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点点星辉聚课堂,娓娓道来吐芬芳。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新蔡县实验小学开展了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优质课评比活动。</b></p> 语文组 <p class="ql-block"> 葛婷婷老师执教的《黄山奇石》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在《黄山奇石》一课的教学中,葛老师不但引导学生读文、看图、想象黄山"四绝"的几个镜头,使学生感受到了黄山奇石所具有的“独特美”,同时也产生了进一步了解“奇石”的强烈愿望,带着浓厚的兴趣步入对新知识的探索。在教学中还创设一定的活动情境,使课堂教学处于和谐、融洽、兴趣盎然的氛围中。配上优美的图片,学生入境入情的朗诵,使学生体会到黄山奇石“奇”。</p> <p class="ql-block"> 刘莉老师执教的《树之歌》是一则小韵文,主题单纯,内容浅显,重在识字。让学生们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继续积累很多与树有关的带“木字旁”的生字,了解汉字的偏旁表意的特点,加以归类识字。形象直观的教具丰富了学生感性的知识,从而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美丽神奇,激发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p> <p class="ql-block"> 刘珍老师执教的《江南》是一首汉乐府歌辞,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展现了一幅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的美丽画卷。刘老师利用江南美景图导入新课,使孩子们身临其境,充满了对江南的好奇和向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整堂课,不仅运用了多种形式的“读”来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还以表演和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p> <p class="ql-block"> 李焕然老师执教的《曹冲称象》是一个历史故事,距离年代相隔很远,在实际的生活中,学生也没有类似“称象”的体验活动。而这篇文章核心部分便是曹冲称象的过程,文字内容环环紧扣,逻辑缜密,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难度比较大。因此,需要在设计中通过“动画”“找出称象的过程”“借助图画说一说”并用“先后顺序的词语说清楚”等形式让过程更形象化,使得学生易于理解。</p> <p class="ql-block"> 刘颖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的《快乐读书吧》,课堂上以童话大闯关的游戏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游戏闯关的过程中,既了解了三本推荐书目,《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稻草人》,又对这三本童话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刘老师还介绍了阅读记录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有计划地阅读,让书本陪伴孩子成长,让书香浸润孩子的童年!</p> <p class="ql-block"> 闫珍老师执教《雪地里的小画家》,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说一说、读一读、动一动等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给学生一方自主探究、自信乐学的广阔天地。</p> <p class="ql-block"> 高璐老师执教的《大小多少》是一首儿歌,文章节奏明快,充满童趣。其中一、三两小节是在比较事物大小,二、四两小节是在比较事物多少,句式相同,轻快活泼。教材中,每小节均配有一幅插图,直观地呈现了“大小”、“多少”的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数量、不同的物品需要用恰当的量词表示。</p> <p class="ql-block"> 曾莉老师坚守语文阵地,牢抓语文精神,执教的是《秋天的雨》。首先,在理解词语上,讲究方法。用动作演示“你挤我碰” “频频点头”,理解“五彩缤纷”上,用近义词替换、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结合插图等多种方法去理解。其次,在朗读指导上,落到实处。本节课,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自由读、指名读、默读、配乐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感悟语言美、情感美。最后,在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上,铺设阶梯。课堂中留出动笔的时间,能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所得“投入周转”,放手让学生自己写。</p> <p class="ql-block"> 蒋秀芳老师执教的《夏天里的成长》。本节课以单元导读为线进行教学,以课后题为教学重难点,引领学生读课文,找中心句,然后围绕中心选取不同方面,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展示等方法学习第二自然段;自主学习三、四自然段。在朗读中发现课文结构,领悟“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方法。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珍惜时间,努力成长。</p> <p class="ql-block"> 王真真老师执教的《四季》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儿童诗,王老师根据文本及教材特点,在研读诗歌的部分,先以插图入手,让学生观察探究后初步感知;再以"读"贯穿,引导学生读出情,读出趣,在读中积累;读后鼓励发挥想象,让孩子们在读文的基础上联系生活,想象说话,运用语言。从观察、朗读后的感悟、积累,到想象说话时的语言运用,如此循序渐进,逐步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 马玲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以“舐犊情深”为人文主题,文章选自著名作家梁晓声亲情小说《母亲》。本节课老师根据文本特点,结合新课程理念,以落实素养,提升能力,博古通今润母情为出发点,让学生静心读书,抓住了场景和细节描写,让学生入情入境深深地体会到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做一个感恩父母,读懂父母,有责任有担当的好少年。