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失落园——自然教育启示录

米瑞蓉

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一个小院子,院子里有一个水井。院子里有很多树,石榴树、柚子树、桂花树、女贞树、构树......树下有一块菜地,萝卜、白菜、四季豆、茄子、小葱。南瓜、丝瓜、四季豆都被牵上了架子,架子不过是四川通常见到的细竹竿绑扎而成,到了周末我们都会参加劳动,往地下插竹竿,两排竹竿斜插在地下,在两根竹竿的交叉点横着绑上一根竹竿,一排竹架子就形成了。当四季豆、丝瓜这些藤蔓植物长高一点,我们就把它牵在架子上用绳子轻轻束缚,不几日它们便顺着架子网上爬。南瓜则是野蛮生长,不几日它便顺着架子爬上屋顶,一时间屋顶上倒也开满了黄色的南瓜花,一个小院俨然就是一片生态园。 到了春天,树枝上冒出嫩芽,整个院子开始复苏;到了初夏,白色柚子花、红色石榴花、就连女贞树也开满芝麻大的白色小花;到了秋日,满树柚子压弯了柚子树,石榴也不示弱,满树裂开了嘴的石榴等着放学的我们。好一副“你方唱罢我登场”喜气模样。眼见快要入秋了,迟到的桂花这才粉墨登场,一时间满园都是桂花飘香,此时金黄的南瓜散落在屋顶。这样的小院就是孩子们的天堂,我们这些孩子总是守在树下,捕捉寻着花蕊而来的蝴蝶和蜻蜓,粘着树上叫个不停的知了,追逐着觅食的小鸡.....我们对大自然的了解便是从这小院子开始。 后来,城市变大了,变得更现代、更立体了。<br> 城市里的老院子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水泥的森林,我们的孩子们不再认识那些曾经伴随我们成长的花儿草儿、虫儿鸟儿,甚至对一年四季的季相变化也只能从冷暖换衣来了解。也许我们得到的会比失去的更多,但是我们失去的那些却是最本真、最自然的东西。 当我走进阿拉善SEE,走进了环保公益这个领域,这才越发认识到自然教育对于孩子是那么重要,敬畏大自然一定是从了解大自然开始。于是我幻想着现在的孩子们也能有一天手里拿着扑蝶网,在山坡上,在田园里,在树下,迎着风,撑开触摸自然的梦想.....<br> 我不禁问自己:什么是自然教育?<div> 答案一定是在你走进大自然的那一刻开始逐渐形成:<br></div> 首先,是要建立起人与自然的联系,那就是走进自然,用手去触摸、用眼睛去发现、用耳朵去聆听、用大脑去思考和记录,构架起你对自然最真实的认知;<br> 第二,就是原始的认知到了解自然界各种物体生长的规律和习性,最终达到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规律,懂得敬畏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便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br> 第三,把对自然的认知和尊重转换成一种行动,传播自己的知识,启动对自然保护的意识,用自身的行动去影响更多的人,去改变那些破坏自然生态的意识和行为,让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更加美好。<div><br></div> 树动鸟鸣,从来没有标签与年龄;<br>清风蝶飞,从你翻开这一页开始......<div>让孩子们回归到大自然里去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