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美术馆(上)

刘海影

<p class="ql-block">这幢建筑就是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我们熟知的有两个国家美术馆,英文都叫National Gallery,一个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美国国家美术馆,另外一个位于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边上的英国国家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美国国家美术馆的馆藏基本囊括了从14世纪开始一直到现在的收藏,它的总馆藏大概是15万件多,和大都会的300万件比相差很大。但是这实际上是不可比的概念,因为大都会是一个真正的博物馆,虽然它名字是叫Museum of Art,但是它更博,它并不是只限于绘画、雕刻和装饰艺术,它还有很多很多的类似于文物,甚至很多是很小、很碎的收藏。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的收藏只有两类:一类是绘画和雕塑,就是纯艺术,还有一类是装饰艺术,所以它的收藏不可能像大都会博物馆达到非常大的数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华盛顿国家美术馆永久收藏的绘画、雕塑、装饰艺术、版画、素描、摄影的总数有15万件,这些收藏从哪里来呢?全是博物馆去买的吗?不是的,全是捐赠的。有一个叫做安德鲁•W•梅隆的人(Andrew W. Mellon),曾经担任过美国财政部长,他是美国国家博物馆的奠基人,他把自己的收藏全部捐献。但是他都不像别人,捐献以后要给我建一个厅,或者给我刻一块牌子,他做好事不留名,而且他用这样的行为以身作则,去激励其他富有的收藏家把他们的收藏捐献给国家,捐献给政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梅隆最重要的收藏是在1930年到1931年期间他从苏联艾米塔什博物馆,也就是冬宫博物馆,购买了21件珍贵画作,当时这是一个国家行为,当时苏联因为经济上的需要对外销售一些作品,这些作品就被梅隆购入。梅隆很有钱,他的钱不是在财政部长任上赚的,是自己家族企业赚的钱。这21件珍贵画作囊括了拉斐尔、提香、杨•凡•艾克等等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的真正的杰作,这些杰作奠定了美国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的馆藏的基本的底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他捐献这些画作的时候,国家美术馆还没有建成。后来在他捐献作品和捐献资金的激励下,政府终于制订了一个计划,并且在1941年开工修建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建筑。这个建筑就是国家美术馆老馆,现在叫西翼。西翼在1941年建成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成为西翼是因为后来美术馆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捐赠收藏,于1978年在老馆的东边进行了扩建,新馆被称为是东翼。东西两翼之间有地下通道相连。新的东翼是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和老馆的古典建筑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建筑师是我们熟知的已故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东翼的设计充满了简洁的直线、斜线,后面的金字塔形屋顶其实都是贝老惯用的一些建筑语言,我们将会在下一部分讲贝聿铭的这个东翼建筑。</p> <p class="ql-block">升座的圣母子,13世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升座的圣母子》看上去不太像油画,很像版画,实际上也不是,更不是油画。他是用坦培拉 (tempera) 材料绘制在木板上的。坦培拉材料就是蛋彩画,用鸡蛋清和色粉调和进行绘制的一种绘画方法。油画要更晚一点出现,是在14世纪的末期才在欧洲出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升座的圣母子》这幅画看上去是一个典型的拜占庭风格,拜占庭就是东罗马帝国。像这样的圣母子的雕像还有一个词就是icon。我们今天的icon这个词是图像的概念,其实不对,在中世纪的时候icon指的是圣像,是基督教里面的专用词,指的是圣母子、耶稣,或者一些重要的圣人、上帝等等一些图像。这个词来源于希腊,他的词源来自是希腊的一个词汇,本身是画像,但是那个时候没有对普通人的画像,都是圣像。所以它本身的含义是对圣人的画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拜占庭时期,甚至更早,比如说罗马帝国时期,其实这样的画像的是相当多的,材料也很丰富,除了画在木板上的蛋彩画以外,还有很多镶嵌材料,比如说马赛克,如说拿一些石头或者是一些贝壳镶嵌了一些作品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的第一幅画从这幅画讲起有两个原因:第一点原因是美国国家美术馆的收藏的是从中世纪开始,从拜占庭这个时代开始,这种收藏里面最多的作品就是和基督教有关的圣像题材,或是和基督教有关的一些宗教题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代美术史届,或者艺术史届都不把圣像这种画种当作艺术创作,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圣像的绘制是有严格的标准的,大部分是按照固定的图式进行复制,但是从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其实中世纪拜占庭时期的圣像有着非常鲜明的风格和特色,比如说他们衣服折皱的画法,圣母、圣子的服装的衣服褶皱和我们平常看到的画法完全不同。有一种图案式的、像太阳光芒的放射感来描绘衣服的衣褶变化。背景的椅子也是,这个宝座好像是和城堡的形式结合起来。再有就是脸部、手部的画法带有一些立体感,和身上、宝座的绘制方法不太一样,其他的地方是装饰的,身体部分带有对三维的立体感的表述。</p> <p class="ql-block">背景一般都会有天使,就像在佛教中可以看到佛的边上一定会有菩萨,在基督教的题材里也是同样道理,在天父或者是圣母子出现的时候,周围一定有其他的人,或者是天使衬托。</p> <p class="ql-block">这是圣母的一个头像。很多评论都说中世纪的圣母是呆板的,没有表情的,其实我们要仔细看了会发现,虽然他们的图示方法、构图方法非常接近,但是因为不同的画像出自不同的画家之手,每一个画家画出的圣母的表情有非常不同的微妙的差别。比如这一幅,我们看到那个眼睛的感觉,似乎带有一种光芒,虽然长长的鼻梁、小小的嘴巴、圆满的脸庞的画法都是标准的,统一的,但是很多细节在不同的画家的表达下,会呈现出具有个人化的一些特色。</p> <p class="ql-block">这是圣子耶稣。圣子耶稣在这种图像里面,有的时候大家会觉得不像小孩。没错的,这种图像的绘制经常把耶稣描绘成一个缩小版的成人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圣托,圣母子,约1310/1315,杨木板,蛋彩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和拜占庭时代,我们终于即将见到文艺复兴的曙光,在这个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画家是乔托。这是乔托所画的圣母子,和前面我们看到的拜占庭式的圣母子构图方法、造型方法都非常相像,但是表现的语言开始产生很大的差异了。比如乔托所绘的圣母子的背后的背景,头光、图案的处理是平面的装饰,贴金箔然后刻线的方法,但是衣褶的处理和刚才已经完全不同,身体的处理虽然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圆润,还是一脉相承的,但是总体的感觉已经给我们呈现了一种向三维空间发展的变化,这就是从拜占庭时期向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转变的一种绘画风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乔托在历史上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就是因为他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从拜占庭一脚迈进了文艺复兴,如果没有他,可能文艺复兴中后期的很多画家还在像拜占庭时代那样进行绘画。