺技术相当进步的这个时代复刻太阳神鸟金饰都实属不易,体现出古人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h1> <h1>  十节玉琮</h1> <h1>  金面具</h1> <h1>  金冠带</h1> <h1>  走进博物馆时,被60多根乌木组成的特色景观所迷住了,这可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啊。觉得这片独具风格的木林不仅是古蜀国的见证人也体现了古蜀人在千年前描绘出的公园城市的底色。</h1> <h1>  看了介绍,明白:乌木,又叫“阴沉木”、“沉积木”历来被人们称为“万木之灵”。远古时期,由于山崩、洪灾泥石流等地壳的自然变异许多树木埋沉于古河床、山涧之后为泥沙所掩,在缺氧、高压状态中在特定的水土、矿物质、细菌作用下经过成千上万年的炭化过程才得以形成乌木由于兼具木的古雅与石的神韵乌木又有“植物木乃伊”的美称。</h1> <h1>  通过这片乌木林,我们也可以推断出千年之前成都平原繁茂的生态环境和动植物的生长情况。漫步在金沙乌木林中时仿佛能感知这片大地曾经的历史沧桑。</h1><h1>  在金沙遗址祭祀区内也有一根乌木还躺在那里,身旁覆盖着沙土,说明3000年前这里很可能有一条河流穿过。</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