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更好地发挥教研活动在教育教学中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们课题研究能力的提升。2022年11月1日,南新小学教育集团课题《“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课后服务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的成果推广与应用活动在三亚市第十小学拉开了帷幕。出席这次活动的领导有:三亚市教培院高福明副院长、三亚市教培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刘顺泉老师、吉阳区研训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单会芹老师、南新小学教育集团核心校高芳和校长、第十小学教育集团核心校王亚男校长、河东小学教育集团核心校尹娟源副校长。活动中,第十小学教育集团、河东小学教育集团、南新小学教育集团的语文教师齐聚一堂,探讨交流语文课后服务特色活动设计与应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活动由第十小学教育集团核心校校长王亚男主持。王亚男校长充分肯定了南新小学教育集团语文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并欢迎课题组到十小来进行成果推广活动。希望老师们在进行研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学习课题研究,为以后的课题研发奠下良好的基础。最后王校长预祝活动能取得圆满的成功。</p><p class="ql-block"><br></p> 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更好地让老师们直观的感受课后服务内容的多样性,南新小学教育集团的黎雅欣老师、张冬霞老师给我们带来两节别开生面的展示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新小学课题组成员黎雅欣老师——<span style="font-size: 18px;">《趣味猜灯谜》。</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黎老师通过猜字谜的趣味导入方式,吸引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同时以游园的形式,让学生创作字谜,并小组互猜。有趣的课堂,使得学生兴趣高涨,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新小学课题组成员张冬霞老师——《小故事,大道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老师以回顾前期所学的小故事导入,引导学生知道往前学习的一些小故事里都藏着一些道理。紧接着,张老师利用游戏(大转盘)课堂的方式,吸引了学生对本次活动课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自主讲诉故事——交流故事蕴含道理——小组代表汇报——创编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分享交流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展示课结束后,由南新小学课题组成员分享课题经验交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题组成员研究培训院高福明院长就《快乐习作的实践活动设计》活动做分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院长表示:习作基于每一个阶段都至关重要,但不可单向思维向学生展开,新课标中对习作的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我们教师应立足于根本,根据“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来制定符合他们阶段性的课程活动设计。同时,习作活动的形式应该具有多样性,例如,游戏式、剧本式、观察式、寓言式、实践式。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活动的兴趣,更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对习作展开大方向的创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新小学课题组成员朱咏霞副校长就“阅读开启智慧”——以《走进中国神话故事(导读课)》课后服务活动设计为例展开分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朱副校长提出,阅读不能局限于在课堂上朗读课文,更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延伸到课外,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地去阅读。而我们教师要做到“教学评一体化”,要知道“怎么教,怎么学,怎么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新小学课题组成员陈运薇老师就“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的活动理念与实践策略——一小学语文课后服务阅读活动为例,展开活动课程分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老师通过对课后服务开展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对化活动教学方案。同时陈老师以自己所在授的《快乐阅读》活动课为例,向教师们展示如何开展活动教学,去引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新小学课题组郑玲老师就“聚焦看图写话,创设活动课堂”向各位老师展开活动分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郑老师表示,看图写话是习作的前石,是学生写作最初步的训练,因此,创设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写话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树立写话信心十分重要。而我们教师在开展这门活动时,切不可过于传统教学,应根据本校学生的学情特点进行开展,要做到“促写话,趣写话,乐写话,助写话,引想象”等几个方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新小学课题组卓雅莉老师就“趣味演讲与口才”活动进行教学分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调查发现,当下很多学生都不太敢表达,不管是课堂上,或者自我需求上,都还比较“腼腆”。因此,根据当今学生在表达上的不足,卓老师认为开设“趣味演讲与口才”这门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想说、能说、敢说、会说。辅助学生克服“不会说、不敢说、不想说”等困难。并且卓老师通过活动体现,向我们展示了学生通过这门课所呈现的辩论风采。</p> 专家引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几位老师分享结束后,三亚市教培院小学语文教研员、语文正高级教师、海南省卓越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刘顺泉老师就几位老师的展示课及分享做点评分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顺泉老师认为,老师们的课各具特点,向其他老师们展示了不同的风采,也为老师们在课后服务活动课程的开设上提供了新思路,新想法。课题研究是我们教师路上的奠基石,保持一颗永远学习上进的心,以课题为抓手,助推专业成长,从专业成长的角度,做研究型教师。</p><p class="ql-block">同时,刘顺泉老师根据南新小学课题小组的课题表示肯定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建议:课题整体呈现基本完整,架构清晰,组员对自己的活动目标认知明确;但如果能加入拼音识字这两个活动部分会让课题整体性更强、更完整。</p> 课题总结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老师们的展示分享,专家们的点评,南新小学课题主持人杨墨副校长对本次课题活动进行分析讲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杨墨副校长认为,语文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课后服务是我们活动课程的一个延伸,更是对学生的拓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根据课题,杨墨副校长向各位老师们分享了自己做课题的经验,讲解了做课题需要哪些步骤,每一步应该如何去开展,去完善……同时,课题地开展离不开专家们的引领,同伴的互助,校领导的支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能有多优秀,看他有谁指导;一个人能有多成功,看他与谁相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题的结果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分享、共同支撑的信心与过程。希望在这次的活动中,能让老师们有所收获,有所成长。</p><p class="ql-block"><br></p> 领导总结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由南新小学教育集团核心校校长高芳和对本次课题推广活动进行总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芳和校长表示:衷心感谢三亚第十小学教育集团和三亚市河东小学教育集团对本次课题开展活动的大力支持,并非常感谢三亚市吉阳区教培院专家们亲临现场观摩指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时高芳和校长表明:希望这个活动能在整个集团中常态化,且全面铺开,努力提升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让我们的集团化办学走得更实、更远、更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知不足,明方向,意义深远。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对课题研究有了新的认知,同时也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理论及日后研究方向。相信在日后,教师们在课题研究的道路上能够走得更加顺畅,更加平稳,以科研带教研,让教研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之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