乔托的重要贡献就是改变了绘画的图示,他在常见的拜占庭式画法中的加入透视感,从而使绘画更具立体感和深度空间的表达,为文艺复兴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乔托的作品里人物非常立体,衣服的褶皱表现得很自然,整幅作品里张力很强,也有很深远的透视感。美术史上认为乔托是最早的企图画出有透视感和深度空间的画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很多人在看乔托的时候,对照美术史评价,有时候会觉得感觉不到,会觉得达芬奇或者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的明显比他有透视感,但是我们要注意乔托比他们要早很多年。乔托的出生年代是1267年,达芬奇的年代应该是1465年左右,差了200年。虽然我们讲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时间很漫长。</p> <p class="ql-block">这幅画还有一个小秘密,就是他不是一个独幅画。在拜占庭时代和文艺复兴时代,很多绘画作品都不是单独一幅,而是一组祭坛画的其中一部分。我们从这样一个构图就能够看出来,目前保存在美国国家美术馆的这一幅祭坛画只是整个祭坛的中心的一部分,另外还有两部分:左边一部分秃头的这位的是表现的传道士圣约翰,右边一块表现的是圣劳伦斯。注意在基督教的图像史上有两位约翰,一位是传道者约翰,还有一位叫施洗约翰,他们是有根本差别的。</p> <p class="ql-block">之前我们看了两件作品:乔托的圣母子还有拜占庭风格的圣母子,都是坦培拉的画,就是用鸡蛋清和鸡蛋黄调和色粉绘制的木板或者其他材料上的绘画。自从有了杨•凡•艾克,油画开始诞生。下面那我们来看一看杨•凡•艾克的一幅作品《天使报喜》。这幅画我们会做一个精读,因为这幅画确实太精彩了。</p> <p class="ql-block">扬•凡•艾克 (Jan van Eyck),《天使报喜》,约1434/1436</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画的时间大概是1434年到1936年,距离刚才乔托的圣母子过去了100多年的时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先来看一看这张作品的一个完整构图,也是竖长的。只要看到这样竖长的构图,又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那就应该不是单独一幅画,而是祭坛画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杨•凡•艾克是谁呢?它被称为油画之父。他的头上的冠有很多名词,比如说有一个画派--尼德兰(Netherland,今天荷兰的正式称呼)画派,当时的尼德兰包括了荷兰和今天的比利时这两块地方。另外这个地方后来又被称为弗拉芒,所以他又被冠以娱弗拉芒画派的早期画家的美誉。另外还有一个词,叫做北方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实际上分的南北,而且北方更早,北方的像杨•凡•艾克的时代是远远早于达芬奇的时代。实际上早期是北方,就是荷兰比利时这一块地方,他们的绘画先发展起来,后来又反过来影响了南方的意大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杨•凡•艾克的名气虽然很大,不过他能留下来的文字资料非常少,人们对他知之甚少,连他的出生年月日都搞不清楚。一般认为大约在1390年和1400年之间,但是美术史上都把油画的传播,甚至是油画的发明归功在杨•凡•艾克以及他的哥哥,休伯特•凡•艾克的头上,所以称他为油画之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油画诞生之前,大部分画家都是用蛋彩画颜料作画的,但是也有很多不安分的艺术家、画家或者画匠,经常会试验各种各样的材料。尼德兰这个地方的很多艺术家都实验过用油来调和色粉。什么油呢?用亚麻仁油来调和,使用一种很细的研磨方法,把油和色粉的研磨在一起。并不是简单的掺在一起,那样的颜料是很粗的,不能使用。在凡•艾克的时代,这种方法达到成熟,油画诞生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油画和蛋彩画的特点有非常大的差别,油画干的速度慢,它的优势就是可以轻松的衔接色彩的变化,变化会非常细腻。而蛋彩画因为是用蛋黄和蛋清,干得快,它的色彩衔接就不是很光滑,会不好衔接。那怎么办呢?蛋彩画的过渡都是拿线条,拿调好颜色的笔画线条,像画版画一样的画线条,像画素描一样。油画就不一样。大家经常说油画看不到笔触,因为它干得慢,所以可以拿一些小笔在中间做过渡,甚至拿一些毛茸茸的笔在中间的轻轻把颜色衔接起来。</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仔细看一看杨•凡•艾克这幅《天使报喜》的绘画细节。这幅油画的名字叫做《天使报喜》。《天使报喜》对应的中文有很多种叫法,有的叫《圣母领报》,它的英文就是Announciation,就是我们今天的公告等等,告知的意思。他的内容就是描绘的一个大天使加百列(左边的这位有翅膀的)向童贞女玛利亚告知,她将由圣神降孕,诞下上帝之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画把整个尼德兰画派典型的写实、细腻、细节和整体感高度融合的风格展现无遗,细节又非常有神态,这是很难做到的完美结合。另外写实和神秘的象征也结合得非常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一点点来看细节。《天使报喜》也称为《圣母领报》,就是看从谁的角度来讲,如果从大天使的角度来讲,就是大天使向玛利亚报喜,如果从玛利亚的角度来讲,就是领报,叫做《圣母领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段情节记载于《路加福音》第一章,是这样说的:天使加百列奉神的差遣,往加利利的一座城去,这座城叫做拿撒勒,所以我们记住了耶稣被称为拿撒勒人。天使到哪里去呢?到一个童女那里,是已经许配大卫家的一个人--约瑟夫,童女的名字了叫做玛利亚。天然进去对她说,蒙大恩的女子,我问你安,主和你同在。你要怀孕生子,可以给他起名叫耶稣。你要他要为大,成为至高者的儿子。玛丽亚听了很奇怪,就跟天使说,我没有出嫁,怎么会有这种事?天使回答说,圣灵要降到你的身上,至高者能力要荫庇你,因此所要生的圣者必称为神的儿子。玛利亚最后就说了,我是主的使女,情愿照你的话,成就在我身上。然后天使就离开她而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看这幅画的细节,它就是根据《路加福音》里面这段描述绘制的。大天使加百列满脸的喜悦,像小人书、动漫一样的,这段话竟然从他的面前流动的出来,画家专门把它写了出来。这一组字写的就是“万福玛利亚”。童贞女玛利亚的脸的前面也有一行字,但是大家那行字是反着写的,上下颠倒。为什么呢?因为她说我是主的仆人,主人不在观众这边,在天上,所以她的字是反过来的,写成了相反的样子,供天上的上帝来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意玛利亚的头上有一条金线,这个往上,可以看到还有一些很奇妙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首先我们看到,天上有七道金光,从左上角的窗户照射进来。在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的表现同样题材的画面里面,其实环境是不一样的,有的题材的场景是把玛丽亚描绘为一名绣娘正在绣东西,或者正在打毛衣的感觉,她的环境是在自己家里。但是这幅画的场景是在耶路撒冷的圣殿里,教堂内部的场景设置意义重大而且非常新颖。杨•凡•艾克似乎是第一个把《天使报喜》或者《圣母领报》的题材表现在圣殿或者教堂里的一位画家。在低地国家,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荷兰比利时这片地方,《天使报喜》的有教堂环境的绘画还是非常受欢迎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外我们可以经常可以看到,法国版的《天使报喜》通常是发生在家庭里面,当然尼德兰也有,像汉斯•梅姆林华在大都会博物馆有很大的一幅,也是发生在家庭。另外意大利的《天使报喜》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在一个柱廊里,一个拱廊中,风格是完全不同的。这样的环境变化就可以基本判断出来,是哪个文化下所描绘的《天使报喜》的题材。窗户的金光进来,像金色的钢丝一样,金光开始是七道,从左上角的窗口摄入,代表圣灵的七个礼物,包括了对耶和华的智慧、理解、劝勉、坚韧、知识、虔诚和敬畏。基督教的宗教绘画里充满了这样的暗喻。