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疫情不挡热情,学习不挡时空。为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2022年11月4日,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了小学数学“新课标 新课堂”系列研讨活动——“数学文化教学与核心素养发展”。临沂市沂河新区白沙埠镇中心小学教研室精心组织本校全体数学教师观看这场“饕餮盛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专家引领明方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会议伊始,省教科院徐云鸿老师作了题为《深化数学文化教学研究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精彩报告,徐老师以“深化、数学文化、核心素养”三个关键词为核心清楚明了地阐述了新课标中数学文化的要求和数学文化研究特色与方向,徐老师强调数学文化教学要做到文化味、儿童味、生活味、数学味的和谐统一,让我们体会到数学文化的多重意义,收获了专业的理论知识,领略了全新的教育策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化展示显底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烟台市芝罘区文化路小学的纪录短片《文以载道 春风化雨》向我们展示了一所百年老校的文化底蕴,《漫步启智长廊 品味数学文化》中几位小主持人将数学文化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娓娓道来,带领我们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精彩课例促提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都丽丽老师执教的数学文化课《扇形统计图》,以数学文化为载体,将数学与生活、数学与社会生活、数学史等融入扇形统计图的研究过程,整节课洋溢着探索的快乐,展现了统计的无穷魅力。本节课将数学文化贯穿探究的全过程,实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深度学习,使原本枯燥的扇形统计图变得充满趣味性,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精彩课例促提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姜玉美老师执教的《分数除法》这一课例,以运算的一致性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分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帮助学生逐渐理解了分数除法的本质。同时充分利用数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在教学中融入数学史,利用史料帮助学生寻找最佳学习路径,拓宽了思维,引领学生走上了采用通分法来说明算理的探究之路,堪称精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精彩课例促提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玉波老师带来的精彩课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包含了十分丰富的数学文化类型,将剪纸艺术融入数学课堂,在摆花箱的现实问题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党情怀,以微课方式介绍相关数学史等,不但增长了学生见闻,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热情和品格,同时有效促进了学生数学素养的落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精彩课例促提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靖老师在《数的再认识》一课中充分利用了数学自身的魅力,组织学生充分感受数的大概念形成的过程,系统地引入我国古代算筹表示整数、小数和分数的数学文化。这节课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实践、探究、实验、反思、合作、交流等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发挥探究式学习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萌娃戏剧展风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数学与戏剧,两个看似互不相干的领域,融合在一起却别有一番韵味。《数说袁隆平》以袁隆平带领团队研究高产水稻为故事背景,巧妙融入整数、小数、百分数、统计图等数学知识,带领学生领略数学文化在科技领域的实际应用,同时向袁隆平爷爷致敬。《童心向党话长寿》向我们介绍了数学知识在衣食住行各个领域中的巧妙运用,充分展示了数学的文化魅力。数学戏剧打破了学科壁垒,把枯燥的数学问题、数学文化和艺术表演形式结合在一起,让数学变得更加生动、迷人。萌娃小讲堂中不同年级的小老师们更是思路清晰、逻辑缜密,展示出优秀的数学文化素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名师报告润心灵</p><p class="ql-block">于玲:《理性与感性有机融合 感受数学的至真至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怎样做能让正在接受小学数学学科教育的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至真至美?针对这个问题,于老师从数学文化的教育内涵、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数学文化的运用水平三个方面作出分析,于老师指出课堂是核心素养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核心素养提升的“关键一公里”,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认真对待和研究数学文化。</p><p class="ql-block">杨勇:《提升文化品味 彰显数学魅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何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育中,把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提高素养融为一体,凸显数学的人文精神和文化魅力,发挥数学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作用?杨校长指出要做到四个方面:1.学习赋能,提升教师数学文化素养。2.环境助力,营造良好的数学文化氛围。3.立足课堂,深耕细作数学文化教育的主阵地。4.快乐实践,开展多彩的数学文化主题活动。</p><p class="ql-block">李玉波:《以纸为媒 构建跨界大课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老师向我们介绍“纸数学”课程。“纸数学”的“纸”是“知、纸、指、智”的有机结合,让素养提升从量变到质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刘云霞老师以《加强数学文化教学 促进核心素养发展》为题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凝心聚力共成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活动过程中,老师们听得仔细,记得认真,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学思结合,方能高屋建瓴,知行一体,方能步稳致远。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教研室的精心组织下,教师们认真学习,获益匪浅。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老师们会将所获、所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务实的态度,坚定的步伐,努力把新课标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以实际行动落实核心素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