</p> <p class="ql-block"> 郭明儒老师执教的《场景歌》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创设小毛毛虫长身体进行集中识字,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跟随长大后的毛毛虫去旅行走入四个场景,景物的呈现均由一个个的量词短语构成,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中感受场景美、生活美、感知量词的用法,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的画面。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并尝试用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p> 数学组 <p class="ql-block"> 王莉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由动画情境导入,设置找一找,描一描,量一量三个探究活动,层层深入,让学生认识周长的含义,用合适的方法测量不同物体或图形的周长的过程,学会化曲为直的测量方法。了解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明白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整节课在学法上通过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小组合作,集体反馈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在交流中收获。既学习了知识,又收获了快乐。</p> <p class="ql-block"> 徐丹丹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的《看一看(一)》,本节课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盲人摸象动画故事引入主题,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课堂上老师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以多次的“模拟观察”活动,为学生提供观察、参与、思考的机会,使学生经历了〝观察实物一初步感知一形成表象"的过程,最终得出站在不同的位置,所观察到的形状一般不同。开放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探究的乐趣,在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交流,在探索中收获,使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变得轻松有趣。</p> <p class="ql-block"> 邓云霞老师执教一年级上册《快乐的午餐》,在数一数,比一比,画一画的活动中,直观认识两个数量间(10以内)的相等与不等关系。结合动手操作活动,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学会“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在摆餐具中都有数学问题,有序操作大胆表达,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p> <p class="ql-block"> 黎霖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的《里程表(二)》,本节课以孩子们常见的钟表切入,以计算中午在学校的时间引入主题。课堂上老师以丰富类型的“任务单”阶段练习为载体,以不同的小组活动为辅助。为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合作的机会,使学生经历了〝从生活体验出发一到学习新知一至运用新知到生活中去"的过程,本节课在教学后的练习中,把这种方法拓展电表度数计算,水表的读书计算等,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的数学学习方法。</p> <p class="ql-block"> 朱娜娜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数学上册《整理房间》。主要通过“整理单间”的活动,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物品进行分类,感受分类的标准。教学设计参观房间——观察房间——整理房间——知识运用——课外延伸等,选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感受到分类是需要一定标准的,并体会到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本节课创设多层次的、可操作的体验活动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思维走向,让学生在经历中感悟—在反思中获得—在应用中形成,逐渐提升孩子的学习智慧。</p> <p class="ql-block"> 杨翠丽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最大公因数》,通过复习导入新知,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并在讨论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引出公因数,以及最大公因数的定义。此外通过游戏环节,引导学生发现如何找两个特殊数的最大公因数,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并思考,从而获得新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卢欢欢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位置与顺序——前后》。这节课结合低年级孩子好胜心强,爱玩的心理,设计了有趣的森林寻宝、角色扮演活动,为孩子们营造了一种自由、宽松、活泼的学习气氛,让他们积极、主动的探索、发现、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乐,乐中思。使原本枯燥的“前后”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探索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杨振宇老师执教的《儿童乐园》充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风趣幽默和生动形象活泼的教学语言风格,在动物聚会的现实生活情境中,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生活经验,以趣引导,以问激活,在疑中推进,开展多角度多层面的发散思维训练和拓展。</p> <p class="ql-block"> 丁娜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比》,先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两个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体会认识比的重要性,理解比的意义。