</p> <p class="ql-block">刚才的七道金光再往下走,快达到玛利亚的头部的时候,就化为一只灵鸽。在基督教的题材里的很多画面会出现这样的鸽子。我们看到这样的鸽子就意识到他是圣灵的一种化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幅作品中对细节的重视,使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有暗示意义的内容:包括后面背景的窗户,还有柱头上的图案和浮雕。仔细看那个柱栏上的窗户和浮雕,表现的都是圣经里的一些题材。另外建筑的一些样式,拱券等等,墙上的壁画,没有一件道具是随便添加的。</p> <p class="ql-block">再来看一看大天使加百列的一些细节。她头上戴了一个非常璀璨的冕,这个不能叫王冠,因为她不是王,只能叫做头冠,或者冕。上面镶嵌的有珍珠、蓝宝石、红宝石,我们体会那种质感的表达,不管是金属的,还是宝石的,还是珍珠的那种晶莹剔透,都表达得非常好。而且我们会发现,它并不是那种非常腻,非常死板的用笔,而是用笔轻松解决,几乎是一笔过去还没有修改,这是最难的。我们把每个局部还可以放大,再放大以后,我们发现其实每一个局部都像一幅写意。大家记住这个描述,如果放大以后局部非常像写意画风,说明这个艺术家是很牛的。如果放得很大还看不到笔触,一般情况下这个画家就没有用笔,说明他画画的时候不是很肯定。这种水平是写实水平达到颠覆的艺术家的体现,就像武侠小说中的大侠,不用摆姿势,随手挥洒都是满满的画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外看他的头发、服装,甚至天使的翅膀,也都是画得非常轻松,是轻松自由的路数。甚至脸上的笑容,我们也能感受到。还有五官的细节。大家可以仔细看她的眉毛、眉弓、眼睛,包括眼皮等等。其实最有意思是嘴,不是嘴唇,嘴唇里面的暗里透出了牙的反光,画得特别好。可能大家都听说过,画眼睛很难。但是其实画牙最难。如果露出来牙就很难画。没有完全露出来,只有在阴影里稍微有一点反光是最难把握的,而凡•艾克表现的太好了。这样的细节,如此的表现力,让我们很汗颜,这都是5、600年前的艺术家!</p> <p class="ql-block">我们再来看看玛利亚的长袍。玛利亚的蓝色长袍很经典,一般情况下玛利亚身上的服装主要是两种颜色,要不就是蓝,要不就是红。蓝色一般都是用的青金石的颜色,文艺复兴时期的红色有一些是矿物质的,有一些宝石做成的红色。稍晚一点,等到西班牙人占领墨西哥以后,墨西哥有一种叫做胭脂虫的红色,逐渐运到欧洲大陆,那个时候的红色就更加漂亮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家可能认为这个蓝色保存的这么好!其实不是的,这个蓝色是修复过,因为这个画原来是冬宫的藏品,沙皇时代从欧洲买入的绘画,后来就一直保存在冬宫,苏联成立以后,冬宫变成了博物馆,还是保存在这里。但是在1930年到1931年期间,他们对外出售了一批杰作,曾任美国财政部长的安德鲁•M•梅隆就买下来21幅,后来全捐给了国家博物馆,这幅就是其中一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杨•凡•艾克这幅画是画在木板上的,我们看到它是一个竖长条。看到这种竖长条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首先就要想它一定是祭坛画,祭坛画没有画在布上的,都是画在木头上的,在木头的表面会做底子,一般用石膏,或者是其他的一类的,像我们今天用的立徳粉等等这类的材料做底,做完底以后表面刷胶,然后在胶制层以上绘制油画。但是东宫的研究人员和保管员,后来把这幅木板上的油画转移到布上,怎么转移的呢?他们把木板的绘画的背后一点点全铲去,就只保留了木板上面的基层,就是石膏或者是其它粉制做的基层,以后把它转贴到画布。实际上操作起来非常麻烦,结果是大天使的那块颜色保留得非常好,但是圣母的蓝色基本脱落,我们看到的蓝色,是美国国家美术馆的一些专家,后来根据X光的发现,发现底层上的素描保留的很好,根据那个素描一点点修复的蓝色。</p> <p class="ql-block">我们再来看看圣母的长袍下半部这块,其实里面很多细节。首先有一个百合花。在表现《天使报喜》的题材里,绝大多数都会出现百合花,或者插在桶里,或者是放在其他地方。而这个百合花是有含义的。它代表圣母的贞洁,因为圣母并不是因婚怀孕的,所以必须要用这样的一些象征代表圣母的贞洁,是个童贞女。另外我们注意她还有一本圣经,大多数表现《圣母领报》题材都会出现一本圣经。我们可以看到这本圣经画得非常漂亮,这本书一定是那个时代的尼德兰地区的手写本的,那个纸绝对不是印刷纸,应该是羊皮纸,另外上面还有很多插图、彩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翻开的这一页,一定是讲的《天使报喜》的场景。我们把细节放大,可以看到其实画家画的时候并没有一个个的写字。因为这个书的面积很小,我们仔细看很潦草,但是远看的感觉非常好。其实老师自己的画画也是,大字可以写得比较逼真,小子你如果去照着描,就弄巧成拙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外就是服装的褶皱。玛利亚的蓝袍的衣褶全是经过处理的,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地方直线再街上一个圆线,立体的表达,明暗交界线,反光、阴影的表,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衣褶没有这么漂亮,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不管南方还是北方的共同特点。那个时候大师特别善于整理这些衣褶,不是说在衣服上把它整理出来,而是通过他的眼睛和画笔,把衣褶整理在画布上,整理在木板上,画成油画,画成蛋彩画。</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地板。这个地板上有很多像连环画一样的题材。这些题材来自于《旧约圣经》,我们可以看到两个,远处那一个有一个人抱着柱子,这是旧约里面的参孙和达利拉的故事。前面的这一幅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在把一个很高个子的人的头斩下,上面还有一排字David,这是年轻的大卫击杀了巨人歌利亚。这幅画其实从头到脚充满了细节,每一个细节都隐含了很多含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就是尼德兰时代最著名的画家、欧洲的油画之父扬•凡•艾克的一幅杰作《天使报喜》。</p> <p class="ql-block">《女士画像》,罗吉尔•范•德•韦登 (Rogier van der Weyden),约1460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我们再来看另外一幅画,是画像,作者的名字叫做罗吉尔•范•德•韦登,画于1460年。范•德•韦登的画的特点就是表现得特别细腻。他和我们前面看到的几位画家的画法还不太一样,他更接近于生活化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人物的表达非常的有血有肉,甚至是有感情的画法,而且着装那也不太注重像《天使报喜》的那种装饰感,而非常的生活,也非常的真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女士画像其实是很小的,应该是34x25.5厘米,比A4纸长一点点,是一副小型的橡木板上的油画。范•德•韦登也是尼德兰的画家,他和杨•凡•艾克都属于尼德兰早期非常著名的画家之一。这幅画里这位女士的神态非常谦卑和内敛,身材苗条,目光低垂,两手相握在腹部前方。他的肩膀看上去不是那么宽,头发紧紧地扎起来,额头非常饱满,头上戴了一个精心设计的一个头饰,还有一个纱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画的是范•德•韦登唯一有签名的女性肖像,但是模特的名字没有记录下来,我们也无从知晓。一眼看上去这个女子的年龄大概在十几岁到二十出头,脸部是3/4的侧面,深蓝色背景把观众的视线聚焦在人物的表现中。她的头饰、衣服和脸、手成为这幅画的视线中心。</p> <p class="ql-block">仔细看看他头饰的细节,头发紧紧的竖起来的感觉,还有头上的透明的面纱。这个透明的薄纱几乎没画几笔,基本上就是在一些有褶皱的地方,还有和脸部交接的地方做一点处理,那种透明的感觉就油然而生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再来看看脸部的细节。看看眼睛、眉毛,那个时候人们似乎对眉毛不是特别重视,而有意简化眉毛的色彩,既没有画眉,甚至把眉毛都给拔掉。这幅画里我们发现,嘴唇非常漂亮,尤这个女孩下嘴唇厚厚的,厚嘟嘟的圆圆的翻下来。</p> <p class="ql-block">我们再来看看她的手的表现,范•德•韦登的手的画法非常强调线条的处理。我们知道手是最难画的,两只手插在一起更难画,但是他处理的特别好,每一只手指给我们感觉都特别有表情,特别有姿态的感觉。