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日前翻阅《黄浦报》时读到一篇报道,说的是10月21日,举办了一个名为“童心向党庆盛会 黄浦少年绘就黄浦少年路”的少儿绘画活动,并刊登了一个版面的图文。看了报道,不由有了去那“打卡”的冲动,很想去看看孩子们画得咋样?因为我喜欢孩子们的画。昨日午间休息时,骑着共享单车去黄浦少年路实地探访了一下,也真是不枉此行,颇有收获。</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黄浦少年路的具体位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早先的上海老城小西门(尚文门)外南面,有一条长95公尺、宽6公尺的小马路,早年曾名少年路。少年路虽短,历史却十分悠久。“少年路”的得名,源自民国时代上海老城厢的一个少年组织——少年宣讲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12年元旦,沪北启明小学汪龙超等4人发起创建少年宣讲团,初期团员仅20人,以“改良风俗,补助教育”为宗旨,利用假日和晚上进行宣讲,传播爱国思想,普及文化知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该团用警钟图案作团徽,含有警醒国人之意;又用万年青作团花,象征永远青春焕发。凡属团员必须遵守“十戒”和“十行”,“十戒”为:一戒嗜吸烟草,二戒戏染赌博,三戒无故饮酒,四戒迹趋奢华,五戒轻弃寒素,六戒毁人名誉,七戒有始无终,八戒多购外物,九戒虚耗光阴,十戒妄自尊大。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十行”为:一行本团所办之事,二行爱人如己之美德,三行节俭储蓄之良法,四行救急助难之义务,五行有过相劝之友谊,六行提倡国产之责任,七行谋展实业之利源,八行刻苦勤奋之习惯,九行百折不回之志愿,十行个人体育之锻炼。随着工作拓展和团员增加,该团设立了演讲部、教育部、艺术部、慈善部、出版部等机构;1位总干事和3位干事,成为负责人。</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早年的少年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15年,少年宣讲团运用多种形式,向人们揭露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签订卖国条约的罪行。随后,该团相继出版《少年月刊》和《新少年报》,适应少年儿童的需要。1917年至1918年,该团陆续在10个地点办起露天学校,将教学与宣讲相结合;与此同时,还推出化妆演讲,使宣讲形式更生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国著名导演应云卫当年就是该团团员,并是化妆演讲活动的骨干,常率伙伴们以滑稽剧、哑剧等形式进行宣讲,吸引大批观众,他后来编导的戏剧《怒吼吧!中国》《大地回春》《屈原》和电影《桃李劫》《八百壮士》《塞上风云》等成为经典之作。</span></p> <p class="ql-block"> 著名导演应云卫曾是少年宣讲团成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少年宣讲团开始投入反帝爱国斗争,编印“改良小调”数十种,用旧曲调填新词句,通过演唱广为宣传。接着,又设立公众阅报社,订购各种报纸供人们阅读,便于大家了解时事。值得一提的是,早年在各居民小区常见的阅报栏,就是昔日该团的一个创举,当年它最早亮相于老西门。1921年,少年宣讲团的“定所宣讲”和“游行宣讲”都颇兴盛;另外,又设立流动教育馆,在各处推出展览。</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前些时候的黄浦少年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23年,少年宣讲团总部团所和通俗演讲场在小西门中华路南侧落成;为了表彰该团的成绩,沪南工巡捐局将团所旁边的小马路定名为少年路。从此,该团固定于每周三、六晚上,在通俗演讲场举办演讲会、化妆演讲会各一次;还常在屋顶花园举办故事会、书法会、国乐会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五卅”运动中,少年宣讲团加强化妆宣传,赴上海附近城镇演出反帝反封建内容的话剧,还接受各学校、团体、机关邀请作表演宣传。各界爱国青年纷纷参加该团,到1926年初,团员已达千人。1937年“八一三”事变中,日军狂轰滥炸,该团总部团所和通俗演讲场被毁,不久停止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不久前的黄浦少年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少年宣讲团虽然只存在了25年,但那段历史后来被以路名的形式保留了下来。2006年,因与其他地区的少年路同名,“少年路”加前缀后更名为“黄浦少年路”。近两年,黄浦的旧区改造大规模推进,黄浦少年路也被列为旧改征收地块。随着居民的搬迁,该处早已人去楼空,荒废闲置、斑驳破败的水泥墙显得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形象有些格格不入。</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西华弄上的绘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少年路上的绘画已被遮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于是,黄浦团区委于日前组织了这次黄浦少年绘就黄浦少年路的活动。其初衷是借30年来,承担上海一半旧改体量的黄浦,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的契机,利用过渡时期的征收地块围墙,引导青少年参与黄浦少年路的美化活动,让孩子们为美化街区贡献自己的才智,也能使这条即将被拆除的小街中,留下充满人情味的故事画面,成为一道别样的靓丽风景线。</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孩子们执笔绘图场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活动开展后,黄浦区各中小学的学生踊跃报名,开始了用画笔绘就自己心中的红色故事、黄浦故事、少先队故事的创作。经过对所征集作品的整理归类,选出获得最佳人气奖、优秀绘画作品奖的作品。10月底前,将黄浦少年的优秀画作全部临摹上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因为黄浦少年路偏短偏窄,此次绘画作品大都绘于少年路一侧的西华弄上。经过孩子们精心绘就的作品的展现,这一处自然多了几分生气,多了许多美感。孩子们的作品都很精细,虽然有些作品的笔触略显稚嫩,但也不乏立意深刻、运笔自如、线条秀美的上乘作品,若假以时日那批孩子中定会有绘画大家问世。现如今,不少年过七旬画家的技艺,不就得益于当年绘伟人像和画专栏而来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海的改造地块有很多,大都用水泥砖墙一围了之,除了有些企业广告外,多数白白晒着晾着,倘若也能像黄浦那样,组织一些绘画爱好者在那些类似白纸的墙上涂涂画画,孩子们不就多了一处极佳的实践场所,城市岂不多了几分美感,枯冷的改造地块不就多了几分生气,一举多得之事何乐不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面,是在现场用手机拍摄的45幅孩子们的作品,因为该处不少作品已被停在那边的汽车遮挡,所以有些作品因角度关系,以及本人摄影技术原因无法很好展现,敬请各位见谅!</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孩子们的精彩作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愿上海多点类似的街头墙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黄浦少年路的道路和路名,肯定会随着这一地块的改造从此消失,但此次绘画活动一定会在许多孩子心中留下永恒的记忆,愿孩子们多点类似的美好记忆,也让这座城市多点供人回望的美好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实,上海的街头不乏各种墙绘和涂鸦,用画作装点上海这座城市,用线条勾勒上海街头的人情冷暖,用色彩点缀上海街头的五彩斑斓,一直为许多绘画艺术家和绘画爱好者所孜孜以求。相信,他们的努力,不只是给魔都增潮添酷,也一定会给人们带来艺术的美好享受,愿上海多点各种风格的街头墙绘,愿上海的城市生活更加五彩缤纷。</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写于2022年11月8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部分照片引自网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