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跬·致远——海南省2021——2023年度省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资格培训第二天侧记

陈丽娟

<p class="ql-block">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学习、反思、研讨和实践,而我们,一直在路上!</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培训的第二天,深秋的椰城细雨霏霏,已有些许凉意,但依然阻挡不了老师们学习的热情!老师们学习已入佳境,聆听、记录、反思、碰撞……</p> <p class="ql-block">  三个会场培训活动同时有序展开。其中英语、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心理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目会场在海口太阳城大酒店七楼会议室进行。</p> 上午 <p class="ql-block">  首先由海口市第一中学的姚实彦老师主持课前介绍。</p> <p class="ql-block">  姚老师指出撰写学术论文是培养骨干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加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训练。撰写论文过程中如何选题,怎样构思,怎样写出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如何投稿,是大家面临的共性问题。</p> <p class="ql-block">  很幸运,主办方为我们请来了陶教授,为正在迷茫于论文写作的老师们提供指导,引领大家拨开写作多迷雾,解开论文写作的奥秘!</p> <p class="ql-block"> 🌸 专家风采🌸</p><p class="ql-block"> 陶侃,编审/教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期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分会副理事长,全球华人探究学习协会理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政策专业委员会理事,现任《远程教育杂志》(CSSCI期刊等)执行主编。</p> <p class="ql-block">  陶教授带来的讲座主题是《新技术视域下的论文选题、规范与投稿》</p> <p class="ql-block">  陶教授首先从信息技术发展推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转型的视角出发,指出教师开展科研成为一种刚需。然后具体从新技术视域下的教育科研,论文与课题的选题与撰写,学术的规范性与精准投稿,提升科研素养的有效途径四个方面,阐述了什么是学术论文?如何发现教科研问题?如何进行选题?如何搜索,整合和阅读文献,提出了论文写作的“五功”——选题功、搜索功、阅读功、整合功和投稿功,尤其是重点强调了论文选题时要有跨界视角,把握好实(实在、实用)、小(切入点宜小)、准(有探讨价值)、新(具有新意)四点要求,并结合实例详细阐释了论文写作的具体方法和规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陶老师的讲座有章可循、有例为据,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解决了我们论文写作与课题研究困惑,同时也拓展了论文写作与课题研究思路,增强了我们撰写论文与进行课题的信心,让我们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边聆听边思考,时间就在不知不觉过去,在大家意犹未尽中,陶院长的讲座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  讲座结束后由三亚第一中学龚祚奎老师做课后小结,他指出陶教授的报告,发生在各位同学培训考核时间节点,以大量实例为基础,深入剖析了中学教师在论文写作中为常见问题,三个小时报告完美体现了“五度”:即有温度,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有厚度,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学教科研论文写作虽然没有一个划一的标准,但陶教授有感于各位老师求知若渴多精神,欣情透露了核心秘诀,即“五多”:多搜索、多阅读、多思考、多练笔、多修润。感谢陶教授倾囊而授,传经送宝,指点迷津!</p> 下午 <p class="ql-block">  下午,由郑朝晖老师带来《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程实施研究》的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 🌸 专家风采🌸</p><p class="ql-block"> 郑朝晖,语文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上海市双名工程主持人,华东师大名工程主持人,华东师大MOOC中心兼职教授,上师大兼职教授,上海市建平中学党总支书,上海市建平教育集团秘书长。专栏作家(《上海教育》:行走空间;《语文世界》:郑老师说诗;《七彩语文》:窗外谈诗等7。著有《翰墨春秋》,《好教育改变人的气质》,《满眼繁花一一个语文教师的成长手记》,《语文文本解读举隅》。主理微信原创公众号“一个教师的行走空间”。</p> <p class="ql-block">  讲座开始,郑校长指出双新的提出实质上是为了更好地落实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更好地体现育人方式的转变,更好地体现儿童成长得规律。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学生学习是如何陷入困境的原因,指出我们的教育要“眼中有人”,要多想想后进生的感受,因为只有知道了学生学习困难时的状态与心理,我们的教学设计才能有的放矢,也才能谈教学的“效率”。</p> <p class="ql-block">   如何才能真正让课堂教学有效呢?郑校长指出两个与学习有关的理论值得我们关注。</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是“最近发展区”理论。学习总是在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发生的。教学要适合学习者的难度,太容易无法激起兴趣,但太难学生就直接躺平了,要充分考虑挑战性和实现性之间的平衡 。</p><p class="ql-block"> 第二个是没有比“安全”的学习环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的课堂最大的问题大概就在误解了“激发竞争”的适用范围,总是认为只有让学生时时处于紧张不安中,他们才能学到东西。其实竞争只能让人手足无措而不可能让人有所增益。学习更多是在平和安定的心理状态下发生的。</p> <p class="ql-block">  最后郑校长指出提升学习效率的深度学习必需关注学生兴奋点,必须关注学生本身的发展,关注学生自身的需求,不能单独的以成绩来衡量学生,不能无限的给学生加担子。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在情境中学,转变育人的方式,关注学生成长,使之身心协调,课堂教学才具有有效性。</p> <p class="ql-block">  郑校长的理念契合了国家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即一核四层四翼的理念。这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以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为核心,关注学生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等能力培养,并注重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造性,从而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p> 与会老师们认真笔记 感悟与反思 <p class="ql-block">  学习反思不知倦,培训结束意犹酣。今天的培训,完美落幕,一次学习,一次蜕变!感恩省骨,感恩最美遇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培训无止境,发展永不停!</p> <p class="ql-block">编辑:陈丽娟</p><p class="ql-block">拍照:郑锋</p><p class="ql-block">文案策划:历史组所有小伙伴</p>

学习

学生

论文

老师

写作

教育

选题

教授

培训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