另外可以看到他有一个红腰带,这个红腰带头部的一些金属饰件做得非常精细,还有手上还露出一个戒指,戒指上刻着一个篮色的十字架,这个戒指对我们了解当时的金属首饰可以做一个参考。</p> <p class="ql-block">这个是达芬奇的非常著名的《吉内韦拉•班琪》这幅画,大约画于1474年到1478年,也是一幅画在木板上的油画,尺寸是38x37厘米,也不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吉内韦拉•班琪是画里面主人公的名字,也是这幅画的名字,她是一个富裕的佛罗伦萨银行家的女儿,这幅画像里面的主人公面向右前方,根据研究,这幅画可能是她在16岁订婚时候委托创作的。按照文艺复兴时期的构图,原来的画面应该像蒙娜丽莎一样,能看到下面的双手,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也不知道是什么时间,画的底部被切割掉了。我们只能想象吉内韦拉美丽的双手应该是像蒙娜丽莎一样搭在胸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画的背景是一种很多刺的植物,大家可能对这个不熟悉,这个叫杜松树,大家知道杜松子酒,跟这个是一个单词,杜松树在当时象征着贞洁,这是文艺复兴时期女性的最大的美德。在意大利语中的杜松的写法和吉内韦拉的名字的写法非常接近,所以它本身带有一种双语的暗示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把细节放大,这幅画其实是达芬奇比较年轻的时候,20多岁的时候画的一幅画,当时的达芬奇对于人物的五官的描绘、骨骼和肌肉,包括解剖学的知识已经都非常丰富了,这个时候他还在他的老师的作坊里面工作,还没有完全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我们仔细去看她的眼睛,眼睛周围的三维立体感的表现,包括鼻子下的阴影、嘴角的画法,我们已经可以隐隐地感觉到他未来的画风,就是边缘非常朦胧,也刻画得非常厚重的转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艺复兴时期,绝大多数的女性画像出于两种目的:一种目的是订婚,一种是结婚。婚礼的画像通常是成对放,女性的画像在右边,男性的画像在左边,我们经常在博物馆会看到一对这样的绘画摆在一起。由于吉内韦拉的画是脸朝右的,所以她的右边不可能有画,男性的也不可能放在左边,所以基本可以判断它这个是订婚时候用。那订婚时候用是干什么用的呢?应该是因为双方没有见过,当时是要画一幅油画,给到对方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画其实还有一些不太容易理解的地方,按道理如果订婚用,她的服装、首饰应该都会刻画得非常的豪华,但是这幅画里比较简朴。因为当时豪华的服装和首饰是显示家庭财富和家庭地位的,这也是让我们后人不太容易理解的这幅画的地方。从色彩上来看,吉内韦拉的脸色比较苍白,脸颊、眼窝虽然都能感觉到那种轻微的薄薄罩染的红晕,但是整体上脸色的给人比较苍白的质感。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技法来看,她脸色中苍白的部分应当是第一层单色油画所绘。</p> <p class="ql-block">当时画画和今天不一样,当时都是拿黑加白画第一层,然后不断的把透明的颜料罩染上去,所以仔细看可以看到眼皮右边的一条线。这条线就是底层素描反射出来的一条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达芬奇传世作品来看,这幅画的面部依然是显得过度苍白,也可能和500年来的色彩的褪化有很大关系。</p> <p class="ql-block">我们再看他的鼻子和嘴部,我们能感觉到年轻时候的达芬奇已经把生命的温顺的感觉表达得非常好了,无论是表现技巧,还是对解剖知识的把握,我们看到这些细节都是让人非常吃惊的。当我们凝视画里面的鼻子、嘴巴的时候,我们似乎能感觉到他们的轻轻的息动,好像摸一下就能够感受那种有弹性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这是头发的细节。把头发放大,其实当时画头发是有一套程式化的,很像今天的弹簧,那种一卷的铜丝卷在一起,当时都是作坊里面的学习的一些方法。其实到了达芬奇后期的时候,画这种头发都画得非常轻松了,不会画得这么这么拘谨。这种画法当是都是作坊里培训,和今天在学院里教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p> <p class="ql-block">桑德罗•波提切利 (Sandro Botticelli),朱利亚诺•德•美第奇,约1478/148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那我们再来看一看另外一位著名的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他的著名作品包括了《维纳斯的诞生》和《春》,都保存在佛罗伦萨。现在我们来看看他一幅很重要的作品,《朱利亚诺•德•美第奇》,是美第奇家族一位重要的成员。这个家族是当时文艺复兴最重要的艺术赞助人。这幅画画的就是美第奇,他前面有一个名叫朱利亚诺,这幅画那大概是画于1478年到1480年之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佛罗伦萨统治者是洛伦佐•美第奇,他的弟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穿红衣服的这位,叫朱利亚诺•美第奇。在1478年的复活节那天,发生了一次行刺事件,统治者洛伦佐及时逃掉了,逃到了一个圣器收藏室里躲过一劫。虽然他后来很快就恢复了对佛罗伦萨的秩序的控制,恢复了管理,但是他的弟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朱利亚诺•美第奇,就不幸被刺遇难。朱利亚诺被刺杀让佛罗伦萨各界都非常震惊,洛伦佐就下令绘制了许多他弟弟的肖像,并公开展示,当时波提切利也受命根画了这幅画。跟据这样的情况来看,这幅画并不是写生,波提切利可能是根据朱利亚诺生前的一些作品来画的。另外有一种说法认为,他可能是根据朱利亚诺死后,从他脸上翻了一个石膏遗容的面具的进行细节刻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画面里有几个暗示了一些内容,比如背后有一扇打开的门,这个是暗示是灵魂的飞翔,和死者即将去到来世的一个通道。前面的鸽子就是预示着灵魂即将飞翔。这都是当时的绘画作品常用的暗示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彼得罗•佩鲁吉诺,《受难基督与圣母、圣约翰、圣杰罗姆以及圣抹大拉的玛利亚》,1482/148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我们再来看一幅佩鲁吉诺的作品,是一幅三联的祭坛画,表现在受难的基督以及圣母、圣约翰,还有圣杰罗姆,还有圣抹大拉的玛利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画是一幅三联祭坛画,中间是一幅大的祭坛画,左右各两边各一联。一般的中间的那幅是主要内容,这部分表现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下面有两个人,左边的这一位是圣母玛利亚,另外那一位就是使徒约翰。左边的一联是一个上半身裸着,基本秃头的老者,他的背景里还有一头狮子。这几个画面的元素,我们立即就可以判断出来,这就是圣杰罗姆,或者翻译成圣洁柔米。他在圣经的历史上的贡献很大,他当时用很长时间学习了希伯来文,然后把当时的希腊文的圣经重新翻译,对于圣经的定本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国际翻译界,他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作为祖师爷来对待。右边这一位就是抹大拉的玛利亚。她在耶稣的生平里还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她不仅是一个使徒,有的时候带有一些神秘的特色,比如说《达芬奇秘密码》里就说她是耶稣的爱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这个祭坛画里,我们可能就对我们前面讲到的作品,比如杨•凡•艾克的那幅《天使报喜》,会有一定的了解。在当时,从中世纪到拜占庭时期,到文艺复兴时期,像这样的祭坛画都是教堂里需要的。当时的绘画并不是像我们今天摆在家里,挂在墙上做装饰,更多是摆在一个特定建筑环境里,和建筑环境成为一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画家佩鲁吉诺有一个很著名的学生,就是拉斐尔,而且佩鲁吉诺的画风的对拉斐尔的影响很大。仔细看画面人物的画法,佩鲁吉诺的特点的就是每个人长得很像,你看圣杰罗姆、耶稣,还有使徒约翰,还有后面那个抹达拉的玛利亚,看脸型、画法都很像。拉斐尔也有这样的特点。