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2年11月6日,星期日,核酸检测后兴致忽来,沐云夫妇和建普弟夫妇还有其小孙女依依,一起前往澄迈县作古村游。目标:南轩村、大美村,两个中国传统村落。10时许,出发!</p> <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中国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根基,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之所以选游澄迈,是因其传统村落多且集中连片。4月20日,住建部、财政部公布2022年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名单,全国共40个县(市、区)榜上有名,澄迈县名列其中,成为海南省唯一入选的地区。示范期为期两年,获示范奖补资金5000万元呢。火山岩巷子迂回曲折、绿植与古户口屋石墙交相辉映……我们就是想看看这些凝结着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农耕文明的传统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澄迈传统村落形成历史悠久,古村落大多是宋代以后形成。澄迈古村落按其立村年代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即元代及元代以前立村古村落、明代立村古村落、清代立村古村落。澄迈县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保护和弘扬。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32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2项、县级2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8名,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3人、县级14人。</p> <p class="ql-block">在南轩村的村口,留下美丽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南轩村,元代始建,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村内历史建筑基本保存完好,包括火山岩古民居、祠堂、古巷、石照壁、古石桥等,是一座保存较好的历史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资源。南轩村自元代时期立村,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村内有许多古老建筑,包括火山岩民居、古巷、石照壁等,其中建于明代的王家大院、南轩石壁较为知名,是当地火山岩古村落极有价值的建筑历史遗产。</p> <p class="ql-block">村口的境主庙,头一次看到这个名字的庙宇</p> <p class="ql-block">在吊床上被摇晃着的小美女乐不可支</p> <p class="ql-block">清廉广场旁边,建有澄迈县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会游泳的鸭子😎😊😁</p> <p class="ql-block">废弃的古井有好几眼</p> <p class="ql-block">与古榕合影,像古树一样长寿</p> <p class="ql-block">与香蕉树合个照,也很享受</p> <p class="ql-block">摘椰子的小阿弟小阿妹</p> <p class="ql-block">养鸡的农户</p> <p class="ql-block">农家的小孩儿</p> <p class="ql-block">放牛的阿嫂</p> <p class="ql-block">王氏祖祠。南轩村是王氏澄迈渡琼始祖之一王恂之后裔所世居之地。据查同宗的大美村《王氏族谱》有关记载:“王恂,原籍福建古田县,南宋开禧元年(1205年)以千户带兵戍琼,因家于琼,世袭千户。王恂生三子,长子王巨鸾迁居本省临高县透滩村,传至九世而出一位学冠两监的王佐;次子王巨凰迁居澄迈县,传至十三世而出一位在朝任职的内史官 王赞襄;三子王巨凤迁居定安县。次子巨凰公传三世生统辖,统辖传四世生两子,长子王子成,次子王子全。子成袭职千户,督兵南轩地,以抚黎民,遂家居焉。”</p> <p class="ql-block">南轩王氏十大家训历百年而不佚:第一,尊祖宗;第二,敦孝友;第三,重尊长;第四,睦家族;第五,恤孤稚;第六,守勤俭;第七,明教法;第八,戒争讼;第九,戒赌博;第十,戒淫荡。</p> <p class="ql-block">新采摘的槟榔,一斤十四元。据说贵的时候要三十元左右呢。</p> <p class="ql-block">澄迈火山岩古村落群活态遗产体系完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中国唯一集中连片的火山岩古村落群。</p> <p class="ql-block">去看大嫂给稻谷脱壳</p> <p class="ql-block">何树,何果?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走在南轩村,明清时期的建筑随处可见。石巷局促曲折,穿梭其中,方向难辨。火山石铺成的小路连接了十几座石屋。尽管路很长,但还是能隐约听到穿越时空的历史回响。</p> <p class="ql-block">一二百年的古树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南轩大宅乃为王恂公的十六世孙王讷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王氏族谱</p> <p class="ql-block">残垣断壁,人去室空……</p><p class="ql-block">古村保护、修复、整治、提升的工作量还很大!</p> <p class="ql-block">危房待改户</p> <p class="ql-block">南轩村的石照壁。是明代崇祯年间江南卢州府通判王讷故居的一个组成部分。曾经辉煌一时的王家大宅,有着四进五帖大屋的独门深院,从一进至四进地势逐步升高,寓意“步步高升”,且均为木石结构的瓦屋。虽已毁在日本人的一把火下,原先宅院仅剩一块照壁、中庭地板、铺石天井和火山石门槛保存完整,可从垂直美观的墙石、依地势步步升高的石屋门槛,依然看得出这座宅院格局的讲究。</p> <p class="ql-block">照壁由56 块石砌成,高270 厘米、宽440 厘米、厚30 厘米;壁里外四周塑花纹图案,雕双鹿衔灵芝草;里外各阴刻“紫气东来”、“福星高照”在其上端正中;中央篆刻“寿”字。房屋俱剩断壁残墙,唯照壁及中庭地板尚存完好,仿佛在默默诉说着昔日繁华。石照壁工艺之独特,雕刻之精美,乃为海南省至今唯一保存完整无缺的明代石照壁。</p> <p class="ql-block">波光粼粼,映天照人。</p> <p class="ql-block">村南有两处瀑布景观,俗称大泻小泻。据网络介绍,瀑布落差不大,但却是海南罕见的大峡谷,“东泻下石滩如瀑,有声响如雷震”,古人诚不欺我,一个“泻”字写尽了瀑布的雄浑壮丽。原本缓流在田野之上的河流流经地质巨变形成的断崖并经断崖前的巨石阻拦分流,造就了大水倾泻的磅礴景致。可惜,因时间与疲惫关系,我们没有走到。只能想象流水直落,遥看瀑布挂前川的神奇画面了。在村头连廊简单喂了肚子后,我们向下一站——美榔双塔奔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