然后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比的读、写。最后通过身体上的比和黄金分割激发学生去寻找生活的比,感受比与生活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 杨松峰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上册的《过生日》,本节课通过观察进行物体间大小,多少的比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呈现了过生日的情景,结合过生日时丰富的素材进行比较,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三个梯度,由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学会比较大小多少,丰富数学知识。</p> <p class="ql-block"> 邢起林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儿童乐园》。这是在上一节“有多少块糖”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邢老师以“儿童乐园”的现实情境为载体,让学生经历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计算相同加数连加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算式的意义,并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从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沟通相同加数连加与乘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p> <p class="ql-block"> 王文欢老师执教的《分数再认识》整节课,主要是围绕3个活动开展,活动1“说一说”,通过“四分之三可以表示什么?”认识“一个整体”,通过列举例子,由个别到一般推理概括分数的意义。活动2“画一画”,已知部分、分数求整体,让学生从逆思维的角度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学会由部分还原整体。活动3“拿一拿”,已知整体、分数求部分,让学生体会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借助拿铅笔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操作——猜想——验证——发现,进一步体验整体量与部分量的相对关系。</p> 综合组 <p class="ql-block"> 马骁骁老师执教的《公民身份从何而来》是道德与法治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一小节的内容。课堂以“欣欣是不是中国公民”为问题导入,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得知公民身份与国家关系密切,即具有某国国籍。并通过案例着重讲解了国籍获取的两种方式:一出生的方式获得、申请加入的方式获得。学生通过朗读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出示案例判断主人公的国籍巩固了本节课的内容。同时通过国籍的获取激发孩子们的爱国之情。</p> <p class="ql-block"> 王燕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上册《Don't be late next time》这一课。该课以学生上课迟到为情境,讲述学生上课迟到该怎样表达的日常对话。授课过程中单词与对话的教学运用了多种形式的听、说、读并能反复操练。单词检测环节通过使用动画通关游戏,极大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话表演环节通过对话配音的活动,也对学生对于语句掌握的熟练程度进行了检测。</p> <p class="ql-block"> 宋柯岩老师执教的《It will be sunny》整堂课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欢快的动画视频导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单词学习部分,由几副生活图片引出,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又将本课的语言结构一般将来时融入到城市天气预报,从而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让学生学用结合课堂教学环环相扣。</p> <p class="ql-block"> 徐磊老师执教的《队列训练、游戏》一课,这节课针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了队伍排列形式、体能训练,锻炼学生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身体练习。通过操练达到端正身体姿势、积极的学习态度。游戏:青蛙过河又更好的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团结协作力。</p> <p class="ql-block"> 向雨轩老师执教的《设计文化衫》这一课,以改编过的歌曲为情景引出课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内容和趣味性中兼顾教学。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读,看,鼓励和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加入有趣的词汇使美术知识变得更有趣。能够做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在课堂中学生能积极动手,提高审美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p> <p class="ql-block"> 李杨老师执教的《精美的邮票》,让学生感知邮票的文化艺术,能分辨出邮票的种类,理解邮票的设计要素,感受邮票的功能性与艺术性,并通过现代教育媒体,充分利用课件及多媒体,形象地向学生展示邮票的种类和构成邮票的基本要素,让学生以此为根据进行设计。本课注重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欣赏、引导、讲解、总结、创作、评价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深入理解感受邮票的精美,并让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设计出精美的、主题丰富的邮票作品。</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教育之路上,一路繁花似锦,一路浅吟低唱。在这个秋日的暖阳里,我们共同观摩、互相学习,在磨砺中成长,在比课中提升。余欲滋兰九畹,树蕙百亩,育桃李满庭,唯勤学修己是道也。磨一人,带一群;磨一课,通一类。本次优质课评比活动是落实“新课标理念”的关键举措,是推进“高效课堂”的重要抓手,这个秋季,优质课评比活动让老师们火热了起来,让教育教学掀起了另一个高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