拉斐尔画里的人物也是长得有一套特定的拉斐尔的语言,而且拉斐尔的人物画,很多是受到了他的老师佩鲁吉诺的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画原来是放在意大利的西耶那的一个教堂里,1796年到1797年之间,法国军队入侵意大利,这幅画被法国军队没收了。后来又被沙俄驻罗马的大使购买,购买以后他就把画运到了莫斯科。1886年,这些藏品又被出售,后来就到了冬宫。再后来就到了苏联的冬宫博物馆。在1931年的时候,这件祭坛画就跟着另外20件杰作一起被卖给了安德鲁•梅隆,然后就来到了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耶罗尼米斯•博斯,《死神与守财奴》</p><p class="ql-block">Hieronymus Bosch, Death and the Miser, 约1485-149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再来看一幅特别有意思的一件画作,叫做《死神和守财奴》,他的画家非常有名,叫做耶罗尼米斯•博斯。很多中文把他翻成薄希,或者博士,也有很多是用博斯。这幅画画于1485年到1490年之间,也是也是一个竖长条,也就是说,它可能是一组祭坛画中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画细节非常多。15到16世纪的尼德兰地区,有很多画家善于画化这种讽刺现实的画风,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就是耶罗尼米斯•博斯。他的画里非常生动、也很有创意的描述了人世间各种愚蠢的行径。博斯的一生像杨•凡•艾克一样,人们所知很少,但是能看到他很多的画。根据一些资料显示,他可能是一个极端保守的圣母兄弟会的一员,这也许能更好地解释他作品里表现的一些寓意,他的寓意都是警告世人的一种警示良言。他的画其实很难一下看懂,画里面经常可以看到恶魔怪兽,看到耶稣,看到天使,还有各种各样的人物和新奇的机械,具有浓浓的神秘和象征意味,所以说博斯是一个图像暗喻的高手。今天的科幻电影,包括很多动漫游戏,也从他的画里汲取不少创意灵感。</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看看这幅画的细节。首先看画的上半部分。上半部分有几个人物,这幅画的感觉非常像一个舞台场景。我们首先看到下面的床上坐了一个人,这个人瘦骨嶙峋,可能是即将要死去了。这个人本来应该是坐不起来了,但是他在天使的搀扶下终于坐了起来。天使希望他仰头能看到窗户上的耶稣基督,看到耶稣基督身上射下来的一束亮光。但是这个人是一个吝啬鬼,根本就没有抬头。他一直在关注一个恶魔要抢走他的一袋金子。另外边上一扇门有一个死神,这个骷髅披着白布,代表死神,死神拿了一把剑。我们知道丘比特拿的剑是爱情之剑,死神那个剑就是死亡之剑。另外的这幅画在他床的床幔的上方还爬了一个怪兽,这个怪兽拿了一个长杆子,长杆的前面好像是一个灯笼,这个灯笼里面盛的好像是地狱之火。这些细节非常有意思的让我们看到正义与邪恶的对立,同时也表现人本性难移的无奈。</p> <p class="ql-block">我们再来看画的下半部的细节。这个房子里面已经爬满了各种各样的死神、恶魔、妖怪,画面中间是另一个场景。这个人还是主人,这个主人已经生病了,但是他还在把他的金币放入到一个罐子,这个罐子的应该代表聚宝盆、聚宝箱。它也是有含义的,代表贪婪、物欲,这些中世纪教会最常批判的一些恶性。另外这个主人公手上还挂着背诵天主教玫瑰金的一个串珠。但这些宗教规则救不了他的生命,也改变不了他吝啬的性格,这显然是一种很明显的讽刺。在聚宝罐的边上,箱子里面有一个怪物,长得像一只老鼠。他正准备搬走这罐金币。箱子底下还有一些从地狱来的邪恶的怪物爬来爬去。画的右下角有盔甲、剑,这显然是对主人公的一种暗示,说明他年轻的时候可能是一位骑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门槛上我们还发现摊着一堆遗弃的丝绸,丝绸上爬着一个有一对翅膀的生物。这个生物看起来非常瘦弱,没有力量感,有人说这可能是博斯用来自嘲的自画像,表达自己爱莫能助的思维。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个守财奴最后的选择,但是从这个画面的整体来看,结局似乎并不乐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博斯画的应该也是马可福音中的一章,就是说“人就是赚得了全世界,赔上了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 这句话用博斯这样的绘画来传达,就显得更加真实,更是一种警示良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种类型的绘画源于当时的一部书籍----《死亡艺术》。这种书在15世纪下半叶非常受欢迎。那另外这个图画瘦长条,一定是祭坛的一部分,这幅画在木板上的绘画的可能是祭坛的一个左边的一联,其他的面板现在都已经丢失了。</p> <p class="ql-block">阿尔布雷希特•丢勒,《圣母子》,约作于1496-1499</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我们再来看文艺复兴中后期的一位很著名的德国画家阿尔布雷希特•丢勒的一幅《圣母子》。丢勒的画特别有特点,他画的圣母、圣子,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丢勒的风格。他的画和其他的画家的有明显的语言上的差别。这幅画也是画在木板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丢勒出生在德国的纽伦堡,他的父亲既是一位画家,也是一位金匠,所以他从他的父亲那儿不仅学习绘画,还学习了很多金属工艺,所以他后来成为一个很著名的铜版画画家。丢勒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北方艺术家的一个代表人物。他曾经两次前往意大利,向意大利的艺术家们学习关于艺术方面的知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幅《圣母和圣子》里,我们发现他的背景处理带有一点点意大利画家的风格,比如说像贝列尼的风格,就是很喜欢在背景上开一扇窗户。这种风格其实不是早期典型的尼德兰风格,而是来自意大利。但是我们看他远景的风景的画法非常细,层次非常丰富,景深非常远。这种画法就是受了早期尼德兰风格的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画可能是用于一个私人奉献的,就是说有一个人出钱做捐助人来绘制的,因为在画的右下角可以看到有个小人拿着徽章,这个徽章可能是纽伦堡的很著名的家族。左边也有一个。这两个可能是当时的一个家族。说明当时画家在画的时候就把捐赠人、赞助人的徽章、家族的一些特征,很隐蔽的画在了画面里面。这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很多画家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p> <p class="ql-block">乔尔乔内,《牧羊人的崇拜》,约作于1505-1510年</p><p class="ql-block">Giorgione, Adoration of the Shephrds</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我们再认识一位画家,也是很著名的,叫做乔尔乔内,他画了一幅很有基督教风格的作品,叫做《牧羊人的崇拜》,时间大概是画于1505年到1510年之间。乔尔乔内一直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并且他对后代的画家的影响很大。但是因为他的生命非常短暂,他的很多画实际上后面是一些画家接着完成的。他可能是在1510年的瘟疫大流行中去世的。我们知道拉斐尔也是在那个时候去世的。他最初是和贝利尼学习的,似乎受到了达芬奇的影响。提香就是他的学生,他的很多作品是提香接着完成,因为他很年轻时就去世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牧羊人的崇拜》表现的是什么题材呢?在耶稣降生以后,天使就到旷野里,首先遇到的就是两个牧羊人,他们就告诉他们,你们的救世主诞生了,你应该去看他们。这两个牧羊人就来到了玛利亚和圣约瑟以及耶稣所住的地方。当然根据圣经里描述的,应该是在一个旅馆的马厩里,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像是一个山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画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新的风格,就是在宗教题材的描绘中加入了非常优美的诗歌般的风景。比如画面左侧上角的风景,除了景深以外,带有一种诗歌的氛围,这种氛围在早期的尼德兰和早期的意大利的文艺复兴的绘画中的是少见的,所以说乔尔乔内给当时的绘画带来一股新风,就是被称为田园牧歌式的绘画。