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梅洞沟村位于静乐县北部山区的杜家村镇(原堂尔上乡),抗战时期曾作为静宁县的临时指挥部,2019年随着撤乡并镇,整村移民,搬迁拆除,彻底的从中国的版图上消失。</p><p class="ql-block"> 与梅洞沟村相识,缘于老范——县文联主席范亮后的一张照片。看后,被深深吸引,原来我们静乐还有这么漂亮的地方,当即央求其近期带我去一趟,亲自目睹一番。</p> <p class="ql-block"> 初识梅洞沟</p><p class="ql-block"> 2018年6月,在我多次表达了要去看看梅洞沟的强烈意愿后,终于成行。驱车北上行程约40公里,我终于来到了心心念念的梅洞沟村。村子不大,坐落在靠东的一面陡坡上,三面环山,对面的山坡近在咫尺,只有西边唯一一条窄窄的水泥路通向外边。老范告诉我爬到村子对面的山坡上就可尽揽全貌,是拍摄全村的最佳机位。 </p><p class="ql-block"> 我迫不及待的一口气爬上对面的山坡,眼前的一幕瞬间就深深的吸引了我。全村的建筑错落有序整齐地排列在山坡上,全部为红石砌墙,青瓦盖顶,历经百年,已是残破不堪,岌岌可危,却依然不失其秀。特别是中间的一处四合院,典型的明清时期建筑风格,正房和大门修建的十分气派,下面都建有高大的青石台阶,可惜只有西房依稀还能看出住人的样子。我想这房子的主人原来一定很富裕,梅洞沟原来也一定是一方沃土。</p><p class="ql-block"> 村民李海林十分健谈,成了我们梅洞沟的第一位朋友,他告诉我们自己就住在西房里,房子的主人原来是村里的地主,后人很早前就居家搬到了外地。</p><p class="ql-block"> 站在对面的山坡上,我静静的欣赏着眼前古朴秀美的村庄,耳畔偶尔传来几声犬吠,不时又有几只公鸡的打鸣声打破这份独有的寂静,感受着这浓郁的乡土气息,我突然觉得这不是我们静乐的“布达拉宫”吗?也就是这次梅洞沟从此被冠上了这一响亮的名头,也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又10次前往梅洞沟村。</p> <p class="ql-block"> (梅洞沟山上的高山草甸、野花和大风车)</p> <p class="ql-block"> 节后的梅洞沟</p><p class="ql-block"> 2019年春节,在全县脱贫攻坚的决胜之时,为记录进程,表达关爱,留存史料,讴歌时代,在时任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霍俊波的提议下,我们32位摄影爱好者深入36个村、629户家庭义务拍摄全村福和全家福。老宋——县摄影家协会主席宋玉龙负责堂尔上乡,由于村庄分布较散交通条件也不是太好,拍摄任务较重。我和老范在顺利完成任务后,也加入到了老宋这一组,再一次走进了梅洞沟。</p><p class="ql-block"> 节后的静乐大地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红灯笼、红对联、红窗花……,所到之处一派喜庆祥和的景象。梅洞沟却少了这份喜庆和热闹,偌大的村庄只有廖廖几处院子贴了对联,全村只有张五则在家门口挂了两个红灯笼,依稀能嗅出点年的味道。村主任王杏龙听到我们来了,出来招呼大家回家暖和暖和,聊了聊,才知道此时村里常住人口已不足10户,春节一过,村里的年轻人就急急忙忙的外出打工去了,留下的大多为老弱病残。村里一到冬天农闲时节只吃两顿饭,加之山里的天气比较冷,虽然才4点刚过离太阳落山还尚早,但大部分人家已经休息了。喊了几户,因为家里年轻人都已走了,家庭成员凑不齐村民没有拍摄意愿,最后我爬到对面的山坡上为我们摄影小分队和村主任王杏龙拍摄了一张合影。 </p><p class="ql-block"> 归来的路上我一直忧心忡忡,梅洞沟的没落似乎已成定局。</p> <p class="ql-block"> 雪后的梅洞沟</p><p class="ql-block"> 谁说春花冬雪难相见,静乐花开却遇雪纷飞。</p><p class="ql-block"> 四月的静乐,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勤劳的农民早已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满怀希望憧憬着秋的收获。入夜一场大雪在人们的睡梦中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清晨推开门,天地之间白茫茫的一片,树枝上挂满了积雪,形成了非常漂亮的雪淞奇观。</p><p class="ql-block"> 难得这么好的天气,我这个“不务正业的摄影师”又一次驱车来到了梅洞沟。由于积雪比较厚,底下已开始融化,路面非常的湿滑。我小心翼翼地驾着车,车子好几次打滑“甩屁股”,惊得我直冒冷汗,老范不时的提醒我“慢点,慢点”。 </p><p class="ql-block"> 在花费了平时近两倍的时间,我们终于来到了梅洞沟。我手脚并用再一次爬到了对面的山坡上,此时的梅洞沟还在沉睡。</p><p class="ql-block"> 雪后的梅洞沟,大雪遮盖下就如同披上了一身洁白的衣裳,显得格外的圣洁。山顶上大雾弥漫,风车若隐若现,恍惚间就像步入了瑶池仙境。一会陆续有村民起床,开始清扫积雪,房顶上升起了一缕缕炊烟。