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由山东省老年人大学与济南市老年人大学联合排演的大型民族歌剧《江姐》,经过四个多月的辛勤努力,现已礼成,择日将与广大观众见面,向党的二十大献礼。</p> 《江姐》剧组的组成,全部来自两校的老师和学员,除个别主要演员外,所有演职员工均在63岁以上,更没有人参与和演出过民族歌剧,是对每一个参与者的巨大挑战。信心,来自于两校领导的全力支持,来自于导演组的精湛组织、编排、指导,来自于所有演职人员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热爱。难度真的很大,就拿我来说吧…. 初夏,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加入到“两校”(山东省老年大学与济南市老年大学联合组织)组织赶排的民族歌剧《江姐》的剧组中来。初来乍到,徘徊彷徨,据说给我的角色是国民党的三号人物“魏吉伯”。建群伊始,我竟把注册名写成“魏老伯”,理解是个老头,嘿嘿,肤浅、无知。<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剧本下发、视频传送,才知道我饰演的角色名叫“魏吉伯”,是剧中国民党的三号人物、特务头子沈养斋的死党、帮凶、跟屁虫,此人阴险狡诈啊,我我我,有点怀疑自己进错了门,咋就成了“坏蛋”了那,哈哈哈,坏就坏吧,我估计俺就长了一张坏人的脸。 <p class="ql-block"> 导演组第一道指令:各角色演员:对照视频、剧本,迅速熟悉唱腔、歌词、台词,各群众演员:熟悉舞台调度、相互间的配合。哈哈,捡漏啦,我没唱腔,要知道有唱腔的演员有多累、多难啊,加班加点、跟钢琴,台词、表演、跟节奏。</p> <p class="ql-block"> 导演组第二道指令:所有演员到济南市老年大学排练,大家都心惊胆战的、带着各自练习的内容、小心翼翼的去体会第一次的歌剧排练,同志们,你想想啊,工作了几十年,可谁经历过表演歌剧啊,想都别想。</p><p class="ql-block"> 导演是严厉的、训练是严格的、排练是紧张的,30多度的高温也是够大家喝一壶的。哈哈该俺上场啦,可怎说、怎演都不像啊,导演说:你怎还驼着个背、弓着个腰,迈着四方步,咋就像个偷地雷的。</p> 导演组第三道指令:移师省老年大学排练厅。大家屁颠屁颠、乐不可支的换防了,排练厅内有了象征性的台阶啦,可我咋就不会走啊,上台一走四晃、说话大舌头,吐字不清楚,你说像啥啊。 导演组第四道指令:正式排练开始,上午、下午,大家越练越来劲,积极性高涨,,一百多人井然有序,请假的少啦,迟到的少啦,导演们一丝不苟的教着、点评着,学员们满腔热忱的学着,有人做着笔记、有人录着视频。在学英雄、演英雄的过程中,我有点入门了。此时,框架扎起,木已成型。 这是一帮“百炼站姿”的老头,一帮“穷凶极恶”的煞神 导演组第五道指令:所有工作人员到位,服装、道具到位,所有演员着装上场,角色演员分成两组,排除一切干扰,严防疫情传入,我们再次移师济南市老年大学报告大厅联排,准备向党的“二十大”献礼。在第三场的结尾,群情激奋的游击队员们,给在场的每个人都带来了极大的视觉震撼,我掉泪啦。 大家铆足了劲,尽一切所能,有人舍弃家庭困难、有人忍痛家里病人、有人带伤来到现场、有人自愿为剧组购买道具、有人自愿协助剧组整理道具、有人天不亮就早早起床,乘车2个多小时赶到排练场,有人病倒后,大家无微不至的问候、体谅,有人放弃挣钱的机会,更有者-主要演员一连七场做表率;总导演是个有这几十年军龄的老兵,更是一个在文艺战线拼搏几十年的尖兵,他就像在部队带兵,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其他导演言传身教、鼓励开导。这是一个怎样的集体?是一群儿时就听着”红岩”的故事,现在还在传唱《红梅赞》歌英雄事迹的“年轻老者”,谁在乎年龄?我们经历了,我们成功啦! 我们释怀,两校领导克服资金困难、场地困难,为我们提供了高质量的保障平台;剧务工作人员保障大家演出顺利、尽心尽责。所有这些给我这个小角色在视野上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在心灵上产生了久久的震撼。哦,对了,不要小看是个反派小角色,也很有冲击力啊,哈哈哈。