</p> <p class="ql-block">拉斐尔,《圣母子》,约作于1505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拉斐尔的《圣母子》。刚才我们也提到,乔尔乔内在1510年的时候死于一场瘟疫,拉斐尔也是在那一场瘟疫中被夺去了生命,去世的时候只有37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圣母玛利亚》作于1505年,就是他去世的前5年。圣母玛利亚身着鲜艳的红色连衣裙坐在画面的中央,怀抱圣子耶稣基督。在他们背后的风景展现了美丽而明亮的一天,远处有两个人向池塘行去,他们在欣赏周围的风景。放大看,在圣母的肩膀的左侧可以看到池塘,还有两个人,似乎有一个人是骑在马上。画面的右端可以看到一个教堂,这个教堂的圆顶和常见的建筑元素、结构,可以清晰的辨别是天主教会。</p> <p class="ql-block">我们再来看看画面的细节。拉塞尔的画可以说是当时的画家里描绘最美的女性,尤其他画的圣母。我们看一看这幅圣母的头像,脸上那种圆圆的感觉,脸颊那种红红的红晕,还有金发上披着一层薄纱。这个薄纱的画法的依然是只画了边上一点。就让我们感觉到了一种透明的质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拉斐尔的绘画放大以后,我们仔细看拉斐尔绘画的细节,其实画得非常轻松,并不是那样死板的来描绘,而是用笔非常的干脆利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外我们可以关注他的头发的画面的右边,有一条浅浅的金线。这个金线连起来是一个圆的,就是代表头光。他并没有死板的像早期拜占庭时期,是一个纯金的金光,而这时候只是用一条金线来代替。</p> <p class="ql-block">圣子耶稣的头部也是画得非常的轻松,包括他的眼睛、眼皮、黑眼球和高光,甚至内眼角一笔红色,画得非常透明。鼻子底部有一种透明的进深的空间,嘴唇的红色,还有两个脸颊的红色,都处理的非常好。特别有意思的是他的画面右边的耳朵,我们可以看到,从眼睛转到脸颊,再转到耳朵,好像有一层很深的进深。我们自己可以摸摸自己的这一块,大概有5厘米的进深,而耳朵背后亮了一点,正好是圣子的肩部。亮的一点以后,发现有一个十几、二十厘米的进深就过去了。这就是大师在表达立体空间、三维空间的时候,特别注意亮暗之间的节奏变化。</p> <p class="ql-block">圣母的手和圣子的脚画得非常有生命感,而且非常有生活情趣。圣母的手来轻轻的放在自己的腿上,而圣子的脚正好搭在他的手上,这实际上是一种语言的交流,代表亲切感。</p> <p class="ql-block">乔瓦尼•贝利尼,《众神的盛宴》,1514</p><p class="ql-block"> Giovanni Bellini, The Feast of the Gods</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的我们再来看一看另外一位著名的画家乔瓦尼•贝利尼的《众神的盛宴》,画于1514年。《众神的盛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乔瓦尼•贝利尼的一幅名作。当时关于《众神的盛宴》这种题材,贝利尼这幅画应该是比较早的,可以作为第一幅重要的作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艺复兴时候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题材开始发生变化。在文艺复兴之前,绘画的绝大多数题材都是宗教,到了文艺复兴的时候,宗教的题材应该减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神话题材,希腊神话的题材,另外还有一部分生活的题材逐步也开始发展起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画很有意思,我们看到了中国的青花瓷。这幅画画于1514年,对应的应该是我们的明朝,说明当时明朝的青花瓷实际上早已经远销欧洲了,而且在欧洲是非常受欢迎的。仔细看这幅画里面,可以看到好几件青花瓷。中间那位女性手里捧着一个大的青花盆,她边上的那个半人半人马,他的头上顶了一个盘子。前面一个摆水果的大盘子,这个也是青花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众神的盛宴》这样的题材,我们可以归结为是当时威尼斯画派的很重要的一个题材。另外我们可以关注到,这样的盛宴并不是在山顶上。一般情况下,我们描绘奥林匹斯山诸神的盛宴,都是在山顶上,但这个是在一个树林里面,是在山下面一个溪水边,非常有田园风光的表现方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意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神,有一些动物的形象。乔凡尼•贝里尼是威尼斯画派的一个创始s人,文艺复兴后期的一个伟大的画家。他的画像的风格,就是所有的人物非常像雕像,非常立体、非常的结实,而且画面中充满了诗情画意。他1516年在威尼斯逝世。这幅画其实是在她去世前几年才完成的,他去世以后,这幅画曾经被他的学生,像提香、多所多希等,进行了一些修改,比如左面的一些风景。但是人物这块没有做大的改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以世俗的享乐为主题,威尼斯画派的特点就是鲜亮的色彩。这幅画里,天空出现非常鲜艳的蓝色,人物身上穿的服装也是蓝色、紫色、红色,这些色彩都非常鲜亮,这是威尼斯画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另外画面整个的情绪给人的感觉,就是又丰富又热闹,这也是威尼斯画派的特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小汉斯•荷尔拜因,《孩童时期的爱德华六世》,约作于1538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我们再来看一幅小汉斯•荷尔拜因所画的《孩童时代的爱德华六世》,作于1538年。当时的宗教改革给德国带来了社会和政治动荡,为艺术家的谋生制造了很多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的画家荷尔拜因就在1526年的时候移居到了英国。他首先为托马斯•莫尔爵士以及他的朋友们画像,然后就很荣幸地得到了为国王亨利八世画像的荣誉,后来还成为一位宫廷画家。荷尔拜因为英国宫廷创作了很多宫廷肖像画,还创作了很多装饰性艺术,还为皇家设计了珠宝以及金属制品的图案,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他的肖像画里,非常强调人物造型的严谨和准确,强调肌肉和肌肉下骨骼的微妙结构。就像我们看到这幅画里表现的,年轻的爱德华六世五官的结构变化,非常富有细节的表现方法。荷尔拜因还非常精于对人物的神态和精神气质的表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爱德华六世是亨利八世唯一的儿子和未来的男性继承人。这张画像就是刚才我们讲艺术家品质完美的例证。爱德华在1637年10月出生,他是亨利八世的第三任妻子简•西摩所生的。那这幅画大概是在1539年左右完成。荷尔拜因把小王子描绘成为一个挺拔自恃的一个王子,一只手拿着权杖,另一只手张开表示祝福。他站在护栏前面的姿势是一种专门为皇室成员或者神圣人员的人物形象而设计的一种姿势。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前面还有一块板子,板子的上还写的文字,这是一首拉丁文的长诗。是当时一位著名的诗人理查德•莫里森所写的。这首诗也是对王室的一种奉承,强调继承权的一种表现。</p> <p class="ql-block">提香,照镜子的维纳斯</p><p class="ql-block">Titan, Venus with a Mirror, 1553-155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文艺复兴的中后期,还有一位重要的画家提香。提香有一幅名作《照镜子的维纳斯》,也保存在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这幅画完成于1555年,当时的提香已经年近80岁。其实油画家如果到了80岁的时候,画的画都很少有细节,因为手会抖,眼睛也花了。但是即便年老如斯,提香还是体现了他呈现给我们的艺术光华足以傲视千秋,我们也感受到这幅画是提香的艺术登峰造极的一个代表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画面里面,维纳斯非常丰满、健康,带着养尊处优的气息,这个是欧洲人的审美,和中国的审美不一样的。明代开始,中国对女性审美逐渐越来越瘦,其实在唐代的时候,中国的女性也是以胖为美的,非常端庄,非常健康。