海林出门看到我和老范后,笑着说:“你俩可真有辛苦,这有啥真情(静乐方言音译,意思是屡次、一遍又一遍)照的了,这天气滑天不呲(静乐方言音译,形容路滑的意思)的,凉的,快过家暖的来哇”。</p><p class="ql-block"> 我和老范在雪地里弄的满身泥,膝盖以下早已湿透,尽管熟悉的几个老乡多次让去家里暖和暖和,吃点饭,担心弄脏了老乡家里,我和老范一一谢绝,在拍摄了村里的羊群出坡后,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了梅洞沟。</p><p class="ql-block"> 梅洞沟成了我那缕挥之不去的乡愁,时常不由的想起她。</p> <p class="ql-block"> 夜幕下的梅洞沟</p><p class="ql-block"> 欣赏过梅洞沟的春,遇见过梅洞沟的雪,寻访过梅洞沟的人,感叹过梅洞沟的美,我却对梅洞沟的夜情有独钟。</p><p class="ql-block"> 几次到梅洞沟,我都想留下来看看梅洞沟的夜,无奈同行的友人总觉得夜里走山路不安全,一直未能如愿。</p><p class="ql-block"> 2019年五一假期的第二天,总算忽悠住老宋,同意留下来陪我。在村里胡乱的转悠了一会,跑了一天的老宋有点累,躺在车里已不愿再行动。我独自一人又爬上了对面的山坡,坐在一块大石头上,静静的等着天黑。</p><p class="ql-block"> 太阳落山后,村里的牧羊人赶着羊群归来,所过之处,乱石滚落,尘土飞扬。牧羊人的吆喝声、羊群的咩叫声混杂着偶尔几声清脆的鞭响,此时的梅洞沟热闹了起来,妇人们早已在院子里准备好了清水和饲料,声声呼叫着自家的羊群,这才是我印象中该有的乡村生活气息。</p><p class="ql-block"> 夜幕来临,梅洞沟笼罩在一片静谧的蓝色之中,此时的梅洞沟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只有几只蟋蟀在不知疲倦的鸣叫。站在对面的山坡上放眼望去,整个村庄只有稀稀落落的两三户人家开了灯,透出暖暖的橙黄色,梅洞沟进入了一天之中最美的时段。</p><p class="ql-block"> 这不正是我向往的农村生活吗,我突然觉得要是能在这买个小院子,照原貌翻新一下,约三五好友隔三差五的住几天,是不是太惬意了。</p> <p class="ql-block"> 即将搬迁的梅洞沟</p><p class="ql-block"> 梅洞沟和昔湖洋是静乐一南一北两个典型的石头建筑村落,不同的是梅洞沟全部为房子,而昔湖洋全部为窑洞。</p><p class="ql-block"> 2019年我和老范加入傅拥军老师的中国乡村影像项目,把梅洞沟作为首选,计划长期关注和记录乡亲们的生产生活状况。但突如其来的一场“变故”,搞了我俩一个措手不及,梅洞沟被临时决定要“替补”拆迁。</p><p class="ql-block"> 为了能尽可能多地留下一些珍贵的史料,8月17日,我和老范还约了县政协文史委主任李世泽,又一次来到了梅洞沟。这次破天荒的在村里见到了3个孩子。村里要搬迁了,杜光存的儿子和儿媳带着三个孙子回村里帮老人收拾东西。</p><p class="ql-block"> 故土难离,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一下要搬出去,村民都十分的不舍,也担心搬到城里失去生活来源。村民王玉存患眼疾失明,三儿子是聋哑人,妻子弓存娥拉着我的手说:“孩呀,党的政策了好了,我们缴了9千多就在城分了一套一百多平米的房,可是玉存82了,我也75了,拖引上这两人能活老兰”,说话间已是泪流满面。村主任王杏龙,是村里唯一一个不是贫困户的家庭,他告诉我们村民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除了种地没有任何技能,回到城里靠啥来生活,言语间满是担忧。海林到是豁达,还和老范约好了等自己搬到城里要一起下棋。</p><p class="ql-block"> 梅洞沟成了一座“忧郁之城”,笼罩着离别的愁绪,村民不舍得走,而我不舍得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同年10月我又一次来到梅洞沟,此时村中央的一排房子已被夷为平地。</p> <p class="ql-block"> 梅洞沟就像一杯陈年的老酒,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尝,就被人给打翻在地,酒香四溢,却只能留给我们慢慢回味。</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又两次前往梅洞沟村,想看看梅洞沟拆除后的样子。第一次我和老范走到村口却下起了大雨,由于拆迁后已无路可走,到处是乱石和粘土,无法上到村里折返。今年4月的一天我和老李——原县博物馆馆长李德奎,又再一次前往。全村只剩下一座房子孤零零地矗立在那,村中央的电杆上还留着两只大喇叭,向人们诉说着梅洞沟过去的故事。站在废墟之上,我为没能挽留住这一静乐北部山区典型古村落而深深的遗憾。抬头仰望,一片酷似人形的白云随风慢慢散开飘向远方,渐渐的从我的视线里消失。我想这也许就是梅洞沟的魂,她在等待惦念她的人作最后的告别。</p><p class="ql-block"> 别了,梅洞沟,从此永不再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11.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