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讲座促成长,砥砺前行奋追光 ——师大附校化学教研组参加第七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

师大附校化学教研组

2022年11月4日,在内蒙教研室刘恒主任的组织下,师大附校化学教研组全体教师参加了第七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深化技术融合应用 · 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开幕式</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常委副书记王志刚同志致辞</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朱东斌副司长致辞</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会论坛<span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下午专题论坛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智能评测技术赋能教育评价数字化转型</p> <div><br></div><div> 化学教研组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收获满满。研讨会后教研组长陈杨老师组织全体组内教师进行了交流和分享。</div> <p class="ql-block">  陈杨老师:非常赞同潘老师讲座的观点,数字化转型的问题,关键是教育不是技术,技术只是工具,人才是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智能评测技术赋能教育评价数字化转型的主体是教育评价,手段是数字化。所以智能评测其实还是数字化,一直跟随着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数据科学化锚定得特别准确,把以前不能量化的东西变成可视化的数据。教育评价的主体多样化,不单是老师也让学生家长参与进来。教育评价要及时反馈及时。我们当前的数字化转型依然处于雏形阶段,主要依靠钉钉课堂或者腾讯会议,下一步向建立智慧教室的方向着手。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关注结果性评价考试成绩外,也要多关注过程性评价,如课堂的表现,以及课后的反馈和交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韩德老师:上午的讲座专家对数字化的理解很透彻,做了很多关于数字化的应用,也很实用。下午的五位老师站在不同的角度,以实操性的角度讲不同环境下的应用,对数字化的理解很透彻,从小处着手,反映了大问题。建议教师要做好高中学段学生三年的成绩分析,对学生的成长轨迹和学科素养进行追踪,让学生的成长轨迹数据化。新高考改革后实行走班制,班主任不能以成绩为单一或唯一标准评价学生,而要设置可量化的标准,考核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以表格的形式对数据进行量化,来评价和追踪学生三年的变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随后张文华老师探索了量化标准如何着手制定;王娜老师建议发挥我校初高中一体的优势,初中化学教师要追踪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的发展路径,为后续教师做好初三化学的启蒙提供依据和参考;张广颖老师分享了课题研究的步骤,让理论的具体指导实践;白丽丽老师分享了自己对每年中考化学成绩的横向和纵向整理,交流了已毕业学生的后续成长;温雪老师站在青少年自制力弱,好奇心强的角度探索了如何可控利用好电子设备。</p> <div>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师大附校化学教研组将利用本次参加研讨会的契机,提升观念、调整教学,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向教育数字化转型,打造高效课堂,助力我校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文:武佳</p><p class="ql-block">审核:李爱荣 陈杨</p>

数字化

老师

教研组

评价

教育

研讨会

学生

教学

教师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