这个画里面的维纳斯有一种宛如出自世俗王侯贵族宅邸的贵妇的一种气质。她的头发盘绕起来,手腕、耳朵,还有手上都戴着各种各样的珠宝,精致、脱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画里的维纳斯正在看镜子里面的自己,似乎被镜子里面自己的美所吸引,整个的肉体内呈现出一种非常甜美的健壮的感觉。这幅画所表现的华丽和魅力已经超越了古典的规范,并且为16世纪的艺术家提供了一个新的艺术典型。维纳斯的姿态还有一个特点----非常像古典的雕像。提香可能从神奇的古代石雕中学习的女性的造型方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画是对女性形象理想美的颂扬,他的构图被后来很多艺术家所复制,象彼得•保罗•鲁本斯以及安东尼•凡•黛珂。提香自己一生也创作了许多像《维纳斯照镜子》,《梳妆的维纳斯》的一些同一主题的绘画,但这幅画是他画得最早的,也是唯一完全由提香的手所完成的,因为他的大部分的画是由他的助手参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画一直保存在他的房子里面,直到他在1576年的时候去世。</p> <p class="ql-block">埃尔•格列柯,拉奥孔,1604-1616</p><p class="ql-block">El Greco, Laocoo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现在来看一位画家埃尔•格列柯的画《拉奥孔》,画的年代是1604年到1616年。埃尔•格列柯是出生于希腊的西班牙画家,被誉为16世纪末期欧洲最后一位绘画大师。这幅油画的题材取材于希腊神话故事《拉奥孔》。拉奥孔的雕像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偶然被发现的,是从地下挖出来出土的。这幅油画的题材也是取材于拉奥孔。在特洛伊战争中,希腊人久攻不下特洛伊城,就想了一个木马计,把一些希腊士兵藏在一个大的木马肚子里面,然后佯装撤退,特洛伊人看到希腊人撤退以后,就想把木马作为战利品搬回城里。这时特洛伊城的祭司拉奥孔就提醒城里的人们,不要把木马搬入城内,以免上当。这一举动触犯了希腊诸神,因为拉奥孔试图破坏诸神要毁灭特洛伊城的计谋,于是雅典娜就派了两条海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活活铲死。而特洛伊人由于没有听从拉奥孔的劝告,把木马拉进了城里,最后也遭遇了灭顶之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整个画面的气氛相当浓烈、动荡。画面右上方的两个人物身份不明,他们正在看着受难的一家三口。这两个人可能是神派来的天使,正在监督惩罚的过程。远处我们可以看到山和城市,这个城市应该就是特洛伊城。把细节稍微放大一点来看,在他们受难的场景背后还有一匹马。这匹马可能象征的是特洛伊木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件绘画作品具有非常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它的主题的暗示了画家对于危机感和人类悲剧的宿命感的表现,让画面上的人物形象被一种非常强烈的扭曲感所表现。拉长、变形,这是格列柯的典型特色。另外他的画面里的人物色彩,比如说亮部,基本上是一点点肉色、浅粉色的感觉,他的暗部很多时候就是纯黑色。这也是格列柯的一个色彩上的特色。另外格列柯的整个画面就给人一种悲怆的气息,这种悲怆的气息来自于他画面的语言,人物的变形、拉长,还有他是用黑和惨白色来表现。</p> <p class="ql-block">彼得•保罗•鲁本斯,阿格里皮纳和日耳曼,约1614</p><p class="ql-block">Peter Paul Rubens, Germanicus and Agrippina</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再来看一幅特别有特色的作品,是保罗•鲁本斯的一幅作品,《阿格里皮纳和日耳曼》的肖像,画于1614年。鲁本斯是很著名的弗拉芒的画家,在1600年到1608年期间,鲁本斯曾经在意大利生活。那段时间里,他专心研究了意大利的古代雕塑,非常钦佩古代雕塑里的古典主义形式美、理想美,他就创作了一批以浮雕为主题,并把它们油画画的作品。这幅油画的原件是一组双人浮雕,这两个人物分别是古罗马时代奥古斯都皇帝的孙女,就是前面这一位,叫做阿格里皮纳,后面的那位是她的丈夫日耳曼,日耳曼是罗马帝国时期高卢和日耳曼史上最著名的一个指挥官。这幅油画就是把浮雕的形式用绘画表现出来。我们知道浮雕是利用起伏来表现空间的,实际上这些东西都是在一个平板上,但是我们从这个绘画里面发现,前面的人物和后面的人物有一段物理上的空间感。另外呢我们也可以看到,鲁本斯画的这两位其实长得很像,非常有夫妻相。我们观察头发的画法,观察红色的脸颊,还有鼻子暗部的红色,另外这种把人物画得非常壮硕的画法,这些都是鲁本斯典型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安东尼•凡代克,《伊莎贝拉•布兰特肖像》,约1621年</p><p class="ql-block">Anthony can Dy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我们来讲与鲁本斯同时代一位画家安东尼•凡代克所画的鲁本斯的夫人伊莎贝拉•布兰特的肖像。相信大家看到这幅画的时候,不会一下想到是凡代克的作品,肯定会想,这应该就是鲁本斯的作品呀!对的,鲁本斯也有一幅他画的自己妻子的油画,面容和这幅非常接近。</p><p class="ql-block">伊莎贝拉•布兰特是鲁本斯的第一任妻子,在1621年10月的时候,和鲁本斯关系非常密切的凡代克离开了安特卫普,在此之前他和鲁本斯是是非常好的朋友,也是鲁本斯家里的常客。凡代克的肖像画技巧当时在整个欧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鲁本斯也非常喜欢他这位肖像画家的朋友。后来凡代克就画了这一幅伊莎贝拉的肖像,但这幅肖像并不是写生的,他可能是根据鲁本斯在1920年为自己妻子所画的肖像所改编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画中的鲁本斯夫人穿着非常奢华,坐在一把椅子里。左手还拿着一把毛茸茸的扇子。背景有两种处理:一个就是左上方的红色的帷幕,右边和正后方是一个古典主义建筑形式的庭院。这种背景描绘的是鲁本斯的豪宅。鲁本斯曾在自己豪宅的花园入口设计了一堵意大利式隔墙,隔墙上面有一些雕像,包括神的使者墨丘利,还有智慧女神密涅瓦等等,这些雕像站立在墙上。在凡代克的画像里,他把密涅瓦(在希腊就是雅典娜)的雕像就放到了伊莎贝拉肩后面。我们放大看一看,看到这是一个雅典娜/密涅瓦的雕像竖立在那里,在人物的肩部和红色的帷幕之间的一块。他是想把智慧女神和他要表现的女性联系起来,形容女性的智慧。这幅画里伊莎贝拉的面部表情几乎和鲁本斯原来画的那幅一模一样,但是我们依稀从他们各自的画里面的也能感受到两位画家画风的差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伊莎贝拉在1626年34岁的时候去世,也是死于黑死病。当时这种传染病在欧洲也是非常厉害。1772年,俄罗斯的凯瑟琳二世皇后购买了这幅肖像。当时这幅肖像被认为是鲁本斯的作品,因为这幅肖像中的面部和鲁本斯的另外一幅画简直太像了。在1895年的时候,这幅画才被确认为是凡代克的作品。但目前关于这幅画到底是凡代克还是鲁本斯画的实际上还是有争议。,《伊莎贝拉•布莱恩特》这幅画后来进入了安德鲁•梅隆的收藏,后来捐赠给国家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戴贝雷帽的自画像,伦勃朗(Rembrant),1659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伦勃朗的自画像。伦勃朗一生画了很多自画像,这个画像里,伦勃朗坐在一个宽大的皮毛斗篷里面,双手紧紧相扣放在腿上。右上角的光线照射,正好照射在他的脸上,使得脸部显得非常亮。伦勃朗是一个善于用光线的大师,他的作品里经常是区分光线的层级的。比如画面中最亮的是视觉中心,然后次视觉中心是两边的头发的亮光,然后肩部的亮光,然后再有一束亮光会照到手上,这些亮光的之间在光的强度上是有差异的,这是伦勃朗控制画面主次顺序的一种特有的方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伦勃朗自画像的脸部依然采取了他常用的画法,就是用厚实的笔触来塑造亮度。在传统的欧洲油画的绘制中,有一种画法就是亮部画的比较厚,颜料堆起来,甚至要做肌理,暗部画得很薄,一般都是用薄油的,这样会让光线的呈现一种特别强烈的对比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时候的伦勃朗伦已经53岁了,从他的脸上可以看到人生岁月的沧桑,这也暗示了艺术家的生命衰老和生活经历的影响。这幅自画像是伦勃朗的40多幅自画像之一。伦勃朗是一个自画狂,今天叫自拍狂。从年轻时候到他的去世之前,他给自己画了很多自画像。年轻时候的伦勃朗自画像经常穿的都是非常豪华的服饰,到老年的时候自画像都非常朴实,穿着非常简单,脸上很沧桑,但目光非常深邃。伦勃朗的有一个衣帽库,他的衣帽都像是道具,有各种各样的衣服。实际上专门的肖像画家都会有很多道具,比如说帽子、首饰。像后面要讲到的维米尔,维米尔有很多首饰,包括他著名的那幅珍珠耳环。</p> <p class="ql-block">杨•维米尔,《拿着天秤的女人》,约1662-166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我们就来讲讲维米尔。维米尔是很著名的荷兰画家,最著名的一幅画就是《戴珍珠耳环的女孩》,保存在荷兰。维米尔留下的画很少,一共是30多幅,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有一个小房间,全是维米尔的画,大概有七幅左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维米尔的作品《拿着天枰的女人》大概画于1962年到1663年之间,可以看到这个女性的前方是一个桌子,桌子上有一个珠宝首饰盒,她手里拿了一个称金子的小天枰。这幅画过去曾经叫做《称金子的女人》,因为这种天枰一般都是称黄金或者称贵重珠宝。后来经放大镜观察,这个天枰上实际上没有放任何东西,是空的,所以后来这个画的名字就改成《拿着天枰的女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种说法,说这个画里女子的形象是按照维米尔的妻子画的。稍微放大一些细节,天枰的细节、桌上的几个首饰盒的细节、还有女性的脸部的细节。他身后的墙上悬挂着一幅画,仔细看这幅画,可以看到是最后的审判的场景。这名女子手拿天枰实际上是有含义的,可能是象征着正义和真理的审判。有一些学者们认为,她代表了圣母玛利亚,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她只是一个世俗女子,追求一种毫无意义的虚荣。这两种说法目前都很难证实。微米尔和杨•凡•艾克一样,都是善于在画面里面隐藏暗语的高手,比如说他画面背景墙上的这幅《最后的审判》对画面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用什么审判呢?那就是用天枰,所以这个天枰的我认为是含有一些对于正义和真理的象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画里典型的画风,包括左上角窗户进来的光线照在主人公的脸上,包括那种珍珠般的亮光的表现。仔细看一看他怎么画珍珠的。很多时候他画珍珠只画了几笔,一个灰颜色,一个亮颜色,我们似乎感觉到它的珍珠是悬空的,这就是维米尔的画法。他的天枰上面的高光,他点一个很圆润的点上去,把它放大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点是浮起来的,但是你把它缩小看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高光处理的非常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维米尔的画法的和早期尼德兰的风格和早期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风格是完全不同的,有自己非常独特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雅克•路易•大卫,《拿破仑在他位于杜乐丽宮的书房里》,约作于1812</p><p class="ql-block">The Emperor Napoleon in His Study at the Tuileries</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雅克路易大卫所画的《拿破仑在他位于杜乐丽宮的书房里》这幅肖像画,画于1812年。这幅画显示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穿着制服站在皇宫杜乐丽宮一间书房里面,这是一个标准的画像的姿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整个画布是一个竖形的画布,画站立的人像是比较合适的,如果用横条的画布画站立的人像,人的整体形象会显得比较小。画里拿破仑身穿帝国卫队的制服,可以看到蓝色红色白色袖口相见间的制服,肩膀上有金色的奖章,胸口有银制的奖章。他转脸看向观众,他的右手揣在夹克里。他身后的桌子上放着一只写字的羽毛笔,放大看一看,还有一支蜡烛正在点燃着的烛台。烛台上还有灯罩,跟我们今天台灯的设计非常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桌上的还摆了很多书,还有一些档案和卷纸。接着往下看,地下远处有一卷像是地图一样,放大看上面写着有字,这个字就是雅克•路易•大卫的签名,下面还有一个1812,这个是他画的时间。很多画家都会在画面里面寻找一个很隐蔽的地方,把自己的签名签在上面。这是雅克路易大卫很有意思的一个做法。另外家具上有的一个动物形状的腿,这种桌腿应该是源自于古埃及。因为拿破仑曾经远征埃及,他远征埃及以后,曾经把古代埃及的风格广泛用于他的宫廷装饰,当时形成一种非常浓郁的复古风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雅克路易大卫不仅是一位画家,也是一位政治家,甚至是一位革命家。他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画派奠基人和杰出代表,除去在艺术领域的建树之外,他曾经还是革命党人罗伯斯庇尔的朋友,雅各宾派的议员,在法国大革命中他非常活跃,曾经是人民革命委员会委员,官职很高。后来他又投靠了拿破仑,拿破仑失势之后,他自我流放到了布鲁塞尔,后来就在布鲁塞尔终老。</p> <p class="ql-block">安格尔,《莫伊西耶夫人》,1851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再来看一幅安格尔的作品《莫伊西耶夫人》,画于1851年。安格尔他曾经有位朋友马可特,他曾经建议安格尔为一位金融家的妻子画像,但是被画家安格尔拒绝。当时安格尔并没有见过这位金融家的夫人,但是当他有一次在一个场合偶然遇到这位夫人,顿时就被她那种可怕的美丽击倒,并不是被美色所诱惑,而是他在这位夫人的脸上和身体上发现了他所崇拜的来自古代希腊、古代罗马的古典主义审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位金融家的夫人鼻梁坚挺,非常清晰的眉弓造型,还有微胖的饱满的脸颊,脖子,还有雍华的肩膀,这些都一直是安格尔古典绘画中所追求的一种尊贵的气质。虽然这幅画里已经带有了艺术家的概括和提炼,但是也说明模特本人确实长得非常的古典,和安格尔心目中的古典之美非常吻合。作为法国新古典主义和学院派的绝代表性人物,安格尔坚持要捕捉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用他的话来说,它可以实现对艺术的忠实的渲染,他用极高的精确度记录了模特所穿的服装蕾丝的细节,轻纱的细节,用丰富至极的黑色表现天鹅绒服装绒绒的质感,还有金色珠宝的光芒,以及精心修饰的发型的光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安格尔早在1840年就为莫伊西耶夫人画过一幅肖像,但是画家当时寄予希望太高,他想自己画出那种非常尊贵的理想中的古典之美,但是后来他自己并不满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画是他的第二次尝试,这个时候安格尔已经71岁,已经是个年迈的艺术家。画写实绘画的画家,如果到70岁以后,眼睛和手都不行了,眼睛也看不清楚,手上有时候有些感觉细节也是很难画。但是我们不得不叹服,安格尔在71岁时画的作品依然是魅力不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面这只手,妇人手上戴的首饰,还有胳膊和手上骨头和肉的质感,还有折扇的质感,另外仔细看一看背后墙上的壁布,安格尔画里的细节的细节放大以后,都是写意画,并不是工笔画,仔细看他没有非常死板的描写这些壁布上的图案,而是用非常写意的笔法把它们表现出来,包括这些蕾丝等等,这就是写实艺术的高超的境界,是用写实的笔法去表现超级的精细感,而不是用细腻的看不到笔触的方法去描绘。</p> <p class="ql-block">华盛顿的美国国家美术馆藏品非常多,这里我们捡主要的一些精品给大家做一个分享。后面我们会讲19世纪以来的艺术,当然也会从安格尔之后,印象派等等讲起。19世纪以来的艺术,尤其是法国,当时是一个快速变革,让人眼花缭乱的时代。20世纪中期以后,艺术的首都从巴黎迁到了纽约。现代艺术开始逐步向当代艺术来迈进,艺术流派层出不穷。美国国家美术馆的东厢收藏的现代艺术,西厢,就是老的那个建筑收藏的是古代艺术。下次我们一方面会讲现代艺术,一方面会结合贝聿铭的设计的大楼讲一讲现代的建筑和艺术融合的特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